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環境的改變,會影響人的行為,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小例子,到處可見的閒置荒廢空間,若是被一個人丟下一包垃圾,過幾天你會發現旁邊多了好幾包垃圾,一個月後多了許多廢棄物,像是缺腳的椅子,廢棄的輪胎,散落一地的瓶瓶罐罐堆得像小山一樣,假若居民意識到這樣的髒亂空間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這即是美學思維的起步,反省自己生活的空間,結合附近的住家,對這個髒亂空間做改變,將它清理乾淨,並種上花草與樹林,一個乾淨與美麗的空間產生了,這樣的空間多數人就不會再將垃圾放置到此地,即使有哪個人再把垃圾放進,附近的居民也會注意想要把這個人抓出來,因為,此一空間是經過他們的雙手而改造的有情感存在,不容許他人破壞。這種情感的產生即是美學的初現,它使主體人心改變也改變客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