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部落格好好玩
市長:程如晞  副市長: 高中職部落格大賽小編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資訊科技網路分享【部落格好好玩】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分享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王老先生有殺人.......
 瀏覽1,145|回應0推薦2

BigMac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亞斯蘭空軍第一狙擊手
老周董

對我而言,寫時事評論的煩悶之處在於,除了因為「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只要將『主詞』替換一下,大家所做的蠢事其實都差不多」所產生的無力感無奈感無聊感以外,當你試圖給一個現象賦予合理解讀的時候,得到的往往不是答案,而是將自己陷入更深沉的困惑中。

近日在網路城邦爆紅的「王老頭」就是一個例子。

如果各位有看新聞的話,大概就可以知道整起事件是這麼發生的:首先,在12月5號,有一位叫「王老頭」的網友在部落格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告訴大家「王老頭夫婦決定安樂死」──

結果好幾天過去了,這篇文章依舊沒什麼人關心。從水果日報抓下來的圖片顯示,一直到事發後記者去抓圖了,瀏覽人次都還停留在「十位數」、回應只有三個(更別提這三篇回應當中,真正回應「主題」的只有第一篇了)。

當然,這則故事的結局,並不是喜劇。

事發後,我並沒有辦法像其他網友一樣,去剖析王老先生殺妻的動機、應不應該給予憐憫同情,或者去質疑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是否健全,探討獨居老人的孤苦無依。

不只因為我也是網路城邦的一員。

因為相較於上面的問題,我更想知道,當一個人陷入了困境,他求助的對象不再是親朋好友、社會團體(像是一些社福機構),或者相關公權力,而是選擇網路世界的時候,所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由此衍伸出另外一個問題,「王老先生」貼這篇文章的用意,到底是真心想要尋求支援,還是僅止於「事件宣告」?

假使從12月5號王老頭「預言殺人紀事」到案發前他在網路上公開活動的情形來觀察,王老頭最後一次發文的時間是12月7號(這篇文章是對「王老頭夫婦打算安樂死」所做的「補充說明」),而他最後一次回應網友留言的時間也是在同一天──

到了12月18號,有一位網友上來留言,說他有十天沒看到王老頭了。

從上述幾點我們可以推論,很可能12月7號就是他在網路上公開活動的最後一天。只不過從「王老頭預告犯案」開始,12月5號、7號,一直到18號,網友都沒有任何反應,一直到案發當日。

如果你認為我接下來要探討的是「網際網路是否造成了人際互動的疏離感」,很抱歉你錯了。網路交流只不過是一個管道,就像是電話、信件(現在大概都用E-mail了)、或實體接觸一樣,也應該視為人際互動的一部分。

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網路平台到底是你跟親朋好友溝通的另一種管道,還是你跟實體交流的斷裂,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一念之間。當你選擇排除你的親朋好友作為網路上交流的對象的時候。無可避免的,你勢必要跟一些虛擬的,不特定的群眾打交道了。

( 這幅漫畫過了幾年再看,依然如此貼切 )

其實,這種網路相處模式,就像是現實世界中跟陌生人打交道一樣。除非一開始就別有居心(比方說打定主意騙你的錢利用你的身分),否則大多數的人都和你是「無害」的關係,反而可以毫無芥蒂。也因此,很可能你羞於向親朋好友吐露的心聲,卻能夠在一個陌生人面前毫無保留、侃侃而談。

只不過,訴諸於不特定大眾的情感,容易被發現,卻也容易遭忽略。「鄉民」表達方式,常常是「事前不聞不問,事後義憤填膺」。問題的根源不是出在網路,而是我們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方式。這種情景就像是在大街上遇到歹人,不能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一樣荒謬。

除此之外,與現實互動的差異在於,網路世界的交流,或許是個別的,也可能是公開的。甚至,兩者同時發生。換句話說,網路的興起除了成為人際互動管道的代替以外,多少也取代了一般傳媒的功能。只不過當大眾無法分辨眼前所見究竟是「交流」還是「宣傳」的時候,網路的可信度也就此打了折扣。

在2008年年初,美國有一名女子開了一個部落格「90-Day Jane」,告訴眾鄉民,她即將在90天後自殺,引起渲然大波──

(資料來源:MR.6)

根據「陸先生」的資料顯示,很多人對這件事情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一個90天後就要自殺的人,還會有心情在網路上寫部落格?而且重點是,自殺的人會在三個月前開始準備嗎?除此之外,Jane的「遺物出清」,怎麼樣看起來都像是一種「獲利模式」。這種懷疑就像網友會對網友會對「王老頭」的殺人動機提出質疑一樣。重點是,並不是沒有道理。

當然,相較於網路城邦,Google跟Youtube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展現了極高的效率──他們直接把「90-Day Jane」的網站跟影音給砍了。

不過如果Jane是真的一心尋死呢?

都沒人想到要報警嗎?

整起事件,其實就像「陸先生」講的:

網路世界很有趣,雖然誰都可以發言,但假如你的發言真的被Google封殺,Jane還真的就沒辦法了。你說,她或許可以再開另一個帳號?但誰知道是不是真的Jane?太多人出來,你也不知道第二個Jane是真的還是假的。換句話說,從她被Google移除的那一剎那起,其實她已經在網路上被判了死刑,立刻消失了!

我們若仔細想想這點,感受會很深刻。我們都覺得,在網路上被「封殺」有什麼了不起,網路這麼大,另起爐灶就好了啊!不過以Jane這個case來看,這種封殺,比酒醉駕車被終身吊銷駕照不能開車還要「徹底」。這麼徹底,萬一Jane真的要自殺,然後現在又被「封殺」,她完全沒辦法求助或發洩,就被完全的「隔離」掉,說不定她明天想不開,等不及三個月就先去了?

到底「90-Day Jane」的下落如何我們不得而知,起碼「王老頭」的結局我們清楚了。 王八蛋我為什麼要在跨年前發表這種文章啊!


本部落格榮獲「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教育應用類初選入圍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417&aid=437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