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闐白玉蟬 玉蟬的隨葬意義 / 作者:許進雄教授
http://photo.pchome.com.tw/s07/a/a/aaiirr55/book68/p122706339354.jpg長5.7公分,寬2.9公分,西汉晚期,西元前一至西元一世紀,江蘇揚州博物館收藏
這塊透明瑩潤的玉雕件,很容易看出是一隻蟬的形象,左邊是背部,右邊是腹部,都詳實地表現出來。蟬的頭部前端作山形交叉如丘字狀,口呈鋸齒狀,眼睛圓鼓而外凸,翅翼呈外直而內彎曲至端部成尖峰。腹部的尾端縮成尖峰,並用十二道橫的陰線把能夠伸縮自如的腹部,非常寫實地刻畫出來。這個時代的玉蟬,有時只作輪廓的邊緣和背脊的高度減化形象。或格式化,以二道直劃、二道斜劃和四道短橫劃來表現兩片翅翼與尾部。
兩漢時代,玉蟬的出土量非常多,長度大都在五至六公分之間,發現於死者口中,作為七竅塞或九竅塞之一。為了防止死者的精氣外洩,人們用玉塊把人體的孔道塞住。除了玉蟬,其他的塞子都沒有雕成具象的動、植物形象,為什麼會如此做,是只因寬扁的舌頭形狀與之相似,或別有意義?為什麼南北朝以後又逐漸消失?
蟬的種類繁多,有一千五百種以上。成蟬體長在2到5公分之間,大蟬每年仲夏出現。因沒有明顯的用食動作,或以為蟬以露水為食物。蟬之幼蟲入土變成蛹,筋骨強壯後從土中鑽出。幼蟲要經過數年的時間,五次的脫殼才可以達到成蟲階段。蟬常棲息於柳、楊、蘋果、梨、桃、杏等闊葉樹上,平常不鳴不叫,在求偶或危險時才會有聲響,人們早已注意到它的出現。除了聒噪的雄蟬鳴聲,點綴酷暑的季節,以及名為蟬衣的殼,可以入藥,用於治感冒發熱、咳嗽、音啞等症狀外,似乎和人類的生活沒有利害關係。一般說來,某東西會被取為某種意義的象徵,必然有其合於邏輯的原因。那麼,到底是什麼呢?
在西漢晚期之前,玉蟬出土量不多,東漢以後又很快消失,可見漢代的色彩特為濃厚。早在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就已出現玉蟬,一件長7.5公分,寬3.5公分,高2.5公分,另一件長9公分,寬4公分,高3.5公分。有穿孔貫通首尾,兩邊且有一對穿孔與之相通,是佩帶物。其後的石家河、良渚、上海崧澤等文化遺址也都有發現,也大都鑽有孔洞,用於佩帶。但是安陽大司空村的一座商墓,就發現人架口中有一件玉蟬,和漢代的用法一致。蟬紋是商代及西周常見的裝飾圖紋,因此它是和早期的信仰有關,但到了漢代才特為強化的習俗。漢代文物表達的最強烈的信息是承繼前代的神仙世界、以及長生不老的希望而強化之,可能就是玉蟬使用的原因。
生物都有生老病死、消沉榮枯的過程,各民族也都有謀求解脫此困厄的行為與希望。死既是不可避免的,但千年蓮子可以再發芽,人的靈魂也可以再生。漢代有神馬馱載靈魂早日去神山的信仰,也就有借蟬的脫殼,表達讓老弱的軀體轉化新生的希望。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裡,到了漢代才以蟬的脫殼現象作脫胎換骨、破舊立新、進入更高人生境界的比喻。《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有「蟬脫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上」之詞讚美賈誼。《文選》夏侯湛〈東方朔畫贊序〉更有「談者以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蜕龍變,去俗登仙」的話語。為來生謀幸福的觀念老早就有,故有豐盛的隨葬品。漢代人既然特為信仰神仙,不妨生前以玉蟬作為佩帶或玩好物,死後以之作為填塞嘴巴的口琀,希望軀殼雖滅亡,靈魂卻可脫離之而進入另一個令人期待的快樂生命。東漢以後,魏文帝不許盛葬,以九玉塞九竅的習慣消失,大概就改以飯團替代玉蟬了。【上海青浦崧澤,中層遺址,墓主口中一件心形墨綠色玉琀,中間一圓孔,另有圓餅與璧形二件,5000bp。其他含貝、魚、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