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得道」的後來者
什麼是後來者呢?就是當它進入某個市場時,該市場中早有提供相同產品和服務、滿足相同需求的企業存在。我們把早期進入市場的企業稱為「先行者」,而把晚於「先行者」進入市場的企業稱為「後來者」。
先行者與後來者之間存在以下主要的差別:
先行者是某個市場的開拓者,而後來者往往是市場中的跟隨者;
先行者大都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的知識產權,而後來者往往從引進技術開始,不斷消化、吸收先進技術並創新;
先行者的品牌擁有較大的影響力,甚至成為某個品類的代名詞,而後來者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則非常困難,尤其是與先行者品牌形成差別化的時候;
先行者往往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主導者,而後來者則是這些市場規則的遵守者。
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無論是全球市場還是亞洲市場,甚至中國臺灣市場,富士康的許多業務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後來者。
1974年,24歲的郭台銘退役後,與幾位朋友合辦「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承接來自外國的塑料零件訂單,註冊資本只有新台幣30萬元,是一家非常小的企業。之後,又生產過收音機、電視機零件,到1984年,郭台銘的鴻海一直在生存線上掙扎,年收入未超過新台幣億元。
1983年,鴻海利用日本進口的新設備,開發完成電腦連接器。在這項業務中,鴻海是先行者之一。1985年,鴻海創立「FOXCONN」品牌,並做出重大的戰略決策:專注於個人電腦連接器,主攻世界級電腦客戶,5年內成為世界第一大電腦連接器製造供應商。這是成就今天富士康集團的起點。
1988年,鴻海在深圳西鄉崩山腳下開辦了百十個人的工廠,這家名叫「富士康海洋精密電腦插件廠」的企業,是富士康集團的第一個製造「根據地」,也是今天威震世界的全球IT代工冠軍富士康科技集團的起點。
1991年,鴻海在臺灣上市,連接器業務已是臺灣第一、亞洲第六。但從規模和實力而言,與競爭對手相比,鴻海都是一位弱小者。當時鴻海年營業額為人民幣5.7億元,而大眾電腦公司為人民幣12.8億元,台達電為人民幣10.6億元,都是鴻海的兩倍左右。
如果我們從富士康的業務領域來看,除電腦連接器屬於先行者外,在其他業務領域中,富士康都是後來者。例如,1995年富士康進入電腦機殼業務,1996年進入「準系統」業務,1999年年底進入數位產品連鎖經營業務,2000年進入手機業務,2001年進入筆記型電腦業務,2005年進入汽車電子零組件業務和數位內容業務——電影,2006年進入數位相機業務,等等。
由此我們看到,無論是1974年的創業,1985年的專注於電腦連接器,還是1988年在深圳建廠,1991年在臺灣上市,鴻海或富士康都是一位弱小者;除1983年進入電腦連接器業務外,富士康在其他業務領域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後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