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卡蜜拉童創奇幻仙境
市長:cAmilla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其他【卡蜜拉童創奇幻仙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Writings by Camilla 卡蜜拉創作坊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從鍾肇政的《魯冰花》看兒童角色衝突與張力的經營
 瀏覽1,155|回應0推薦0

cAmil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討論主題-

從鍾肇政的《魯冰花》看兒童角色衝突與張力的經營

by cAmilla Wu

一、前言

    兒童角色的心理塑造,在一部青少年小說中,是不可或缺的描寫。在《魯冰花》一書中,兒童角色的特性可從故事一開頭便瞧出端倪。解讀兒童人物角色時,如能掌握住人物衝突的營造手法並分析其張力的呈現,則有助於了解文本書寫的當下社會權力結構,對於兒童所賦予的意義與詮釋。

二、從四位兒童角色個性剖析衝突─古阿明、古茶妹、古阿生和林志鴻

    三年級古阿明的天真善良與熱愛小貓,讓人感染其對生命的熱誠,也爲故事末鋪設出令人扼腕的結尾。六年級的古茶妹身為長姊的憨厚樸實給予了她沉穩的形象,也由此區別出和弟弟古阿明的個性。古茶妹和古阿明的小弟阿生的角色安排讓古阿明有機會當哥哥;因為阿生的存在,也使得古阿明在故事中有了扮演沉穩的時刻。林志鴻的深思細膩,則讓古阿明的個性鮮明化,古阿明的快速直覺與林志鴻的細心思忖的個性引領出不同的畫風,也使得林志鴻的畫作被郭雲天評為拘泥做作,然而林志鴻也一直想要找到出口,可惜還是未能擺脫被訓練為優秀機器的陰影。(113-114)

三、人物出場的形式與情節的張力關係

    人物出場的形式,在情節張力上代表了相當程度的意義。敏銳的讀者在作者有意識的鋪陳設計上,能洞悉情節發展的前後關連性;而有巧思的作者,也會在人物的第一時間出場,精心安排,細心思量,以達到劇情張力的效果。

() 古阿明的出場─和古茶妹的對話

    「姊姊,那個人又在畫畫呢。去看看吧。」(8)

作者並非從介紹古阿明的個人特徵或衣著開始著手,而是藉由古阿明的發聲,開展了之後的情節。這樣的對話書寫技巧使得讀者順利地直接進入古阿明的想法與行為模式中,而不受外在環境所干擾,也就是讀者能夠在沒有角色所處的環境詮釋下〈也可說是沒有了先入為主的客觀因素〉,先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的主觀想法。短短的幾句說詞的設計,已經透露出古阿明的天真與好奇之感,以及他和姊姊間的手足之情。而四個字「去看看吧。」更是表達了古阿明主動的個性,也從此為日後古阿明所擁有的特殊天份,卻不見容於社會預先埋下伏筆。同時,作者設計了讓古阿明先發聲,也暗示了兒童主角的正式出場。

() 古茶妹的出場─和古阿明的對話

     「不行!晚回去又要給爸爸罵(8)。」   

    簡短的回話,作者給予了古茶妹身為姊姊的長者權力,也透露了父親在家中的權威性。父權社會的暗喻在這句簡單的對話中,真實的呈現。「不行!」兩字,確切的描寫了姊姊說話的個性與決定是非的果斷,也將衝突與張力適時的帶上場。假設對話的語言換成了,「可是,……」來出場,則古茶妹的氣勢便顯得薄弱。從此刻對話中,仍無法清楚看出古茶妹對於擁有主宰對話的能力為何,以及是否古阿明願意接受這樣的「宿命安排」,然而卻不著痕跡地刻畫出古茶妹的理智與宿命─不隨意挑戰變化的宿命。

() 古阿生的出場─動作敘述

    小弟阿生卻把這張畫用飯粒黏貼在正廳牆上。(17)

