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曲子得來不易。《慕情》是我上初中時看的西德電影,故事細節已經忘了,印象很深的卻是其中的小喇叭獨奏曲,常常縈繞心中。但是到美國後再也沒聽到過。在2006年參加了城邦以後,有幾位城邦的前輩常到網站來加油打氣,其中的一位就是茉莉市長。2007年初參加了音樂故事城不久,看到小帥哥貼了舒伯特的菩提樹,心中不覺又想到了《慕情》的主題曲,就貼了一篇求助的文章,文章是這麼寫的:
謝謝小帥哥的菩提樹,這首舒伯特所譜的名曲,曾經被用來做德文版的 von Trapp 家庭樂團電影(1956年)的主題曲,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就叫菩提樹。 von Trapp 家庭樂團的故事後來搬上百老匯歌舞劇,叫 The Sound of Music, 後來拍成電影,亦即真善美。
台灣在六十年代有一些德國電影,除了菩提樹之外,我記得的還有一部叫慕情的電影,故事好像是中學生長大的故事,慕情指的大概是學生對年輕女老師的愛慕,印象很深的是其中的主題曲,是小喇叭的獨奏曲。來了美國以後,因爲也不知道電影的英文譯名,就無從找到這個曲子,不知道網友當中誰知道這個曲子,能夠分享一下。如果能告知那一張 CD 選有這個曲子,就更感激不盡。
文章貼了以後,讓茉莉、小帥哥、小二哥和十里都著實忙了一番。最後十里找到一首叫“Il Silenzio…….寂靜的小號”的小喇叭曲,真是動聽。雖然知道不是《慕情》的主題曲,但是已經驚擾大家太久,就默認了下來。
不過我也沒放棄尋找它,只是再三 Google,都無法奏效。周末突然記起來小二哥曾經貼過這個電影的海報,只是當時影像太小,看不出上面的德文片名是什麼。那麼就Google 電影海報吧,居然真的有這個海報存在網上。放大來看,才知《慕情》的德文片名叫“Immer wenn der Tag beginnt”。心想這至少有了些綫索了。
沒想到Google “Immer wenn der Tag beginnt”,除了美國的網路電影資料庫裏有簡單的介紹之外,什麼都沒有,不過至少又得知作曲家的名字叫Franz Grothe,而音樂的名字叫Mitternachts-Blues 。Google “Franz Grothe”和“Mitternachts-Blues”得到的九成都是德文的網站。原來老美都沒聼過這個曲子,可能電影都沒在美國上演過也説不定。怪不得到美國後,從來沒聼過這個音樂。
正想放棄的時候,沒想到 Youtube 上居然有這個音樂,真是皇天不負苦人心。趕緊貼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也再一次向十里、小二哥、小帥哥和茉莉市長說謝謝。
Living in the present. Living in the Spirit.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