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府政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財經政見PK/洪:開放環境 壯大中小企
 瀏覽11,313|回應72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21 02:49:11 聯合報 記者胡宥心/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毛治國明天驗收「激勵經濟」方案,拚經濟成為當務之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昨天提出經濟主張,包括:「開放環境、公平競爭、產業創新」三方向,「以開放為原則、中小企業為基礎,人才為推力,均富為目標」四策略。

洪秀柱說,德國企業百分之九十九是中小企業,產值占德國經濟總值一半以上,「我主張經濟策略要學德國,而非韓國」。若當選會要求政府重視中小企業,協助壯大具國際競爭力,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同時結合高品質的技職教育,降低失業率,才容易達到均富的目標。

她也表示,現今台灣經濟發展有三大關鍵課題,包括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進度太慢;中國大陸與東協本地產品取代我國出口,台灣國際供應鏈地位受到挑戰;台灣無法掌握關鍵技術,使得高科技業產品容易被複製、威脅。

洪秀柱主張「開放環境」,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法規環境,展現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決心,經濟越國際化、更多外來投資台灣,經濟才不易受兩岸關係束縛;同時保有中小企業的「公平競爭」,政府資訊需透明公開。

洪秀柱指出,在物聯網與共享經濟的時代,應整合製造業的軟硬體優勢,推動技術創新形成關鍵技術;同時將台灣高素質人力導入金融服務、資訊服務、工程服務等,擺脫傳統服務業低薪宿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351606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產業轉型升級往哪走 朱立倫:三弓四箭帶動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1-06 03:29 經濟日報 記者陳熙文/台北報導


對於產業轉型政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提出「三弓四箭」,為台灣產業發展裝上引擎,帶動產業轉型,帶出台灣下一階段產業發展高峰。

朱立倫表示,經濟發展是台灣生存命脈,提出「三弓四箭」目標是發展「台灣供應鏈」。所謂「三弓」是指:壯大科技實力、傳統產業智慧化、建立台灣自由經濟島,為台灣產業打下堅實基礎。

至於「四箭」,第一支箭是以自有品牌,建立有完全自主性的供應鏈,有品牌產品打入市場,才有所謂的供應鏈。

第二支箭是台灣供應鏈以進口替代伸展到上游。

第三支箭是確保下游產業主要供應商的地位。

第四支箭是將台灣供應鏈打入差異化產品,直接供應先進及新興國家市場。

朱立倫計畫每年提高科學研究預算達10%,讓台灣科研占GDP比重維持世界前段班。

同時,他提議翻轉傳統產業,進行智慧化、雲端化升級,也要鬆綁法令,傾力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完成自由經濟島目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22095
產業轉型升級往哪走 蔡英文:五大創新點火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1-06 03:29 經濟日報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表示,台灣過去太依賴「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低附加價值的代工出口模式,未來將以綠能科技、物聯網、生技、智慧機械和國防產業等五大產業創新研發計畫,點燃創新火苗及動能,帶動轉型。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重要財經幕僚、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表示,要促使產業轉型,政府的政策要明確,提出租稅優惠等工具,民間才會願意去做、去衝,不能只有口號。蔡英文當選後,將成立國家級的投資基金,讓民間知道政府是玩真的,國際資金也才會來,過去台灣靠代工撐起經濟成長,現在優勢已不再,一定要轉型,創造新的利基。

龔明鑫說,蔡英文的產業發展策略是「連結未來、連結全球、連結在地」,三大連結將使台灣成為一個不斷鏈的創新島嶼,驅動台灣下一世代產業成長動能,在這個基礎上,推動「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的策略性產業。

他指出,這五大產業聚落計畫,再加上「先到世界上找出市場,再回頭做生產規畫」的新型強勢農業計畫,將增加產值和生產機會,希望藉由這「五大創新研發計畫」,激發產業創新的能量,帶動產業全面轉型升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22092
「工鬥」6問 蔡英文面對面溝通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1-05 03:17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

 

工鬥連線昨天下午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對談。 記者何孟奎/攝影
分享
「工人鬥總統」勞工團體日前在七大工商團體論壇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面試當奴才」,工鬥十五名代表昨赴民進黨中央黨部提出休假、約聘僱、國道收費員等「六問」,要求蔡英文具體回應。

工鬥代表昨與蔡英文面對面溝通,高雄市長陳菊、民進黨智庫社會群召集人林萬億、立委李應元等人陪同。

閉門會面前,工鬥先在民進黨中央黨部一樓舉行記者會,訴求「工鬥六問,要具體回應」。六問包括:是否恢復國定假日七天?是否專案解決國道收費員年資與工作權問題?是否承諾將家務移工納入勞基法?醫師納入勞基法的具體進程與作為?是否願意提出消防員補足人力、降低工時的具體計畫?是否將現行政府一年一聘的聘僱制度改為正式聘僱?