    這是古阿生的正式出場,沒有對話,只有敘述句。作者以描述的方式來設計小弟阿生的第一次和讀者接觸,雖然沒有在第一時間和任何角色有言語上的回應機會,但是從描述中,讀者仍可從腦中浮現出小弟活潑的樣子。能想到用飯粒將哥哥的作品貼在牆上,想必古阿生被塑造成了聰敏伶俐的形象;而將哥哥的作品貼在正廳上,亦可顯示出古阿生對哥哥的崇敬,同時也彰顯了家庭倫理在台灣社會所扮演的正面作用。一句短短的描寫,即表現出情節張力,同時襯托出古阿明身為哥哥的個人魅力;也由於短短的著墨,讓讀者間接接受了阿生在整個故事中,不會有太多演出機會的事實。作者的刻意忽略阿生的內心想法描寫,也使得整個故事焦點不被模糊。

() 林志鴻的出場─透過古茶妹的觀點

    古茶妹的印象裡最深刻的,該是林志鴻的畫了。她是阿明同班的級長,又是他們級任林老師的弟弟。林志鴻的確畫得非常好。教室邊走廊上的成績板上就有很多張他畫的。不論是靜物,或是寫生,他都畫得很像很美麗;尤其是動物的畫,好像那四隻就要動起來一般。(18)

    林志鴻的ㄧ出場,雖然和古阿生一般,沒有屬於自己的對話,但是,描述卻是整整的ㄧ段。為什麼作者要花一整個段落來描寫林志鴻?為什麼作者要透過古茶妹的觀感來描述林志鴻,而不讓林志鴻在此時親自發聲?這樣的鋪陳已足以讓訓練有素的讀者眼尖地瞧出端倪,林志鴻即將要成為古阿明的對照,同時,也埋下了故事之後許多衝突的爆發張力。林志鴻的好一下子全都說完了,然而就真的如古茶妹所想的ㄧ般,還是另有含意?林志鴻身為級長,真的和姊姊有關嗎?如果真是因為如此,他的優秀是否也成了理所當然?古茶妹的讚美,對林志鴻來說是成就,還是身上所背負的無形枷鎖?作者透過古茶妹的觀點與想法,巧妙的營造出讀者對於林志鴻的片面幻想,預留讀者詮釋林志鴻一角的空間。

四、從古阿明與成人互動透視社會權力結構

古阿明與郭雲天的相處-英雄惜英雄與師生之情,可從文本對話中看出。

「啊!畫好了,真美。」(9)

    古阿明和郭雲天的第一句話語透露出兒童與成人間的地位平等。接下來的郭雲天的回話,「你喜歡嗎?」(9)更是可以看出成人接觸兒童時,所給予其正面的回應與平等的對待。古阿明對於面對成人時的不假思索其權威性,而能坦然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可見當時所處的台灣社會給予兒童一定的言論權力。從對話中和互動中,也許無法認定大環境視兒童為一成熟個體,但單一成人在面對當下所見之兒童時,能留心兒童的話語並傾聽以及回應,卻也適時表達了對兒童的尊重。

對於一個從事藝術工作的人而言,發現到知音該是最欣喜的,那怕這知音是怎樣幼稚可笑。尤其當他想到那幅並不能算高明的作品將被珍藏、欣賞,更禁不住一股溫情在心中泉湧。(11-12)郭雲天對於古阿明的英雄惜英雄之情溢於言表。然而作者在敘述時,以幼稚可笑做為形容,無形中不免讓人連想鍾肇政是否藉由郭雲天的內心陳述,將兒童假設為是幼稚可笑的。這也使得方才對於尊重兒童的論述,跌了一跤。果真如此,台灣社會此時所給予兒童的形象塑造仍是處於「幼稚可笑」的階段,也同時呼應了傅林統所指出法、義等國傳統的觀念,也就是把兒童視為成人期的準備階段,而不承認兒童的地位。[1]由此或可推敲社會權力結構仍掌控於成人,對於兒童觀點的演化歷程,不論何地,皆走過不將兒童等同於成熟個體的歲月。

從兒童與成人的言語互動中,細細推敲,總能從中分析當時社會權力的概況。

在古阿明曉得郭雲天的身分後,仍以第三人稱「他」來稱呼郭雲天,而並非郭老師,可看出郭雲天在古阿明的心中,打破了成人與兒童的界線,地位有如朋友一般。

「嗯……姊姊,我不想回去吃飯了,我要去看看他。」

「咦,去哪兒看?」

「辦公室啊。」

「你敢進去嗎?要怎麼跟他說?」

「不……我只是在窗外望望。」

「那怎麼行,要犯校規嗎?爸爸媽媽也會擔心的,以後天天可以見面了,急什麼。」(13)

