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瀟灑一些? 熊秉元【台大經濟系教授】 二○○○年九月,我利用一年休假的時間,到英國牛津大學遊學,全家大小同行。因緣際會,我們住進學校附近的一個老房子,房東是單親媽媽麗姿(Liz),帶著一個小男孩,年齡和小犬相仿;房子很大,我們分租兩個臥室,共用客廳廚房等。 住定之後,才知道房東的令尊大有來頭。艾歷克凱克斯爵士(Sir Alec Cairncross,一九一一~一九九八),祖籍蘇格蘭,曾經擔任「英國經濟學會」會長,也曾是英國政府首席經濟學者;政學兩棲,表現都非常出色,後來受女王冊封為爵士。爵士高齡八十七時,騎腳踏車摔倒,併發症過世。老房子原來就是他的,過世之後,才由麗姿繼承買下。可惜,這位英國近代史上留下足印的長者,我無緣一見。不過,雖然爵士功名顯赫,在他的家族裡,他卻不是最出名的人物——他的弟弟約翰(John Cairncross),二次大戰時,在英國情報單位工作,卻曾經是蘇聯的雙面間諜;戰後身份曝光,舉世聞名。 有一天,我和內人及兒子由倫敦回來,麗姿正在廚房裡,站在高腳凳上撢天花板。我揚一揚手裡的報紙,說:「今天《衛報》裡有一篇艾歷克爵士的文章。」(“There is an article by Sir Alec in today’s Guardian.”)她頭也不轉,朗聲回應:「你是說有一篇『關於』我爸爸的文章!」(“You mean an article about my father!”)「不是,是他寫的文章。」(“No,by him!”) 她從高腳凳下來,大眼睛不停的轉,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我把報紙遞給她,果不其然,訃聞版裡有一則是關於普勞登公爵(Lord Plowden of Plowden);公爵二○○一年二月十五日過世,訃聞登在二月十七日的《衛報》。公爵的訃聞,作者署名艾歷克爵士。 可是,為什麼呢?這時候,艾歷克爵士已經過世好一段時間了,訃聞怎麼會由他執筆呢?顯然,這是他生前應《衛報》之邀,為公爵未雨稠繆而作。為什麼我又會看到呢?原因很簡單,在火車上,我隨手拿起空座位上的報紙,而最先看的當然就是訃聞版! 發現訃聞版,可以說是我到牛津一年的主要收穫之一。(以前在美國留學時,看報紙多半注意體育版。)*我發現,訃聞版內容豐富,故事有趣,讀來興味盎然。而且,我還發現,不只我的感覺如此,很多老外也是如此。打開報紙,他們最先看的,也是訃聞版。*我也知道,華人世界的報紙裡,沒有訃聞版。因此,我寫了幾篇文章,在兩岸三地的報紙裡,婉轉的介紹/推薦訃聞版。而且,我還慎重其事,把文章寄給當時台灣兩大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的高層,希望他們考慮開闢訃聞版。 結果是,無聲無息。可能的原因,是華人文化裡普遍忌諱「死」;因此,和死有關的,多半也成為避諱的對象。可是,為什麼呢?在英美這種拿刀叉上餐桌的野蠻社會裡,能夠平靜的面對死亡;自居上國的古老文化裡,為什麼反而這麼放不開呢?這些年來,在我的腦海裡,斷續的浮現這些問題。可是,總覺得一頭霧水,找不到著力點。 一個社會裡,如果有相當比例的人,都耄耋而逝,想必不會太排斥死亡。英國報紙的訃聞版裡,常看到逝者是九十餘歲,「過了豐富的一生」;年齡近百,接受大自然的召喚,當然毋須難過。由此反推,華人文化裡排斥死亡,大概和歷史經驗有關。大部分時候,自然條件差強人意,農作收入僅得溫飽;除了少數人得享天年之外,很多人大概都是壯年時,因為疾病、天災或意外而過世。農業社會裡,無論男女在壯年過世,表示勞動力減少。對於家庭的生計,固然立刻造成影響;對於其他親戚朋友,也就意味著額外的負擔。因此,英年時因為非自然因素而逝去,是令人驚懼痛心的情事——忌諱死亡,有以致之。 然而,如果因為死亡使家庭人丁減少,因此避諱排斥,為什麼文化裡會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死生亦大矣」的教化信念呢?也許,這正巧妙的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死的矛盾。 *如果死生是大事、要慎終追遠,那麼對於死亡,並不需要呼天搶地的慟哭哀嚎;對於死者,可以以平靜祥和的態度來面對。死者的一生,不就值得留下鴻爪嗎?王公將相的事跡,固然值得美化宣揚;市井小民、三教九流的人生,不也總有令人動容的片刻嗎? ——英美報紙裡的訃聞版,正是如此!* 然而,華人文化裡,一方面強調慎終追遠,一方面忌諱死亡。兩者之間的杆格矛盾,恐怕正反映了道德傳承和現實考量的差距——道德上,強調慎終追遠;現實上,卻不願意從容面對。 有趣的是,物換星移,這種矛盾似乎有轉圜的跡象。至少在台灣地區,隨著經濟發展,一般民眾的生活條件大幅改善;農業社會裡,辛勤終年換得溫飽的景象,早已成為過去。而且,工商業社會裡,天災人禍瘟疫意外的情形,和農業社會相比,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一般人的壽命慢慢延長,勞動力的考量也漸漸淡去。人的尊嚴,逐漸提升;對死亡的忌諱,似乎也日益淡薄——在生前為自己辦告別式的人,不再是屈指可數! *這麼看來,《死也要上報!》(The Dead Beat)這本書中文版的問世,似乎正是時候。書裡對訃聞版、訃聞作者、訃聞愛好者、訃聞同好協會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讀這本書,臉上只會有微笑,而不會有眼淚。* 我誠摯希望,在不久的未來,中文報紙裡會有訃聞版;而我也會樂意,為幾位朋友預撰訃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