林萬億表示,國道收費員一案未來將責成勞動部專案處理,提供個別化的職涯諮詢、轉業輔導。在年資補救部分,將責成交通部、勞動部跟遠通電收組成專案小組,提出補貼計畫,針對每人不同的年資差異,給予合理補貼。

是否恢復七天國定假日?林萬億說,台灣工時確實太長,需要縮短到每周四十小時,今年開始實施,但相關配套在勞基法卅六條沒有立即反映,應該修法。國定假日應全國一致,真正落實周休二日,並強化勞檢制度,真正照顧勞工。

在約聘僱勞工方面,林萬億指出,政府部門因業務需要,需要約聘僱人力,世界各國都一樣,但民進黨認為絕不能濫用,也要保障勞動權益。

勞團要求年金應有以稅收為來源的基礎年金,林萬億說,民進黨主張召開年金改革委員會、年金國是會議,再由國會修法;年金改革要有程序,不能現在就承諾。

關於家務移工的權益,林萬億表示,未來會透過修法來保障,未來八年將建構家庭、社區到機構的長照體系。

勞團主張降低組工會卅人門檻,林萬億說,民進黨看法一致,將修改工會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21472
總統候選人座談/工總:3人各有優勢 商總:分數由全民打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30 03:01 聯合報 記者陳景淵、陳熙文/台北報導

 

七大工商團體昨天完成與三黨總統候選人的座談,對三候選人的表現,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給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打九十分,分數最高,認為朱的論述比蔡、宋兩人還清楚,尤其朱提出兩岸關係要與時並進,備受工商界肯定。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未對三候選人評分,但認為三候選人都很有企圖心,表現出要怎麼當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態勢。他剖析三人優勢,認為在政策規劃上擁有相當大的幕僚群、經濟藍圖不相伯仲,但朱立倫分別在中央跟地方都服務過,更能協調中央與地方如何分工,塑造「小政府、大社會」的概念,有利於台灣創新轉型。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則表示,三候選人的分數應於明年一月十六日交由全民來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18725
新聞眼/工商團體每道提問 都是焦慮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30 03:01 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上祚


創新、開放、綠能,藍綠陣營在總統大選經濟政策頗為相似,雙方最大差異就在兩岸政策。綠營包括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內,不斷放大紅色供應鏈對台灣的威脅,但某種程度上,也坐實藍營預言,維持現狀、停滯不前,結果可能導致企業投資台灣裹足不前。

七大工商團體向三黨總統候選人提問,每一道問題都觸動產業內心焦慮。尤其在大陸政策,工商團體代表特別提到,台商目前在大陸所面臨的環保、勞工等問題,很多已經超越國台辦體系所能解決問題,在台商面臨結構性轉型的今天,兩岸政策的對應窗口國台辦已不足以因應需求,台商沒有投資保障協議保障,對於未來還要「維持現狀」,心中焦慮可想而知。

蔡英文日前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特別舉了紅色供應鏈威脅台灣中小企業與青年就業例子,這樣長期堅持在地耕耘的三中一青,全台俯拾可得,面對貿易全球化,三中一青面對的競爭也不只來自中國大陸,都值得未來領導人提早研擬因應措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18724
朱立倫加薪配套 加強人才培育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30 03:01 經濟日報 記者陳熙文/台北報導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昨(29)日表示,若當選後將逐步調高基本工資至3萬元,帶給台灣經濟落實轉型的壓力;很多國家已經由利潤帶動發展的觀念改成加薪帶動發展,未來不只有加薪計劃,也會提供完整的人才培育計劃,改善產學落差,達成產業4.0的轉型願景。

朱立倫昨天與七大工商團體座談時再度提出調升基本工資的計劃,他表示,每一個企業老闆都希望賺錢的同時,能分配紅利給旗下員工,但光是「加薪」不能解決問題的,它僅是戰略中的一環。3萬元的目標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四年內分批、逐步達成,給予台灣一個轉型的壓力跟時間,未來也將輔以經濟戰略、創新研發、自由開放等配套。

