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演】蘇菲亞柯波拉
【主 演】克莉絲汀鄧斯特
【故事大綱╱心得】by 磊瑄
法國與奧地利為平息兩國之戰決定政治聯姻,奧地利女王瑪莉亞.泰瑞莎決定將其最小的女兒瑪麗‧安東妮德公主(Marie Antoinette,出生於1755年)遠嫁法國,作為皇太子路易‧奧古斯都(Louis August)的太子妃。
初入法國宮廷的太子妃得知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杜巴利夫人出身娼婦,以不光明的手段贏得國王寵幸,在宮廷之中得勢,十分不屑,所以蓄意忽略她不與之交談(當時宮廷有個傳統,即地位較高者才有資格與地位較低者說話;地位較低者不可主動與地位較高者攀談)。杜巴利夫人為此事,曾不只一次向路易十五哭訴,說話挑撥是非,此事鬧得宮廷人盡皆知。兩女較勁之事可大可小,為維護法、奧兩國的友好與安定,奉命陪在太子妃身邊的奧地利梅樂伯爵轉述奧地利女王的命令,要太子妃務必收斂氣焰與杜巴利夫人說話,化解其劍拔弩張的關係與情勢。向來驕傲的太子妃為了國家安全與母親的命令,不得不收斂氣焰,拉下臉與杜巴利夫人交談問好。
由於太子妃的性情率真熱情又活潑,與個性木訥寡言、性喜冶鐵打鎖不懂治國之道的太子殿下十分不同。兩人的個性南轅北轍,加上初為太子妃的瑪麗一直未能懷孕生出繼承人的壓力揮之不去,使得離開家鄉遠嫁法國的她十分孤單。為了忘卻壓力、排遺寂寞,她將注意力轉移至美食、華服與珠寶上,過著極其奢華的宮廷生活,且時常與貴婦們違規悄悄離宮參加宮廷外的宴會與舞會,通宵達旦。更糟的是她居然聽從勃利夫人的建議開始賭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某次化妝舞會,瑪麗邂逅來自瑞典的年輕伯爵菲爾遜,兩人一見鍾情深陷情網,已身為太子妃的瑪麗註定與菲爾遜有緣無份。
法王路易十五因染天花不幸駕崩,太子繼任為王,是為路易十六,瑪麗的身份則從太子妃成為皇后,故她與菲爾遜的流言蜚語也因皇后身份備受關注。此時新大陸正發生美國獨立戰爭,法國為支持美國獨立徵召志願軍前往美國協助作戰,菲爾遜毅然從軍遠征美國。
數年後菲爾遜回到法國再見到瑪麗皇后時,一切都變了!瑪麗皇后的處境變得極其艱難,不再如當時初為太子妃那般為人民所愛戴。
當時法國財政因支援美國獨立戰爭陷入危機,皇室傾向向人民苛重稅,使得原本生活就很艱苦的百姓日益困苦,然而大多數貴族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仍過著浮華奢侈的生活,極度貧富不均的社會現象使平民與貴族之間的嫌隙日益擴大。民心逐漸背離,皇室未能警惕,而宮廷依舊爭權奪利。
民怨積壓許久終於爆發,百姓再也無法信任他們的國王與皇后。一日,天未亮,瑪麗皇后與路易十六帶著他們的孩子準備偷偷逃離法國。離開凡爾賽之前瑪麗皇后看了她平時最喜愛的林蔭大道一眼,此時太陽緩緩從地平線升起,她告別了生活已久的宮廷,與丈夫逃向不可預知的未來……
※ ※ ※
看完本片,老實說我個人覺得(非影評,純屬個人觀感)電影拍攝是失敗的,反而是卡通《凡爾賽玫瑰》的故事架構與張力領先電影太多太多。或許是導演為替瑪麗皇后平反,故大部份場景的戲都以瑪麗皇后的立場做出發,但片中很多重要史實事件均遭刪除(例如:項鍊事件、封鎖三級議會現場、軍民對峙、攻陷巴士底。還有菲爾遜與瑪麗皇后自邂逅則一直保持聯繫,並非如本片所表現,兩人相識之後即別離,直至菲爾遜自美國獨立戰役後回法國才重逢),一些民眾不滿皇室與軍隊對峙的衝突僅以幾句對白帶過。少了平民與皇室貴族的對立,甚至是對瑪麗皇后的不滿,使得整部電影在張力與戲劇性方面完全削弱掉,架構上則顯得非常不完整。若有觀賞本片的人,可將電影情節與底下的法國大事年鑑作比較自可清楚。
戲的最後停留在瑪麗皇后與路易十六欲逃離皇宮的馬車上,並沒有演到雙雙被送上斷頭台的情節。事實上,他們在逃亡途中被憤怒的人民所發現,路易十六與瑪麗皇后雙雙被送上斷頭台,波旁王朝(Bourbon Dynasty)至此正式宣告終結。痛失所愛的菲爾遜從此痛恨暴民行徑,變成一個冷酷無情的獨裁者,十幾年後亦死於瑞典人民手中。
再者,本片的配樂實在令人不能認同,一部以十八世紀末為背景的宮廷戲,配樂居然過於現代,甚至有些搖滾,非常不搭調,甚至讓人覺得有些滑稽好笑。
唯一令人讚賞的是本片的美術與服裝設計,拍攝場景宛如真實皇宮般富麗堂皇,人物服裝的色彩瑰麗、造型別出心裁令人目不暇給,難怪本片的美術與服裝 方面會得了獎。
