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
為了更清楚說明『十四行詩』,我在網路上做了簡單的搜尋,在YAHOO知識網找到以下這段,茲援引為參考:
源出普羅旺斯語Sonet。起初泛指中世紀流行於民間﹑用歌唱和樂器伴奏的短小詩歌。
義大利中世紀的“西西里詩派”詩人雅科波‧達‧連蒂尼(生年不詳﹐約卒於1246至1250年間)﹐是第一個採用這種詩歌形式﹐並使之具有嚴謹的格律的文人作者。十四行詩有固定的格式。它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兩節四行詩﹐後一部分是兩節三行詩﹐共十四行。每行詩句通常是11個音節﹐抑揚格。每行詩的末尾押腳韻﹐其排列方式是﹕ABAB﹐ABAB﹐CDE﹐CDE。它和歌謠﹑抒情短歌同為當時義大利抒情詩中流行的體裁。
13世紀末﹐十四行詩體的運用由抒情詩領域擴及敘事詩﹑教諭詩﹑政治詩﹑諷刺詩﹐押韻格式也逐漸變化為﹕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EDE。
文藝復興時期詩人彼特拉克是這種詩體的主要代表。他一生寫了 300多首十四行詩。他斷承“西西里詩派”﹑“溫柔的新體詩派”的傳統﹐以浪漫的激情﹐優美的音韻﹐豐富多采的色調﹐表現人物變化而曲折的感情﹐注進了新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詩在藝術上更加完美﹐成為其他國家詩人後來競相模仿的重要詩體﹐對歐洲詩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義大利體的十四行詩又稱彼特拉克體。
十四行詩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繁榮興盛。詩人梅迪契﹑米開朗琪羅﹑博亞爾多﹑塔索等﹐都是優秀的十四行詩作者。其後﹐它又成為“馬里諾詩派”﹑“阿卡迪亞詩派”喜愛的體裁。早期浪漫主義詩人破除傳統的框框﹐追求自由不拘的詩歌形式﹐十四行詩一度被冷落﹐但19世紀下半葉又得到復興﹐卡爾杜齊﹑鄧南遮等均留下了佳作。20世紀繼續流行於詩歌創作。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學的影響下﹐十四行詩傳入法﹑英﹑德﹑西諸國﹐並適應各國語言的特點﹐產生了不同的變體。馬羅首先把它移植到法國。“里昂派”詩人拉貝﹐“七星詩派”詩人龍薩﹑杜倍雷的作品﹐使十四行詩成為16世紀法國的重要詩歌形式。
16世紀初葉﹐薩里﹑華埃特把十四行詩介紹到英國。詩的格式演變為三節四行詩和一副對句﹐押韻的方式是ABAB﹐CDCD﹐EFEF﹐GG。在這種類型之外又產生了其他變體。16世紀末﹐十四行詩成為英國最流行的詩體之一﹐產生了像錫德尼﹑斯賓塞這樣著名的十四行詩人。莎士比亞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詩體。他的十四行詩體(又稱伊麗莎白體)﹐也由三節四行詩和一副對句組成﹐以形像生動﹑結構巧妙﹑音樂性強﹑起承轉合自如為特色﹐常常在最後一副對句中概括內容﹐點明主題﹐表達出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和情懷。以後﹐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濟慈等也以寫作優秀的十四行詩享有聲譽。
十四行詩傳入德國較晚。奧皮茨在 《德國詩論》(1624)裡最先倡導十四行詩﹐製定詩歌格律的規則﹐對德國詩歌的發展產生了作用。歌德和浪漫派詩人對這一形式也很重視。
(引用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41210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