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老二離開了就讀半個月的全美語學校,
我不假思索就將孩子帶來新佳美幼稚園試讀,
並告訴老師孩子曾發生的狀況,
也聽從老師的建議帶孩子到醫院做相關評估檢測,
檢測過程十分繁冗詳盡,雖然我對醫療層面的界定有諸多疑惑,
但就像醫生告訴我的:
做此檢測不是要幫孩子定立個病名或是貼上個標籤
而是要找出孩子的問題所在,尋求解決方法來幫助孩子
這樣的正向觀點也讓我更加安心坦然地願意面對醫院的一系列評估
老二在新佳美就讀轉眼已近5個月,學期即將結束而寒假緊接著來臨
在新佳美老師的專業用心帶領下,孩子語言和情緒的進步都讓我刮目相看
前幾天依照約診前往醫院進行孩子的職能、心理、語言測驗
職能師給我非常正面的訊息,評估結果認為孩子一直不停的進步要我不用太擔心
診療中也聽到職能師彼此間的對話,讓我無限感慨
知道有許多老師一發現孩子有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的情況就會建議家長趕緊帶孩子去看診,但多數診療結果,
孩子都不在問題指數的數據範圍內,這說明了一些現象
雖然老師的出發點是良善好意的,然而醫學進步了、資訊發達了,
兒童保育人員在專業領域的視線角度上或許進步了,
但在對孩子做出任何懷疑界定時卻忘了給孩子更多學習和進步的時間蛻變
大多時候,不該急著將孩子歸類到身心科去評估或者在心裡給孩子一個標籤我們需要的保育教師是除了能力之外,那顆對孩子無私奉獻的”心”
我始終相信要去開拓其他的文化語言之前應該先扎穩自己本國的基礎能力
影片中聽到很多孩子對英文的初始熱情到後來的消退冷卻,
還有對學習英文的充滿質疑,又愛又恨卻不得不學的情結,
試問學英文和學中文的差異在哪?
兩者需要的都是一個環境,一個就像中文一樣那麼自然的環境,
不是為了考試競賽而衍生的學習。
如果說學英文只因它是外來語言,讓很多孩子深覺痛苦,
”英文”就變成了萬罪之首,如此邏輯實非合理,
反觀學中文的路程一樣不是只有歡樂輕鬆的,
就像為了成績背誦的那些作者、解釋,
或是面對必須拿高分的作文引經據典寫作當刻,
難道這些學習型態都是孩子來者不拒願意欣然接受的嗎?
下筆這刻我仍然覺得第一語言第二語言都是同等重要
當我們不是為了成績、為了成就,單純想與國際各方面接軌,
那語言就變成一種非常重要的工具
然而坊間快速冒起一籮筐的語言學校,問題究竟在哪?
在我眼中,並不在於經過衛生機關認證的伙食辦得好不好?
不在於良莠不齊的業者、師資,充其量只是其中少數害群之馬的”正常現象”?
就像”洪蘭教授”所言,
發音好不等於語言好,捨本逐末的強推第二語言才是問題所在
幼兒時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只有語言的培養,更重要的是人格品德的建立
這麼重要的保育環節,那些語言學校們真該請你們看看”新佳美”的保育理念和實質運作,絕對會讓你們慚愧得五體投地 !
在老大升上小二後,我改換到另一所有別於台灣教學模式的英文班學習”英文這個語言”,他每天都很開心敢開口用英文和同學說話,
不管說得好不好?發音準不準? 至少不再是只會寫不會說,
而老二也將繼續暫不接觸母語外的第二語言,好好在新佳美幼稚園的團體生活中學習首要的人格建構和情緒掌控,並且快樂的成長。
2008.01.22 kiki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