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穎.臨.城.下
市長:水穎鳴煙  副市長: 陳皓幕後黑手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穎.臨.城.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雲台讀書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詩』的瓶頸-賞陳珮誼《蘭陽平原》 文/水穎鳴煙
2010/05/14 14:38 瀏覽984|回應2推薦4

水穎鳴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翎翎
陳皓
紅粉豹
平安旅者

 

 

休憩了一陣子,其實,除了缺少靈感外,一大主因也是對寫『詩』的『詩』,產生了很大的迷惑。這樣的迷惑,深深造生衝擊,讓我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影響最鉅的因子,莫過於『字句是否該重新排列組合?』

詩一定要排列成那樣『又轉詞性又顛三倒四』嗎?

或者說,『什麼才叫詩』?

這才是問題的真正所在。

 

因為界線實在沒人下絕對的定義,甚至經過不斷反覆的驗算與糾正,沒有一個創寫者願意充黑臉,一身決絕與肯定地去跟第二個創寫者發聲。因為這樣除了得先掂掂自己的份量與冒一定風險外,萬一一次二次地碰灰,給人扣個自命清高的大帽子,可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在創作的領域裡,永遠是寧可朋友多一個的,得罪人,也經不起一次二次的考驗。

況且,那人真按意思修正了自己的作品,對於自我風格的發展,也會有一定的主導,這也應該是每個創寫者不願樂見的,畢竟,沒人希望有個自己第二吧?

 

再者,『創作的路本就是學習不斷的。』

 

今天或許有人多學一點,明天也許你多學一點,你的分享,未必一定是別人的需要或幫助,可能反而是擔子,這也是詩『賞評』的困境。

 

最近,偶而進入文學論壇,或不經意賞讀到一些佳作或優選詩作,面對好壞,我竟然只是一陣遲疑,雖然我本身習慣看詩作的長處,也還是對該篇詩一讀再讀才敢在心中小心翼翼地讚美。

 

而即便如此,有時我投『印象票』的詩作,卻反而是乏人問津的一篇。

 

其實喜好真的很單純。

但人的自尊與自信,卻不那麼好理解。

不負如來不負卿,真的是太高的門檻。

 

雖然對『詩』,產生一定衝擊的迷惘,還是想分享最近在捷運上看到優等的詩。

 

作者:陳珮誼

獎項名稱:優等

詩作標題:蘭陽平原

詩作內容:

 

 

天矇矇亮

水田畫水墨畫

藏青的山 石綠的稻浪

清晨的薄霧為他上漿裱褙

畫卷的盡頭 湧出旭日的金光

 

正午

水田畫油畫

孔雀藍的山 鸚鵡綠的稻浪

開滿紫花霍香薊的田埂

淡紫色的畫框 框不住颯爽的風

 

暮色中

水田畫水彩畫

普魯士藍的山 尼羅河綠的稻浪

晚霞為他打上黃澄澄的燈光

靜靜流過的蘭陽溪 閃耀著垂掛的絲線

 

水田滿意極了

他一直畫 一直畫

畫一簇簇的金針花 滑過縱谷

畫一排排的野百合 越過山脈

畫一座綠色的島嶼

在藍藍的海上 徜徉

 

 

(全文引自『文建會愛詩網-得獎專區:http://ipoem.cca.gov.tw/write/poemEntry.html?id=mm00029012&top=2』)

 

詩裡我很喜歡關於早午晚三景的擬人比喻。

水田畫水墨畫、水田畫油畫、水田畫水彩畫

三景的顏色也非常鮮活:

藏青的山 石綠的稻浪;清晨的薄霧;湧出旭日的金光

孔雀藍的山 鸚鵡綠的稻浪;紫花霍香薊的田埂;淡紫色的畫框

普魯士藍的山 尼羅河綠的稻浪;晚霞;打上黃澄澄的燈光;蘭陽溪 閃耀著垂掛的絲線

 

想像力十分豐富!

而且,看詩就能想像得出一片景。

因為排列得十分方整,若非末段點活了全詩,還真有點太過方整呢。

 

『水田滿意極了

他一直畫 一直畫

畫一簇簇的金針花 滑過縱谷

畫一排排的野百合 越過山脈

畫一座綠色的島嶼

在藍藍的海上 徜徉』

水田的滿意,讓人感覺詩活潑起來,而詩也真的活起來那樣

一直畫 一直畫

勾勒出蘭陽平原的金針花氾濫,野百合滿山;也描勒出蘭陽平原的地勢縱谷山脈紛呈,“畫一座綠色的島嶼/在藍藍的海上 徜徉”是我最喜歡的一句。

 

其實這篇真的讓人一眼見過就難以忘懷,可是我現在若真要寫,其實反而會避開這種“刻意排列方整”的筆法。

 