人才培訓方面,他提進行跨部會計劃,特別是教育部與勞動部合作,讓大三、大四學生就能進入業界實習。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18715
朱立倫能源政策 「非核家園已不可逆」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30 03:01 聯合報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


針對國內能源供電議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昨天提出,「非核家園」已是全台人民共識,且為不可逆之趨勢,現階段應該做到逐步穩健減核。他還說,國內前五百大用電企業需要強制負擔「節電、綠能」兩大項目。

朱立倫定調,若他執政,能源政策「會用穩健方式、不會冒進,以免造成供電危機」。他的能源政策將四路並進,達成用電的安全、潔淨、效率和合理電價等四部分,尤其用電安全包含核電廠的安全、核廢料的安全與供電安全。

此外,朱立倫認為,綠能為我國可推展的項目,但我國是獨立電網,不能像其他國家可以聯網,例如德國就可以跟七個國家聯網;且綠能不能列入基載電力,主因是綠能無法儲存。

但他說,綠能是我們對社會、世界的責任,政府跟高耗能企業都有責任全力發展綠能,以綠能取代部分能源;另外,政府在火力、天然氣發電需評估出最適模式。

朱立倫並提出電業自由化,雖然短期要做不簡單,會先開放大型企業的汽電共生廠,自行發電供電民間,減少國內電力負擔。

至於對石化產業發展該何去何從?朱立倫認為,石化業是國內火車頭產業,絕不能被汙名化,他並提出石化產業要區分「質與量」兩邊發展,「質的提升在台灣、量的擴充在海外」,在台創造更多附加價值的產品,擴充量則移至海外來做。這套產業模式也適用於鋼鐵業。

他說,國內一定得設置石化專區,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朝向石化高值化發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18709
朱立倫批蔡英文「維持現狀」 不利企業投資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30 03:01 聯合報 記者林上祚、陳景淵/台北報導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昨天出席七大工商團體舉辦的「台灣經濟發展論壇」,朱立倫說,企業投資,政府要給予確定感、降低投資風險,兩岸和平、穩定供電、供水就是確定感,「維持現狀、停滯不前,不是企業要的確定感。」

他再度批評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認為將導致兩岸關係停滯不前,增加企業投資台灣不確定性。

朱立倫表示,兩岸關係上個世代講究和平,但新的世代不能只講和平,還要講合作,不管是RCEP、亞投行與台商轉型議題,兩岸都需要透過合作取代對抗。

清華紫光揚言入股台灣科技業,他說,兩岸應就半導體領域分工現況,與未來如何因應國際競爭進行討論;但台灣現有一百多家IC設計公司,規模偏小,若完全開放可能失去戰略優勢,現階段不應開放陸資入股。

談到開放,朱立倫強調,開放是台灣一定要走的路,民進黨說要開放、國民黨也說要開放,但大家可以比較一下,誰真的要開放?他提出「一個目標、兩個雙邊、三個多邊」,加速推動參與區域經濟組織,也就是要用更開放來面對全球化所有的競爭。他認為,開放要先從自己開放起,全面鬆綁法令。

對於蔡英文提出五大新興產業,朱說,他和蔡最大不同,是他主張兼顧主力與傳統產業;綠營執政推動兩兆雙星政策,政府把所有資源放在明星產業,忽略其他產業發展,政府應對傳產提供租稅減免,吸引回台投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18705
名家觀點/前車之鑑...法國富人稅走入歷史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30 03:01 經濟日報 楊葉承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提到要課富人稅,並把獲得的稅收用來減輕中產階級的免稅額與扣除額,但不曉得富人稅的實際內容到底要怎麼調整、怎麼課稅。如果只是就財產交易所得來認定何謂富人,其實不見得課得到台灣前1%的有錢人。

因為財富不等於所得流量,財富前1%的人不見得會在帳面上有所得,即使政府把所得稅最高稅率設得很高,也不一定會課到這些目標族群的稅負。舉例來說,一個有錢人擁有很多房子,但卻沒有出租、沒有出售,而他也沒有上班的收入,政府對他就課不到所得稅。

講到富人稅政策,國際上比較有名的例子是法國。法國總統歐蘭德在2012年總統大選時提出富人稅政策,要求年收入在100萬歐元以上的民眾,須上繳75%的所得稅,於9月實施。但同年12月就遭法國憲法委員會判定為違憲。

判定違憲後,法國的新規定改為要求企業為2013和2014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的員工,繳納此項富人稅稅負,稅率確定為50%。但法國企業仍必須替員工繳納一定比率的社會保險費用,所以新法案也幾乎等於企業將為年收入超過百萬歐元的員工,繳納近75%的實際稅率。

