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心情》--新疆美丽公主组合</B>
<i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external.php?media_id=aTk0N0U0LTE3MTcxOS5mbHY=" frameborder="0" width="420" scrolling="no" height="380"></iframe><BR>
一首烏孜別克歌曲,三個女孩子叫做“沙合熱扎德樂隊”(Shahrizoda)又名新疆美麗公主組合。
聽到她們唱得旋律,就感覺這個音樂可以跳肚皮舞。為了搜尋這首歌的翻譯,翻到了一個不錯的網站,裡面介紹中華56民族。裡面也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台灣高山族,可以點<a href=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ftrip.com/msfq/56/44.htm&sa=X&oi=translate&resnum=3&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7%2583%258F%25E5%25AD%259C%25E5%2588%25A5%25E5%2585%258B%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sa%3DG target=blank><font color=blue><u>『這裡的民俗風情』</u></font></a>多了解一些各族的風土民俗。但是她們的心情還是沒有翻到。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塔城、喀什、莎東、葉城、烏魯木齊等地。
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烏孜別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 信仰伊斯蘭教。
烏孜別克族的民間文學極為豐富,敘事長詩《帕爾哈德與希琳》等流傳廣泛。 樂器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 烏孜別克人絕大多數人從事商業、手工業。 少數居住在新疆北部的烏孜別克人從事畜牧業。
習俗 用餐時,長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還分席用餐,一般情況下孩子和婦女要另設一席。 過去許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飯前飯後都要洗手。 現除牧區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烏孜別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調匙。 吃飯時嚴禁脫帽,不能當著客人的面咳嗽。
食俗 烏孜別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為主。 麵食以饢最為常見,其做法與維吾爾族烤饢方法大同小異,民間烤饢有油饢和肉饢之分。 除油饢和肉饢外,還有窩窩饢、片饢等數種。
奶茶是烏孜別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燒奶茶一般用銅壺或鋁鍋,先將茶水煮沸,然後加入牛奶燒煮,攪勻,待茶乳完全交融後,再加適量的食鹽即成。 飲時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 烏孜別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較簡單,多以切小塊的饢泡奶茶。
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烏孜別克族的傳統風味食品。 用來招待貴客,食用時一般情況下用手抓食;米腸子,烏孜別克族傳統小吃,用羊腸、加米和佐料等灌製而成。
節慶 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 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過“肉孜節”前的齋月裡成年人都要封齋,吃齋飯時,親友鄰裏要互相邀請,如有客至,主人要熱情款待。 古爾邦節要屠宰牛羊炸油餅,吃手抓肉和抓飯以及民間特有的風味食品“那仁”。
每年春季,烏孜別克族還要舉行“蘇麥萊克”儀式,屆時以村為單位,大家自帶各種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鍋熬熟後共餐。 在此過程中,人們聚在一起進行歌舞娛樂活動,預祝風調雨順、人畜兩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