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一本極有趣的新書,作者是鼎鼎大名的高曼(Daniel Goleman),他在1995年的著作《情緒智商》讓大家開始注意「EQ」這個概念,因此有媒體稱他為「EQ之父」。
有趣的是,這位EQ之父最近的這本新書,想要改變世人對「專心」(focus)的印象。
什麼叫「專心」?
通常都是叫小朋友,專注的看前方的黑板或書本,將老師所講的話,一字一句聽進耳朵,再進大腦。
沒錯吧?
但高曼說,OK,這的確是某一種專心,但專心有「很多種」(他提出了三種),像剛剛這種「專心聽講」會是屬於比較「強迫型」的,其實,並不是最「厲害」的專心!
哇塞,那還有什麼專心法更厲害的?
高曼說,還有另一種專心,發生在你自己非常專注在做某一件事的時候,比方說,你為了要寫一篇報告,拚命的找資料、找資料,坐下來一坐就是一整天,旁人叫你,你都不應不理,但高曼表示,這種專心,仍然不是最「厲害」的專心!
那,到底什麼才是最「厲害」的專心呢?
這位EQ之父說,最厲害的專心,是當大腦到了一種極「放鬆」的狀態。
這種狀態,學者稱為「開放式感知」(open awareness),在這時候,你的大腦會讓好多千思萬緒,自由自在的隨緣聯想(serendipitous associations),往往會產生某些特別洞見(fresh insights),簡直就是進行了一場特別有收穫的「白日夢」(productive daydreaming)。
當大腦在這個狀態的時候,它是最「聰明」的。
而且,此時大腦照樣可以聽入任何的聲音、看清楚所有前方發生的事情,但它同時也在創造自己的新點子、創意達到最極限。
有趣吧?
問題是,學者批判,近代人們愈來愈不注重這樣的「超級專心」,這種超級專心需要某程度的「放空」,進入類似「發呆」的狀態,但現代有多少人可以恣意 說發呆就發呆?網路太發達,資訊太多,沒時間的情況下,腦筋很快就被佔滿了;開始用搜尋引擎,一層一層往下挖,整顆大腦保持在緊張、限縮的山洞式視野 (tunnel vision),這些,都不是人類最「專心」的狀態。
我讀完這理論,立刻想到,或許大家曾經有以下的經驗──
在會議中,你對著正在講話的老闆「發呆」,一邊將老闆的話,延伸再延伸,想到了很多很多平常聯想不到的創意,這時候你突然被老闆叫住:
「某某某,」老闆冷冷的對你說:「你有在聽我講話嗎?你是在發呆嗎?做白日夢嗎?」
你嚇一跳,連忙說,有啊,我有在聽!
「那我剛剛講什麼?」老闆問。
你冷汗一冒,心想,完了!
但你仔細回想,奇怪,老闆剛剛講的東西,你竟然仍然可以輕鬆的講出來給老闆聽,雖然並沒有逐字講,但整個大意的確抓出來,證明你有在聽老闆講話,也解決了這場危機。
然後,接下來你嚇到了,所以為了要讓老闆看到你真的很「專心」聽他講話,於是你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老闆、手中的筆不斷的抄筆記,這時候,你反而覺得奇怪,已經如此「專心」,大腦好像反而變笨、變狹窄,無法像剛剛一樣,一邊聽到老闆說話、一邊天馬行空亂想亂想?
所以,或許,我們應該推翻「專心」的定義。
說實在,某種程度的「發呆」才是最極致的「專心」表現,大腦到了多工運算、最巔峰的狀態。
當我們發呆的時候,有可能比不發呆的時候還要「專心」。
當然這概念不是皆準,但請知道,當我們勇敢的撇開職場的壓力與人情世故的習性,就會發現,自己大腦還可以再往上提升;給它自由,它給你的就愈多!
【原文出處】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