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形在初期教會中更爲嚴重,因爲當時奴隸與主人在同一個教會.奴僕在教會當然就不是奴隸了,成了教會的主人,與其肉身的主人平起平坐,那麼這奴僕就想, 當走出教堂後,也要與主人平起平坐.
相反,主人進了教堂,心中也作難,如果繼續將僕人當奴隸看待,不符合耶穌的教導,如果將奴僕當弟兄看待,那有多別扭.這個問題在當時顯得十分嚴重,因爲當時奴隸制是合法的.各地雖有教會,但教會數量卻不多,主僕同在一個教會的機會很大,而且奴僕沒有人身自由,也不可能選擇與主人不同教會,不象今天,員工不喜歡與老板同一間教會,換一間就是了.
因此主人奴僕兩者的關係,在教堂圍牆內外有戲劇性的變化,進了圍牆平等,出了圍牆不平等,因此難免有不少奴僕想徹底脫離奴僕的身份,而主人也怕奴僕上了教會,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