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念小學和中學的時候,音樂課是我最喜歡的科目之一,許多以前唱過的歌曲至今都還在腦子?。小學?唱的大部分是兒歌,像“造飛機”、“農家好”、“小蜜蜂”等等。也有民謠歌曲像“採蓮謠”、“茉莉花”等。印象?頭倒是沒唱過台灣民謠,很是可惜。
到了中學,唱的歌曲就更加豐富了。我們唱了許多藝術歌曲,像黃自寫的“天倫歌”、“踏雪尋梅”、“玫瑰三願”,黃友棣寫的“問鶯燕”、“杜鵑花”、“中秋怨”,李中和寫的“白雲故鄉”,勞景賢的“五月?薔薇處處開”,劉雪厂的“紅豆詞”,趙元任的“叫我如何不想她”等等。真的是美不勝收。
念台中一中的六年期間,也參加了學校的合唱團,唱的歌曲就更多了,現在還記得的,像“旗正飄飄”、“西湖”、“滿江紅”、“再見吧我的故鄉”等。
我們唱過的歌曲當中,有一些明顯的是外國歌曲編了中文歌詞,像“羅莽湖畔”、“冬天不久留”、“夏日最後玫瑰”和“菩提樹”等。有一些歌曲,因爲在中學開始接觸西洋古典音樂的關係,知道是從古典音樂的旋律或是歌劇中的歌曲改變過來,像“夏天?過海洋”、“遊子吟”。
另外有一些很好聽歌曲,不知誰是作曲家,但是因爲中文歌詞極其古典,從前還以爲是中國的古曲。例如李叔同填詞的“送別”,“春遊”等。
最近的二十年,拜網際網路的方便,查資料容易得多,才驀然發現,中小學時代的許多歌曲原來來自西方,而且許多是經過了日本輾轉傳到台灣的。
為什麼要經過了日本輾轉傳到台灣呢,這可要從明治維新說起了。原來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勵精圖治,連在文化上也要吸收西方文化的長處。明治5年(1872)頒佈了現代教育制度,音樂教育也包括在内。1877年東京女子師範學校(今天御茶水女子大學的前身,御茶水是地名)的附屬幼稚園開始唱歌教育,是日本現代音樂教育的濫觴。日本的文部省(教育部)也開始向日本的作曲家徵求西式的音樂作品,在1910年發表了第一套“尋常小学読本唱歌”,其中除了日本傳統的兒歌和民謠之外,還有日本作曲家應徵文部省寫作的洋式歌曲,以及從西方歌曲中填上了日文歌詞的許多歌曲。這些歌曲很快得到正面的回應,在民間傳唱開來。
李叔同從1905年到1910年在日本留學,剛好接觸了許多傳到日本的西洋音樂,回到中國以後,他把他們填上了極富詩意的詞,造就了許多流傳至今的名歌。
但是根據賴美鈴和劉麟玉教授的研究,更多的西洋歌曲是因爲台灣受日本統治的關係而傳來的。台灣總督府在1905年 編了唱歌教授細目,1910年出版了公學校唱歌集。光復以後,這些音樂教材以及培養的音樂師資成了台灣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基礎。當然,日文歌詞改成了中文歌詞是必然的事。可惜在由西洋歌變成東洋歌以及日文歌編成中文歌的過程當中,有些原來曲子的作曲家、歌名和歌詞喪失了,造成了一個斷層的現象,讓三、四年級生在懷念過去的歌曲之餘,卻找不到這些歌曲的源頭。
這個夏天,在心境潛沉的期間,因爲一位網路上的好友決定從城邦?抽身休息,而寫了一篇文章送她。這篇文章涉獵到一首中學時代喜愛的歌曲《秋曉》,而這首歌就是由愛爾蘭民謠改編過來的。有了這個起頭以後,引發了尋找其他歌曲源頭的好奇心,又陸陸續續找到了《依然在我心深處》,《秋聲》等等歌曲的資料,來和大家分享。
我的希望,是每篇文章中以從前唱的中文歌詞開始,追溯到原來歌曲的作曲家、作詞家。把原來的歌詞以及音樂錄音貼出來,如果能找到日文的版本,也一併貼出。
目前計劃的歌曲有以下的這些,如果你有什麼建議,請告訴我,有什麼資訊也請提供給我。如果你知道這些資訊已經存在,更務必告訴我,這樣我就不用費心再花時間了。
依然在我心深處
夏天?過海洋
憶兒時
秋聲
秋曉
送別
遊子吟
青青校樹
甜蜜的家庭
賣花女
羅莽湖畔
冬天不久留
夏日最後玫瑰
菩提樹
又及:附上的這個音樂是歌劇《瑪莎》(Martha)?的抒情曲,主要的旋律也被改編成中學的歌曲,不過我只知道開始的歌詞是“天初曉 起身早 餐餐麥飯…”,以後的就不記得了。如果你知道,請告訴我好嗎,先謝了。
以下的歌曲是網友們提出的,謝謝,請繼續提供,不知道歌名的,有片斷歌詞也沒關係。
歸來吧,蘇蘭多(Apple)
催眠曲(Apple)
遠足(∮sabrina∮)
野玫瑰(黑娃)
老漁翁(黑娃)
鱒魚(黑娃)
美麗的夢仙(黑娃)
念故鄉(黑娃)
山腰上的家(黑娃)
快樂頌(黑娃)
荒城之月(黑娃)
秋柳(霈青)
快樂地向前走(GigglyFish)
靜夜星空(∮sabrina∮)
阿頓河(耀星/Apple Blossom)
春野(曡曡青山含碧)(耀星)
離鄉(幽靜的園裡)(Eddie)
《瑪莎》(M'Appari (Ach So Fromm)
Living in the present. Living in the Spirit.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