雖然真的看到田景,但實在切割得太平整了呢。

 

邀約詩友參訪文建會愛詩網,也說明其實對於詩選,我是比較傾向“多元”的,也就是,不太希望見到一味地刻意排列方整,也不太希望就將句子切割分段,或是太過刻意顛倒轉換或刪減字數的作品就列作『詩』,雖然『詩』的定義,總是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

 

(以上純屬筆者個人感受,若有得罪與不妥,還請海涵見諒。)

 

 

 

 



本文於 2010/05/14 14:39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915&aid=3974024
 回應文章
感謝藍欣撥冗
    回應給: 藍欣(jasons888) 2010/05/18 12:20 推薦0


水穎鳴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嗯,這篇真好..藍欣忙碌間還予這樣熱誠的分享,讓人動容與感謝!

作個不情之請,能將這篇提供給詩友會那邊分享嗎?

當然,若覺需潤飾或下題後再正式刊載也是成的,我想這樣的分享,或許能給大家新的獲的與指引

問候一聲好,希望令堂的病早日康復~

祈安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915&aid=3978844
當我們遇見詩
2010/05/14 22:52 推薦2


陳皓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水穎鳴煙
紅粉豹

 怎樣才是『詩』呀!

 這,這很容易引起筆戰的~ 

 其實我覺得,詩並不見得非玩弄文字顛倒詞性不可,形式的設計也不是全然的必需。但只要了解詩的「本質」與「特質」,應該可以輕鬆些啦! 

    誠然『詩』確實比其他的文體更難懂,以致於會有許多分行分段的文字,便覺得是『詩』的情形出現。但詩其實與其他藝術型態一樣,必須透過創作素材為媒介,所不同的是詩以文字為架構,當然這會牽引出更多的難題,譬如語言、意象等等,尤其這當中有些是極其抽象的。但大致來說,釐清楚詩之不同於散文的是什麼?大概就不致寫出類似分行散文的「非詩」了。因為在詩的領域裡,最常被提出的論述,包括文字、語言、意象、風格等,無不強調獨特的原創性。這就像當我們臨摹一幅名畫時,一樣的描繪行為並不能使該畫成為藝術,因為原創的藝術性,使該作品的意象永遠屬於創作者。譬如說到向日葵我們便聯想到梵谷,說到康橋便想到徐志摩,這是其來有自的。 

    在詩的領域裡,我們常容易犯的毛病,可能是陷於僅只於文字的描繪,而忽略意念的傳達。藝術是一種『表現』,但我們常停留在文字『表達』與『詮釋』,或是形式設計上的標新立異,而輕忽了詩的本質。就詩而言,「意在言外」就是一種『表現』的方式。如果以此來檢驗,我們應較能體會怎樣是詩?就以這首〈蘭陽平原〉來看,我們閱讀出了什麼?詩的文字、語言、意象、風格、意境、理念?這些都是可以檢驗與體會的。

    以上拙見僅供參考。 

    另『曼陀羅』時期的詩友黃靖雅,曾有一首〈清明〉宜蘭印象之一(春篇),發表於中國時報及南風詩刊,也抄錄於下供大家參考。透過類似的題材,或許更容易體會些!或者也更容易比較出『現代詩』中的層次!其實我深深覺得,一首好詩除了優美的詞藻,應置入更多創作者反芻自內心的思考。

 

清明               ◎黃靖雅

──宜蘭印象之一(春篇)

每一寸溫潤的土地都有靈敏的聽覺

仔細諦聽

宜蘭,當穀雨來臨

秧苗間流傳一種綠色的歡呼

水田甦醒後,泥香正濃

白鷺都未離去

草根在地層輕輕翻身

隨風飄盪的花粉已完成旅行 

每一根煙囪都靜靜指向天堂

一如往昔;宜蘭

當穀雨來臨

農人和麻雀開始熱切等待

田園響起遼闊的金黃色的笑

長冬淚痕還隱隱留在

木麻黃的葉尖,佇候

春風,溫柔彈落

大地坦蕩的胸臆 

穀雨輕輕撥動蘭陽溪

漸漸清亮的弦音不要嘆息

候鳥會再回到戲水的沙浦

放風箏的孩子會再回到童年的長堤

河岸上新綠的瓜苗伸長了歡喜的瓜鬚

火車上的中學生仍愛窗熱切的想望

成熟的季節甜美的果實纍纍滿地

但在必須出海的河口

沙岸岩岸緊緊握手悲喜交集

奔向壯闊的時刻不要回首蘭陽溪不要嘆息 

中國時報76.6.4、南風詩刊第11

 



本文於 2010/05/14 22:54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915&aid=39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