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illa Wu
96上 兒文日碩一9600115
西洋兒童文學史
指導教授:游珮芸
January 22, 2008
期末報告主題-
探討二十世紀初幻想文學作品中
《綠野仙蹤》的桃樂絲與《彼得潘》的溫蒂
兩位女性角色的刻畫
一、綠野仙蹤的桃樂絲
1. 桃樂絲的角色
桃樂絲是孤兒,和亨利叔叔以及愛瑪嬸嬸住在一起。而亨利叔叔和愛瑪嬸嬸沒有其他小孩,因此桃樂絲沒有和年齡相仿的兄弟姊妹互動的機會,有的只是桃樂絲獨自一個小女孩和一隻小狗托托陪伴著她。
2. 桃樂絲的煩惱
在故事的ㄧ開始,便點出堪薩斯生活的無趣枯燥,一切事物壟罩在灰暗中,圍繞的ㄧ片大草園環境中沒有太大的變化和刺激,連人看起來也都一片灰濛濛。以桃樂絲的觀點,或許離家冒險會是一件精彩的事,然而這樣的想法,在一次龍捲風的來襲,將家園的ㄧ切替換成了另一個彩色國度之後,桃樂絲所冀望的,就是回家。
“I am anxious to get back to my Aunt and Uncle, for I am sure they will worry about me. Can you help me find my way?”(p.11)
「我想要趕緊回到愛瑪嬸嬸以及亨利叔叔身邊,他們一定擔心極了。你可以幫我找到回家的路嗎?」
桃樂絲的煩惱自此明顯呈現,回家是桃樂絲唯一的願望。
3. 桃樂絲的價值觀—對於事件的處理方式
(1) 無意間殺死東方惡女巫時-驚訝與感到歉意
“Oh, dear! oh, dear!” cried Dorothy, clasping her hands together in dismay; “the house must have fallen on her. What ever shall we do?”(p.9)
「噢,天啊!噢,天啊!」桃樂絲驚呼,雙手緊握不知所措的說:「一定是房子掉下時壓到她的。我們該怎麼辦好呢?」
對於突然發生的意外,一個生命的結束,不自覺所起的悲憫情愫,由此可窺知桃樂絲的單純與善良。此時,或許也可以解讀成涉世未深的女性對於突發狀況的一時無助。
(2) 拯救稻草人、錫人和膽小獅時-理性、熱誠與果決的態度
“ …if Oz will not give you any brains you will be no worse off than you are now.”(p.21)
「……如果到時歐茲巫師不能給你腦袋,情況也不會比你現在糟糕。」
“What can I do for you?”she enquired, softly, for she was moved by the sad voice in which the man spoke.
...Dorothy at once ran back to the cottage and found the oil-can, and then she returned and asked, anxiously, “Where are your joints?”(p.30-31)
「我可以幫你甚麼忙?」 對於錫人訴說時悲傷的口吻感同身受,桃樂絲柔和的問著。……桃樂絲立刻跑回村莊,找到油罐,回到錫人身邊焦急的問道:「你的關節在哪裡?」
“You will be very welcome,” answered Dorothy, “for you will help to keep away the other wild beasts. It seems to me they must be more cowardly than you are if they allow you to scare them so easily.”(p.41)
「歡迎你的加入,」桃樂絲回答道,「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幫忙趕走其他的野獸。如果你能輕易地把他們嚇跑,這也證明了他們比你還膽小呢。」
(3) 面對歐茲巫師所開出的條件時-勇者無懼、堅持信念的精神
So Dorothy dried her eyes and said, “I suppose we must try it; but I am sure I do not want to kill anybody, even to see Aunt Em again.”(p.79)
因此,桃樂絲擦乾眼淚,說道:「我想,我們必須要試試,但是我確定,我不會殺人,就算是為了要再見到愛瑪嬸嬸。」
(4) 揭開歐茲巫師的真面目時-面對拆穿假象的理性接受與希望破滅時的勇氣 Even Dorothy had hope that “The Great and Terrible Humbug,” as she called him, would find a way to send her back to Kansas, and if he did that she was willing to forgive him everything.(p.111)
就連桃樂絲對「既偉大又糟糕的騙子」也懷抱著希望,她是這樣稱呼他的,只要他能夠送她回堪薩斯的家,桃樂絲願意原諒他的所作所為。
Dorothy wept bitterly at the passing of her hope to get home to Kansas; but when she thought it all over she was glad she had not gone up in a balloon.(p.123)