之前看了卡通《凡爾賽玫瑰》,為將卡通與2007年的電影《凡爾賽拜金女》作比較,我特別找了本片觀賞,同時寫下卡通動畫與電影的觀後感。卡通簡介與心得細節請點以下連結。
【六年級的卡通】凡爾賽玫瑰╱Lady Osc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爾賽』歷史年鑑:
1755 11/2 奧地利女皇瑪莉亞‧泰瑞莎(Maria Theresa)最小的女兒瑪麗‧安東妮德(Marie Antoinette)誕生。
1769 奧地利與法國時常發生戰事,奧地利女皇為兩國和平締結同盟,答應將瑪麗公主嫁予法國太子路易‧奧古斯都(Louis August──路易十六)。
1770 5/16 太子與瑪麗公主舉行婚禮。
1772 1/1 太子妃瑪麗首次向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杜巴利(Du Barry)夫人打招呼。
1774 1/30 太子妃瑪麗與瑞典伯爵菲爾遜(Felsen)於歌劇院相識邂逅。
1774 5/10 法王路易十五駕崩,新法王路易十六即位成為新國王。
1775 6/11 新王路易十六戴冠儀式。
1779 3月 瑪麗皇后不得民心,奧地利女皇知情之後極為憂心。
1780 11/29 奧地利女皇駕崩。
1781 2月 法財政部長尼肯(Jacques Necker)公佈皇室財政,建議國王應向貴族等特權階級徵稅而遭到罷免。
1783 11/29 法國支持美國獨立,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與法締結凡爾賽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
1785 8/15 「項鍊事件」爆發,動搖皇室威信,人民更怨恨瑪麗皇后【事實上皇后乃遭珍妮(Jeanne)有心陷害,她是無辜的】。
1786 5/31 「項鍊事件」的判決確定。
6/30 「項鍊事件」主謀珍妮(Jeanne)執行烙刑。
1788 法國皇室財政危機,財政部長施儉約政策,將宮廷諸多雜役免職,六百名騎士、衛兵遭至解雇。
1788 8/15 皇室欲行新稅政策提高平民稅金,但巴黎高等法院法官不同意觸怒國王,遭到放逐。
8/26 當時財政部長遭到罷免,由前財政部長Jacques Necker接任。
9/20 國王召回之前被放逐的高等法院法官。
11/19 皇室財政艱困,國王召大臣開御前會議以求解決之道。
1789 1/1 路易十六宣佈將召開三級會議。
5/5 舉行三級會議。
6/17 部份貴族議員與平民議員合作,將三級議會改名為「國民議會」。
6/20 國王為壓制國民議會,下令將三級會議會場封鎖,平民議員則移往附近網球場繼續召開國民會議,並有「網球場宣言」。
6/23 國王為解決混亂局面,重新召集所有議員至三級會議會場,要求解散國民議會,但平民議員反對,國王欲以武力解決。
6/30 四千民群眾聚集,要求皇室立即釋放拒絕鎮壓國民議會而遭至收押的衛兵。
7/10 逾十萬之大軍被召集於巴黎,與聚集之民眾形成對峙。
7/11 財政部長Jacques Necker要求軍隊徹離巴黎而遭罷免,消息引發民眾強烈不滿,開始武裝自己。
7/13 廣場上的士兵因民眾投擲石塊而開槍,引發大規模暴動。
7/14 民眾群起攻擊巴士底監獄,正式揭開「法國大革命」的序幕。
8/4 國民議會召開於凡爾賽,決議廢除貴族、僧侶階級特權。
8/26 宣佈「人權宣言」共17條。
10/1 凡爾賽宮舉行宴會招待將領。
10/5 宮廷奢華招致民眾不滿,巴黎市民群起攻擊凡爾賽宮。
10/6 在民眾壓力下皇室強制移往巴黎,國民議會亦遷往巴黎。
1791 6/20 國王路易十六與瑪麗皇后攜子逃離法國的計劃失敗。
6/24 國王與皇后一家遭遣送回到巴黎。
9/14 法國憲法制定完成。
1792 2/13 菲爾遜伯爵潛進皇室居處,向國王路易十六提新逃亡計劃,但遭其拒絕。
9/21 國民議會解散,國民公會成立,路易十六退位,法國至此正式成為共和國。
1793 1/16 國民公會投票,以361對360一票之差決定路易十六的命運,判處死刑。
1/21 路易十六上斷頭台遭處決。
10/12 革命法庭開始審判瑪麗皇后。
10/15 瑪麗皇后的死刑判決確定。
10/16 瑪麗皇后上斷頭台遭處決。 法國波旁王朝至此宣告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