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心天心地
市長:游老老  副市長: 國際日報/時代論壇古 月 恩沛老大不~小王子安安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心天心地】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你怎麼辦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普遍的誤解
2007/02/20 02:39 瀏覽1,992|回應11推薦7

果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老大不~小王子安安
國際日報/時代論壇
瀟碧
古 月
靈裡的「感統」失調
游老老
牧羊行者

在我認識的基督徒且是台灣人之中,十之八九,幾乎每一位都對我說過極相似且語氣中又帶著貶抑的話,『台灣佛教界的星雲是政治和尚』,對於這樣的誤解,我家大爺也曾經有過,因為他也是基督徒,不過,大爺現在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宗教界本該以救苦救難的精神去面對世俗的事情,政治領袖若是良莠不齊,宗教界人士若能頂天立地出來說些正直的話,這是令人欽佩與無可厚非的事情,故,我大爺現在是很佩服星雲大師能不畏權貴來替倒扁百姓說些心裡話,相較於對於過去他一慣秉持的負面看法,他認為是台灣基督教裡普遍對佛教的一種很惡毒的毀謗與抹黑。

話說,上星期五,2-16-07,我那基督徒的台灣同學,她又語出驚人且很不削地對我說,你們佛教界的星雲大師,他根本就是政治和尚,當和尚又怎麼還牽扯上政治,這分明是崇拜偶像又政教不分,佛教根本就是假道學嘛!

霎時間,我有點錯愕卻不知道如何因應,我只問了她,妳說他是政治和尚,請妳舉例,她便說: 星雲去年不是曾公開出來倒扁嗎?這就是事實,難道不是嗎?語畢,她就甩頭就走,根本沒有讓我回應的機會。於是乎,我就回應在網路上好了。

當2006年夏末秋初之際, 倒扁、反倒扁風起雲湧,使得部分宗教界領袖人物也跳出來,如周聯華牧師藉著表示願在倒扁靜坐現場維持秩序,表達了他支持倒扁的立場,周聯華牧師願在倒扁靜坐的群眾活動中扮演維護秩序者角色的想法,令人想起菲律賓樞機主教辛海梅;又如本已宣布「封人」的星雲大師似乎也按捺不住,提醒阿扁「做太累了,休息一下吧」,話雖含蓄,意思當然很明確。


在台灣對立情況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宗教界領袖是否合適表達政治立場,確實是值得討論,不過,無論如何,這兩位宗教領袖很清楚地表示是「個人的意見」,固然以他們對信眾的影響,個人意見也很難只是個人意見,但他們畢竟還是遵守了一點分際:不刻意帶動群眾。

可是在此同時卻有一位很不一樣的宗教領袖級人物,他是台灣長老教會的高俊明牧師,目前兼任總統府資政一職,據了解,連日前陳水扁總統女婿趙建銘確定自台大醫院離職並且轉戰台南新樓醫院,也是由與第一家庭關係良好的牧師高俊明牽線,而新樓醫院是 長老教的醫院,新樓醫院的院長莊明雄是扁媽的醫師,扁媽的身體有什麼不舒服,都會找莊院長,是她 ( 扁媽 ) 的個人醫生,所以高俊明牧師與阿扁執政下的總統府,它們是有某種程度上的關聯性與政教不分的淵源所在 。

回顧二零零六年的紅衫軍的倒扁活動 ,我們不難發現高俊明牧師展現了個人在宗教界領袖的影響力來公開呼籲信徒們不要倒扁,下一篇『向阿扁御用牧師之十問』的引文,正是我對於誰纔是政教不分的信仰黑手之回應。


金剛經云:""一切法得成於忍"。
又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恆久平衡即中庸,中庸之道致和平..."常衡"

本文於 2007/02/20 02:46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733&aid=2093967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政教分離的迷思與歸屬
2007/02/20 08:34 推薦5


游老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牧羊行者
國際日報/時代論壇
瀟碧
古 月
靈裡的「感統」失調

政教的分與合自古以來都是很複雜的問題.

宗教信仰是個人的選擇,一位對信仰認真的人,他的行事為人一定會受到信仰的影響;若是從政,所有的政務的制定與事務的執行,價值觀與視觀上絕對是奠基在信仰內涵的基礎上.

 

所以在制度上才會有硬性的政教分離的必要,免得假宗教之名行政治奪權之實.既然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就表示要有人來管,關鍵就出在「誰」來管?這位管理者的行事風格,其實就是他個人「信仰」或是「品格」的外在表現.而個人內在的涵養卻不是「政教分離」政策能管得到的.

 

因而「政教分離」政策是擺在明處的被動制度,真正否能夠執行或是在政治決策上政教能否分離得開,還是維繫在執政者的手中,更明確地說,是在他的心中.

 

而一個社會,從表面來看是一羣個人的組合;實質上的運作真正是這群人在信仰,價值觀,道德觀的差異中「磨合」後的結果.比方說,同性戀團體爭取社會福利的運作,遊說議員與其他社會團體的同情與支持.表面上可以說完全是個政治性的活動,但是骨子裡卻是不哲不扣的信仰與道德觀的對抗.

 

一位宗教領袖也具有個人的身分,他應當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反過來說,一位政治領袖也具有個人的身分,他應當有權利表達自己的信仰觀點.只是不論是政治領袖或是宗教領袖都不適宜用現有的身分去操控或是鼓動公民或是信徒以達成不合宜的隱藏目的.

 

正如一位宗教領袖,若是看到執政者的腐敗或是昏庸,不適合用政治性的手段去連結其他有政治力量或是影響力的組織或團體來作政治性的抗爭;反而應當在自己宗教領袖的信仰領域與影響力中指出每位信徒當下對真理應有的認識與順從,從而對比出現任執政或制度上的缺失,由信徒自己做出適當與合宜的應對決定.

 

心靈是信仰的領域,就讓宗教領袖專注在培育信徒靈性的成長(包含真理的認識與生活的應用),讓政治領袖藉著眾人的監督作政治領域中的運作吧!

 

耶穌說、這樣、該撒的物當該撒、 神的物當給 神。  

20:25

 



↙↙↙快快快...按我按我!

本文於 2007/02/21 08:32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733&aid=2094014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