但法國富人稅實施以來,國內反彈聲浪不斷,有錢人紛紛出走,且稅收不如預期,該項稅制已於今年1月1日走入歷史。

朱立倫先生這次提出的富人稅,認為「資產愈多的人,應課稅愈多,財產居於前1%的人應該多繳稅」,立意良好。不過,富人的財富若有收益,依法都已繳納所得稅,而且平時也會繳納地價稅、房屋稅等稅負。

除此之外,去年綜所稅的最高稅率提高到45%,股利可扣抵稅額也減半,加上房屋稅、地價稅與明年開始實施的房地合一稅,所以我們已經初步對富人課徵了較多的「回饋稅」。

若此時再對其財富課徵富人稅,是否會形成重複課稅?富人財產範圍與價值又要如何認定?財產是否包含現金、股票?時間點如何衡量?這些都是艱困的議題。

台灣的稅制在這幾年來已經調整得差不多,唯一要補齊的就是「海外避稅」這一塊。

過去房地的稅率被批評太低,現在已經調高了;公告地價、所得稅也都接連做了調整。但有錢人在海外的巨額所得如果沒有照實申報,政府也課不到稅、無可奈何。

很多國家都在進行反避稅的改革,已經是全世界的趨勢,但台灣做得不夠徹底。目前已經完成修法的部分,只有移轉訂價和反自有資本稀釋原則,用來避免企業實行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稅務安排,或是以大量債權融資替代股權出資的資本弱化安排來逃稅,影響租稅公平。

現在稅法改革的當務之急,是通過2012年財政部提出的所得稅法第43條之3、4修正案(俗稱反避稅條款),讓那些透過免稅天堂避稅的人民或企業能夠繳納一些應繳的稅額,否則只對誠實繳稅的人不斷調高稅率,其實也是不公平。

希望下屆立法委員能夠盡速通過反避稅稅法案,不要再為少數避稅廠商阻擋法案的通過。

(本文由東吳會計系副教授楊葉承口述,記者郭珈爾記錄整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18701
朱立倫:課富人稅 挹注「三中」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30 03:01 經濟日報 記者陳熙文/台北報導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中)昨天與七大工商團體座談,提出調高基本工資、研議富人稅等措施。左為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右為工總理事長許勝雄。 記者陳易辰/攝影
分享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昨(29)日表示,規劃向總財產占全國前1%的富人課徵富人稅,自己絕不是殺雞取卵、欲提高所得稅率,而是希望擴大稅基,找回所得稅中被扣抵、免除的稅額。
朱立倫表示,只要找回10%的稅基,政府每年就能增加約300億元的稅收,計劃以此設立基金來幫助社會中的中產階級、中小企業及中低收入戶。


朱立倫與工商團體座談重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朱立倫昨天出席七大工商團體舉辦的「台灣經濟發展論壇」,對於台灣經濟何去何從,他提出「包容性成長」的概念,鼓勵社會以縮小貧富差距、均富共享為目標,並強調經濟發展要以「創新」、「開放」、「自由」和「簡單」四點為動能,在兩岸和平的基礎下進行產業分工。
他特別提到要縮小貧富差距,研議課徵富人稅一事。他表示,利用課徵富人稅,能建立專款來增加中產階級、或弱勢的薪資抵稅額,甚至讓畢業學子的學貸能享受就業前五年免繳利息的優惠。另外,包括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減稅」,政府可能要承擔的稅損,也可以利用專款抵消。

朱立倫表示,他將善用「一手胡蘿蔔、一手棒子」的策略,一邊擬增課富人稅,同時也擬讓海外回流資金能享有抵免營所稅的好處,鼓勵台商把境外所賺的資金匯回台灣,但前提是這些回台資金不能投資炒作房地產、股市等投機型標的物。

對於朱立倫主張課徵富人稅,企業大老意見不一。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認為這是富人的社會責任、責無旁貸,國家政策必須提出合理的分配機制,任何組織或人都有必要履行社會責任。

但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柏豐和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則說不宜課徵富人稅,認為富人稅不但有造成貧富對立之嫌,社會也沒有明確標準定義誰才是富人。

林柏豐認為,富人應是自願回饋社會,政府的工作則是設計誘因,規劃相關獎勵辦法。賴正鎰則說,政府應秉持公平原則,不該針對特定對象增課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5418697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