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2011.06.11 03:02 am
在被塑化劑打得昏天黑地的大環境裡,終於見到了不同的景象。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在國民黨中常會點名台灣下一波將出線的「七大明星產業」,是在一片負面消息中指點未來出路、為台灣經濟開出新氣象的建設性行動。以此為出發點,當政者果真能為十年、百年的台灣,找出得以突破局限、展翅高飛的大戰略,就真值得擊節讚賞了。
自吳內閣步上正軌,其積極任事的作風即十分突出。不久之前,當朝野兩黨為國民居無屋的問題爭議不休時,從地方政府到中央各部會即紛紛提出各種「住宅」方案,要從供給面釜底抽薪,一面平抑房價、一面提供更多的選擇;一時之間「社會住宅」、「平價住宅」、「現代住宅」、「青年住宅」等此起彼落,搞得大家眼花撩亂、一頭霧水;各個部會之間互別苗頭的花樣,最後何者可以拔得頭籌、美夢成真,誰也不敢斷言。
劉主委的七大明星產業,彷彿是另一個「xx住宅方案」的翻版。因為在此之前,馬政府早已提出了「六大新興產業」、「四大智慧型產業」,以及「十大重點服務業」,再加上過去十年已快要成為明日黃花的那些「兩兆雙星產業」等,小小的台灣簡直要被這麼多形形色色的「xx產業」給塞爆了。繼經建會開出這一槍之後,相信那些勇於任事的其他部會必也不甘寂寞,還會有更多「xx產業」漫天飛舞,一樣搞得大家眼花撩亂、莫衷一是。
經建會應不是憑空提出「七大明星產業」,想必也同樣為每日喧騰眾口的各色產業給攪得頭昏腦脹,因此設法殺出一條血路;其篩選的方法倒也客觀:將那林林總總的各大產業臚列於問卷中,乘赴國外招商的時機,調查潛在投資者心目中的理想對象。
排名的結果與一般的看法頗有出入;高居榜首的,是文創及數位內容,其目前市值僅及股市市值0.19%,排名居次的生技及國際醫療也不過0.48%,而早已成為中流砥柱的高科技產業及觀光旅遊等,則排名倒數第一及第三。足徵這七大明星之中有許多夢想的成分;當然,也如劉主委所強調,這顯示前幾名明星產業的發展空間極大,大有可為。
但這樣的篩選方法與結果,不免令人難以釋疑。首先,負責篩選的乃是劉主委赴國外招商的特定地區的潛在投資者,他們不但從來不是台灣投資的主力,甚至就招商結果而論,其投資意願也非明確;由這樣的局外人指點出的台灣未來的明星,究竟有多少價值?
其次,在這七大明星之中,觀光旅遊及餐飲早已是朝野努力的焦點,一年來的成長率幾近九成,關鍵即是大陸民眾來台觀光的人數激增;加上6月底將開放的陸客自由行,這個市場不需任何人篩選,也不待主管部會鼓勵,早已紅得發紫,將它列為「下一波將出現的明星」,意義何在?
至於綠能、生技、文創、數位內容等,在國內的產值固然低到不行,在全球各國則幾乎有志一同,都列為全力發展的產業。以台灣的幅員、人才、技術資源而言,我們想在其中某一小小領域出人頭地,都無比艱辛,豈有可能開出一長串名單,霰槍打鳥,期待個個有成?尤其這些產業成功的關鍵要素是人才與創意,而台灣多年來對人才的漠視、對技術教育的踐踏,相對於競爭對手實處於劣勢,欲在此全球熱中的競賽場上盡皆爭先,恐怕真會成為春夢一場。
台灣市場中,比這七大明星占有更大空間,且已蓄積數十年實力及成就的,是那一大群飽受冷眼的傳統產業;倘能跟德國一樣,辛勤耕耘,豈不會更快更廣地普放光芒?仰望枝上眾鳥而放掉手中的鳥,非此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