桃樂絲為了失去回到堪薩斯的家的希望,嚎啕哭泣;但是,當她仔細從頭想一遍整件事的經歷,她反而因為沒能搭上熱氣球感到開心。
桃樂絲的成熟與成長也在故事的最後展現出來,說明她仍得回家以免愛瑪嬸嬸和亨利叔叔擔心,因為桃樂絲曉得自己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對她的愛。桃樂絲的自信與愛也從此故事情節瞧出端倪。
二、彼得潘的溫蒂
1. 溫蒂的角色
溫蒂成長在一個健全的家庭,有父親和母親的愛與照護,身為長女,她還有兩個弟弟,約翰以及麥可。溫蒂的成熟懂事,使得她就像個小媽媽一般,幫著父母照顧弟弟們。
…and Wendy, who was now in her night-gown, believed it also, and she said, to encourage Michael, “That medicine you sometimes take, father, is much nastier, isn’t it?”(p.21)
而此刻穿著睡衣的溫蒂,也相信父親說的話,為了鼓勵麥可吃藥,她對父親說:「父親,您定時服的藥比起麥可的噁心得多了,不是嗎?」
在溫蒂被彼得潘帶往不老國度時,她更是扮演著母親的角色,照顧著一群跟著彼得潘的孩子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雖然不老國度裡的孩子們不會長大,然而,總還是依賴著某一領導人物,似乎也在此,透露出大人與小孩之間的對立只差別在身體上的成長與否的議題上,其餘有關社會秩序建立等狀況,儼然如同成人社會一般。溫蒂此時的角色,即扮演著傳統婦女所應有的嫻淑與溫柔,並遵循著社會道德規範,和大人所應有的責任相差無幾。
“Great news, boy,” he cried, “I have brought at last a mother for you all.”(p.81)
「好消息,孩子們,」彼得潘喊道:「我終於替你們大家找到一位母親了。」
2. 溫蒂的煩惱與價值觀
對於彼得潘的邀約,進入不老國度和一群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們相處,一開始溫蒂抱持著興奮的心情,隨著大夥兒一同冒險。然而,思念真實家中的一切,擔憂父母的想念,再度回到現實環境中的家。而當彼得潘和溫蒂的再次見面,面對時光流逝,成長的必經道路,溫蒂已然從小女孩成長為已婚女人。這也意謂著溫蒂失去了童真幻境,選擇走入現實社會,成為不再具有相信幻想與夢想的大人。
…But the years came and went without bringing the careless boy; and when they met again Wendy was a married woman, and Peter was no more to her than a little dust in the box in which she had kept her toys. Wendy was grown up. You need not be sorry for her. She was one of the kind that likes to grow up.
……但是幾年過去了,這位無憂無慮的男孩始終沒有出現;而再見面時,溫蒂已經是位已婚婦女,而彼得潘對她來說,已不過是她塵封已久的玩具箱裡的ㄧ粒小塵埃。溫蒂長大了。不必替她感到遺憾,因為她是屬於喜歡長大的那一種人。
三、桃樂絲與溫蒂給予現代女性的思維
桃樂絲的角色從傳統社會給予女性溫柔婉約的框架走出,刻畫出現代女性英雄的特徵。作者使其離家流浪冒險,描繪獨立、不畏困難和勇往直前的勇氣,讚揚隨時樂於伸出援手的情操,也可說是推崇桃樂絲所扮演的救贖角色。雖然Baum寫作時,賦予作品反諷社會的功用;然而,對於小讀者來說,作者寫作的手法,使得與桃樂絲一起冒險成為可能,帶來了閱讀時的愉悅,沒有了暴力與恐怖的侵害情節,清新的歐茲幻想世界,引領孩子體驗單純的幻境。也使得孩子們不分男女,從小即了解到女性所擁有的許多特質與能力。
可是由於主角設定為桃樂絲,整部作品也以桃樂絲一人為主,所有的經驗和冒險都和桃樂絲有關。女孩們讀了這樣的故事,多半開心接受,這也使得曾有七歲的男孩一度認為這是一部給女生看的故事。這樣的現象,也間接說明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孩子對於書本的選擇與初次感受,仍會因為主角的性別而有所偏好詮釋。然而,當再一次探討故事內容時,將論點放在對於稻草人、錫人和膽小獅所遇到的困境時,孩子先前所存在對於「綠野仙蹤」是一本女性故事的想法,則漸漸淡忘。
而溫蒂的角色則於當代的社會環境下,引起了一陣懷舊風。Barrie將帶母職身分的溫蒂,塑造得相當成功。溫蒂的賢淑、懂事以及照顧家庭的能力,使得當時社會因此掀起了一股「溫蒂風」,家長以故事中的角色人物命名女孩,皆期許自己的女兒人格特質能如溫蒂一般。
不論是桃樂絲或是溫蒂,Baum和 Barrie皆在作品中讚揚其女性角色的能力。兩部作品為同一時代的產物,皆在二十世紀初掀起該國風潮,桃樂絲代表了美國的獨立精神和追尋救贖;而溫蒂則代表了英國推崇的傳統婦德。相較之下,對於傳統女性在家輔佐男性的被動角色刻畫,溫蒂一角有更多的詮釋;而在讚頌現代女性的獨立特質方面,桃樂絲的角色,正引領著現代風潮。
四、附件—實際訪談孩子的閱讀經驗。
cAmilla
Love, Peace, Hope & Future!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