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旅遊達人
市長:愛玩的孩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旅遊【旅遊達人】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有志一同(同志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古代殷商時期就已有同性戀
2007/03/08 16:09 瀏覽4,894|回應0推薦0

愛玩的孩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同志】中國古代殷商時期就已有同性戀
星島環球網 www.singtaonet.com

 

古代同性戀

 

  在中國的歷史典籍中,曾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當殷商政權傳至孫太甲時,實際上的國家權力掌握在最高執政官伊尹手中。太甲繼位後,“顛覆湯之典刑”,胡作非為,於是伊尹把他放逐到桐(今山兩萬榮縣境),自己則代行天子職務,此間伊尹為太甲作了《伊訓》、《肆命》、《徂後》等訓詞,講述天子應如何為政。太甲在桐宮中,把伊尹的訓誡整整學習了三年,終成正果,願意“悔過返善”。伊尹將太甲接出復作天子,殷商的政治又出現了清明的局面。

  《尚書“商書”伊訓》曾記載了訓詞中的“三風十愆”說,伊尹道:“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如此歷害的“王風’指的是:“巫風”、“淫風”、“亂風”,其中“亂風”內含“四愆”,第一愆便是“比頑童”。一些朝代的史學注疏家們都把“三風十愆’中的“比頑童”說法,視為是中國“孌童癖”發生的最初實例。

  這說明其實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同性戀和對同性戀的限制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有了崇尚男風的記載。“龍陽之好”的故事便是一例。

  到了漢代,每個皇帝幾乎有一個至幾個美男作為性愛對象,並且記入正史,史家殊不為羞。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風氣就傳至民間,一般富家都以蓄養孌童樂伎作為“財富”的象徵。唐朝時,男風的盛行可以在唐小說裏看出來。到了明朝後期,同性戀在社會上已經很普遍了。那些俊美的書僮,實際上多半就是主人的性伴侶。

  清代有專為同性戀者設立的相公堂子。據說,相公其實叫“像姑”,意思是像姑娘吧。《弁而釵》裏的李又仙,為救父賣身到像姑堂子,後又為報答恩客男扮女裝做了恩人的妾,最後以娘的身份撫養恩客的後代。

  不過,大約從宋明開始甚至更早,同性戀顯然還是受到社會的制約。

  為何如此呢?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易經》雲:一陰一陽為之道。天地也生於陰陽之合。也就是說,陰陽之合是生命的常道,相反,違背陰陽之道者便非道。非道即有背天理。

  此外,這與人們對性的認識有關。在古代,人們以為,性是生命的母親。在道家還有一種修煉觀,性與健康有關。這是性的兩大功能,而性的第三個功能快樂是不能提及的。快樂與淫往往成了同一詞。

  在男性為中心的文化社會裏,對女性同性戀往往是不能容忍的,所以中國古代對於女同性戀的記載甚寡。漢武帝時的陳阿嬌大概算一個,她被打入冷宮後與一個跳大神的女人“同寢如夫婦”,後被漢武帝驚覺,大怒,從此對一切與跳大神有關的事深惡痛絕。試想想,漢武帝自己不但後宮三千,還要同性戀者陪伴左右,卻不能容忍女子同性性行為。

www.singtaonet.com

生命就是一場奇妙的旅程,有歡笑有淚水,要把最美的人事物盡收眼底,豐富飢渴的深邃靈魂.
旅遊達人
https://city.udn.com/5368

本文於 2007/03/08 16:20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568&aid=2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