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 03:11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台北報導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王玉麒研發出讓抗體生產更簡單的新技術。 記者洪欣慈/攝影
分享食品添加物、環境荷爾蒙和殺蟲劑等抗原分子,因分子小,難以讓動物產生抗體,被稱為「半抗原」。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王玉麒團隊,突破過去卅年瓶頸,成功讓半抗原成免疫原,能有效引發動物體產生抗體,未來可應用於癌症標靶藥物、製造檢驗和診斷試劑等,已取得美國專利。
王玉麒解釋,動物體內的免疫防疫系統會對外來分子(抗原)產生抗體,但要引起人體免疫反應,抗原的分子要夠大才行,像毒品、食物染劑、防腐劑、癌細胞表面的變異醣鍊等半抗原,都因為分子太小,無法引發抗體反應。
王玉麒表示,傳統做法是讓半抗原「搭便車」、連結到大分子的載體蛋白表面,形成能引發抗體反應的複合體,再對動物進行免疫注射來產生抗體,但過程繁瑣、耗時。
團隊利用半抗原本身的官能基或透過交聯劑,使半抗原彼此聚合形成大分子,經動物實驗測試,能有效引起動物體內生成抗體,不僅步驟簡單、耗時縮短,也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以「毒奶」裡的三聚氰胺為例,過去須經十多個反應步驟、耗時五到八天,才能讓動物體順利產生抗體,新技術僅須二個步驟、三小時就能完成免疫原的製備,成本更可降九成。目前新技術也正申請台灣專利中。
小分子也能引發抗體反應 圖/聯合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