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啟動"中南部長住計劃"為的是想下鄉探求民瘼, 入住之處為農漁民家中, 他要徹底體會農漁村的生活, 與基層民眾博感情並解釋政策, 但他卻在短短的5天內, 就已經回台北兩次, 在享受完中南部淳樸農家熱情的款待之後, 馬英九體會了多少基層民眾的辛勞困頓了?
英國文壇泰斗約翰生(1709~1784)說: 偉大的工作並不是用力量, 而是用耐性去完成的; 每天走三個鐘頭的人, 七年內所走的道路等於地球圓週.
宋楚瑜在82年3月接任台灣省長的隔天(星期日), 立即踏出訪視的腳步, 從此開始了跑遍全省的行程, 他靠著隨車攜帶的各種地圖 , 奔馳在全省每一條大小道路上, 在車內喝白開水. 吃三明治之類的簡單飲食, 在任何地點下車跟人借用廁所.洗把臉, 回到中興新村時, 不同於馬英九的"鐵馬青春遊", 宋楚瑜的代步工具換成了腳踏車為的是, 方便他與村民和"鄰居"打招呼.
宋楚瑜在工作時下鄉, 在下鄉時工作, 他把下鄉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他是管家婆, 囉哩叭嗦 地問著鄉民與台灣省建設有關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他不必Long stay, 但他三不五時像走廚房似地進出各個鄉鎮市, 來了又走, 走了又來, 對許多沒人注意的地方, 去跟他們當面談, 去聽取他們的意見, 去解決他們的需求與問題. 他不須要呆在辦公室內, 省府同仁隨時都可以聯繫到他, 也都知道他在那裡或正在忙什麼事.
馬英九的下鄉探求民瘼是一項政治動作, 他到水蜜桃的故鄉梨山承諾明年如當選總統, 將把修建中橫列為首要建設, 是的!我希望他屆時信守承諾, 但921地震破壞道路與山林將近8年, 曾為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帶領人數眾多的立法委員們, 為中橫或921做了什麼貢獻? 他是否能看見問題? 他是否有一個能解決問題的團隊? (這些問題, 請對照他台北市長時期的施政能力)
不去現場看一看, 怎能明白民眾如何過生活? 對! 但誰又能真正看出問題? 有一年颱風的勘災中, 省長宋楚瑜去看台東釋迦果農的損失, 他的腳底感覺到的是農路很差, 雖然大家都沒有提起, 但他心裡先想著農路這麼糟, 若不重新整修, 釋迦在運輸中一碰撞, 受損就賣不出好價錢, 因此宋楚瑜當場指示補助修農路.這是宋楚瑜看見問題的能力.
通常宋楚瑜去每個地方, 不是為去而去, 不是去受人接待, 更不是有些人戲弄的說是去做秀, 去答應給個幾千萬, 然後接受鼓掌就回來了. 所有的故事真相是:去發掘問題, 帶著問題回中興新村, 然後省政府通盤研究, 與地方做好協調溝通後, 帶著工作團隊到位做事 .夏龍說:"如果宋省長不自己去看,就沒人把消息送到這裡", 所謂"這裡"就是省政府.
宋楚瑜的省政府:一起"傷腦筋"的地方. (資料來源:寧為劉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