    此時的古阿明對於郭雲天的喜愛和仰慕,使得他處於感性的狀況,然而,就在姊姊理性地提出詢問是否古阿明敢進辦公室時,古阿明的內心產生了衝突。由於當時台灣社會權力對於兒童所處的地位,無法和成人平起平坐,就算他對待郭雲天的方式,並非社會框架所要求兒童之於成人般的戒慎,但是大環境對待兒童的方式仍屬權威的事實,卻是不容置否。於是古阿明只好將念頭轉向從窗戶外望望就好,然而,卻連這樣的想法也受到阻止和壓抑。體認到無形中的學校權威這點,於是在姊姊理性的說詞下,古阿明不得不接受打消找郭雲天的念頭。兒童的企圖進入成人的威權世界,在姊姊的ㄧ句犯校規下,正式宣告行動失敗。辦公室之於兒童,成了權威與服從的同義詞,可從文本對話中,找到線索。

而從古阿明與爸爸的對話互動中,更可以看出父親古石松對古阿明的疼愛。

    「阿明哪,你這是什麼,我都看不出呢。」

    「狗嘛,怎麼看不出。」(17)

    作者設計讓父親在言談中直接使用「你」、「我」作為稱呼,可以看出古阿明在古石松心中的重要地位。而古阿明在回應父親的問話時,少了敬語的稱謂,多了對父親的大膽質疑,可想,古阿明在家中有一定的發言權。

五、結論

  也許作者對於生命中的悲劇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結局安排上,讓古阿明能夠以生命的逝去來默辯社會制度的虛榮與不公。

幾乎同時地,雪芬那抑止不住的哭聲突然爆發了。那是忘卻了矜持,羞恥,身分,摔脫了一切人間的掩飾的哭聲。他奔向古阿明,把身子投擲在已失去神志的病人身上。(232)

鍾肇政對於兒童角色的塑造平易近人,正符合了佛斯特所說的,人物發展平穩而情節引人驚訝。透過兒童角色衝突與張力的經營,巧妙傳達了當代社會的意識型態,描寫手法貼近讀者思維,同時不著痕跡的將故事末的悵然,透過成人角色林雪芬的反應,讓社會甚至讀者一同承擔。

  在《你也是文學批評家》[2]提到:「許多小說都在描寫主角覺得自己並不見容於其所處的世界……。」(233) 比照古阿明的情況,鍾肇政可說是替這樣的論點,又多加了一部小說。同時,《你也是文學批評家》中也說明了:

  個人和社會秩序的衝突,以及社會秩序在面對自然界時的脆弱在思索原文對熟悉的議題或疑難,以及所引發的問題等,究竟賦予了什麼新角度。(368)

  「……小說中會存在著『社會秩序』的意識,而且不外乎是人們會與此一秩序抗爭,就是此一秩序會面臨到其他挑戰。」(277) John Peck Martin Coyle在這裡說明了小說情節中倘若出現了對大自然的描寫,文本中也一定蘊含了某種意義。這樣的論述確切地說明了作者以「魯冰花謝了,留下一粒粒種籽,明年又會開出一片黃色花朵點綴人間;而這一開一謝之間,使茶園得到肥份。」所要傳達的意念。《魯冰花》的尾末留下了這段文字:

  然而,人世間可貴的天才之花謝了,到底會留下一點什麼呢?他迷惘了……。(239)

近尾聲的成人內心衝突和反思與兒童角色的脆弱和無力反擊,使得故事有了最後高潮的營造,也許,這也是何以《魯冰花》一書令人動容,久久不能自拔之故。

六、引用書目:

1.      鍾肇政著,《魯冰花》,台北遠景出版,2004年10月初版,2005年2月二版

2.      福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2002年1月

3.      John Peck & Martin Coyle著,李璞良譯,《你也是文學批評家》,寂天文化,2007年11月



[1] 保羅‧亞爾哲著,傅林統譯,《書‧兒童‧成人》,台北縣,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7月。

1.      John Peck & Martin Coyle著,李璞良譯,《你也是文學批評家》,寂天文化,2007年11月。

 

 

 

 

 

 

 

 

 

 

 

 

 

 

 

 


cAmilla
Love, Peace, Hope & Future!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112&aid=292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