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手小,對於一些氣勢驚人,速度狂飆的樂章只有流口水的份兒。
嚴肅的巨人拉赫曼尼諾夫據說身高一百九十幾公分,身材高瘦,手掌奇大,曾經有人說他有末端肥大症,這樣的手掌寫出的鋼琴作品,自然演奏艱澀難。
曾經有人批評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只是多愁善感式的沙龍音樂,是專門討好聽眾的二流作品。可是時至今日,他的名聲卻是愈來愈響亮,因為他的音樂中充滿了真摯的情感,每個樂句都是從心底深處發出來的,而能引起共鳴。
常在情調高雅的餐廳內,會播放拉赫曼尼諾夫優美的音樂,無非是希望用餐的顧客們,置身在羅曼蒂克的氣氛,能安心享受美食。但是我想這首快節奏的「義大利波卡舞曲」,肯定不合適吧!除非老闆生意太好,希望吃完的人趕快滾出去,換其他人就座用餐,這個音樂和節奏,保證會讓人狼吞虎嚥的速速解決食物。
拉赫曼尼諾夫的諸多作品,我最喜歡的是就是這首「義大利波卡舞曲」。旋律不同於其他作品的抒情悲壯,節奏用的是俏皮的波卡節奏,這是一首需要靠二個人足夠默契所演奏的雙鋼琴小品。
在激昂的速度下,不囉嗦的簡單主題,平易近人,短短的樂章,我深信演奏的人和聆聽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愉悅,甚且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聽的時候,會希望自己有演奏這樣絢麗曲子的能力。當然,這輩子是沒有指望了。就只好認份點,聽吧!
........拉赫曼尼諾夫的「義大利波卡舞曲」
拉赫曼尼諾夫生平經歷俄國及歐洲最動盪不安的年代,包括蘇維埃共產主義的興起、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音樂史上拉赫曼尼諾夫有個很有趣的定位,叫做「病態美的大鋼琴家兼作曲家」。因為他的作品在當時曾遭受樂評界給予無情刻薄評價,讓他神經衰弱到要看心理醫師,幾乎擠不出半個音符。最後靠催眠的治療,給予他自我暗示,告訴他一定能寫出優異的作品。這樣的治療果然奏效 ,大病初癒後完成了他最受歡迎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拾回創作信心。
偏偏辛苦賺來的摳摳,在蘇維埃政權成立,在革命中失去了。共產黨對於藝術的檢查和管制,使得拉赫曼尼諾夫藉出國巡迴的機會,走 上亡命之途,終生未再重踏故土。
自由的美國社會給予拉赫曼尼諾夫絕對的肯定,一些了不起的演奏家都以能演奏他的作品為榮,因為技巧艱深、音樂華麗,能真正展現出演奏者的功力。
拉赫曼尼諾夫雖然是二十世紀的作曲家,可是他沿續的仍然是十九世紀由柴可夫斯基的浪漫傳統,還保有了蕭邦、李斯特大鋼琴家的巨匠風範。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旋律是俄國式的,悲切、哀傷而富於旋律化,雖然可能有的時候稍嫌冗長,但卻是真摯情感的氾濫。聽他們的音樂,不 能用貝多芬那種德國式的邏輯去要求或衡量。
隨著電影《鋼琴師》(Shine)的風潮,現在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滿城皆知。其實,還有許多電影以以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為配樂,例如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是採用他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與《交響舞曲》等作品,都是他遠離祖國後的重要代表作。拉赫曼尼諾夫最後死於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