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4 04:52:57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台北報導
圖/聯合報提供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創業成近年顯學,越來越多人選擇自己當老闆。不過據美國調查機構指出,台灣整體創業環境興盛,女性創業環境卻顯得艱困,是受評比國家中,整體與女性創業環境比較中,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報告指出,台灣女性在創新能力雖然強,但對創業能力的信心分數卻偏低。
美國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研究機構(GEDI)針對全球創業環境評比,有不分性別的GEI(國際創業指數)及針對女性創業環境的FEI(女性創業指數)。2015年評比中,台灣在GEI177國中排名第8名;FEI則在77國家中排名第26名。台灣是評比中差異最大的國家之一。
GEDI認為,最主要原因是比起提供女性適合的創業環境,可能更重視提升整體創業環境。
台灣在FEI指標中,女性不論在創業活絡、吸收科技新知、創新能力上都是強項;但在擁有管理職位及實質影響力、對創業能力的信心都偏低。這顯示雖然台灣女性具備創業能力,但卻受限於心態、表現舞台,仍較無法一展創業長才。
「滾出趣」創辦人之一許鈺煊觀察,女性創業雖然不少,但是創業多半規模較小的微型創業,如要朝向企業化、國際化發展的新創公司,比例明顯偏低。
「Go2」創辦人羅硯琳也說,即使在兩性平等的今天,「男生闖事業、女生求穩定工作」的觀念仍深植在許多人心中,因此創業者男性為多。
目前行政院力推各項創新創業,除國發會推動「創業拔萃方案」、經濟部的「TAF空總創新基地」,亦有專門針對婦女的經濟部「婦女飛雁計畫」、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等。
主推創新創業的國發會官員表示,國發會推動創新創業沒有針對性別議題處理,最主要是因政策目的不再推動平衡兩性創業,而是希望幫助台灣新創業者拓展到國際舞台,官員說,「平衡、專門協助女性創業不是目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