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期雜誌精選]
上醫院看病之前,你就可以拿起智慧型手機,透過App即時掛號、查詢看診進度、掌握就醫時間,大幅減少排隊的人潮,大樓的冷氣也不用開這麼強;搭飛機出國時,你可以選擇提供環保筷、在地食材餐點的航空業者,在飛越太平洋的同時,機上的檢測儀器還會默默地蒐集空污數據,提供給國際學術單位做研究;當你一踏進飯店,擁有智慧節能服務的業者,就會透過由電信公司研發的雲端應用平台,以最節能的方式,自動調整室內溫度。
這樣的場景天天上演,在這些創新服務的背後,藏著一群對地球友善的綠色品牌,讓顧客在不知不覺之中,改變既有的使用行為,進而減少碳排放量。
「低碳經濟是台灣產業發展的趨勢!」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從消極的角度說,過去企業主動接觸利害關係人,做有效的綠色溝通,是為了避免負面印象。但經過這幾年極端氣候的影響,企業開始從積極面來思考,透過發展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運用各樣的綠色創新,開始對全世界產生貢獻。
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副理張育誠分析,隨著CSR議題發酵,不只有高污染的製造業要做環保,相對低污染的服務業也開始熱情響應,「許多服務業者正在思考,我還能為環境做些什麼?」
《數位時代》連續三年製作「綠色品牌大調查」,在今年從榜單中,我們察覺有一股「綠色服務力」正崛起,金融、醫療、交通、通路、飯店等產業,透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地球多盡一份心力,擴大綠色品牌的影響範圍。
本土品牌出頭天
為了找出對環境最友善的綠色品牌,《數位時代》在過去兩年發起全台「綠色品牌大調查」活動,去年有155個品牌、10個城市進入決選,由2萬多名的網友參加票選,總共投出47萬張有效票,再經過七位專家評審團評分,最後在十大類別中,共同選出最值得推崇的綠色先鋒。
回顧2011年,上半年發生311日本強震和海嘯,又有水災、風災、地震、乾旱接連發生,各地災情慘重,也讓許多人心中萌生綠色消費的念頭,希望降低消費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因此,《數位時代》在今年舉辦第三次評選,要讓更多綠色品牌能被消費者認識。
本次票選情況比往年更加熱絡,有162個品牌、14個城市進入決選,不僅品牌商主動報名數增加、被審資料更豐富,更有3萬多名有效網友,總共投出超過58萬張有效票。
另外,《數位時代》邀請七位專精於環境保育與管理、企業永續發展領域,以及擁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學界和業界專家,從所有進入決選的品牌當中,跨領域選出三名「Super Green」品牌,得獎者分別為中華航空、國泰金控和Panasonic。
翻開榜單,過去稍嫌弱勢的本土品牌,今年表現相當亮眼,在最終榜單中占據35個席次,入榜數超越外資品牌。在十大類別中,本土品牌包辦五座首獎,特別是第一次報名參賽的中華航空、礁溪老爺大飯店、大林慈濟和國泰金控,一入榜就擊退資源雄厚的外資品牌,以黑馬之姿奪下該類別的首獎。
發揮產業特色,擴大影響力
尤其是在金融、醫療、通路、飯店等產業,今年戰況特別激烈。「未來不會有企業強調說,我的服務符合環保,因為綠色服務將成為普世價值,」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企業永續組長張家淵分析,過去多半談的是綠色製造,像是鋼鐵、石化、科技、運輸等高污染業,必須要符合國際法規,被要求投入環保,近來看到污染程度較低的服務業,也活潑地提出創新綠色服務。
以本次獲選為「Super Green」的華航,在空中服務方面,推動環保筷、生質餐具和在地食材,輔導供應鏈進行貨運無紙化(e-Freight),甚至領先亞洲航空業者,提供航機裝載儀器蒐集高空氣體數據,積極參與國際學術研究。
另一個得到「Super Green」的國泰金控,去年推出太陽能綠色貸款專案,發行規模高達7.1億元的環保基金,並且投資2.2億元,實際支持研發節能環保產品的相關企業。
「企業不能只是捐錢、淨灘、種樹,綠色服務應該具有產業特性,並且要能影響其他利害關係人,」英國標準協會(BSI)永續性產品認證副協理黃雪娟認為,當所有的企業都擁有「永續」的特性時,應該更進一步提出差異化的綠色服務。像是國泰金控就發揮金融業的核心能力,透過投資鼓勵綠色新興產業,成功擴大綠色品牌的影響力。
綠色服務該從何做起?德國萊因大中華區管理系統服務銷售及新業務發展總經理吳仲賢提到,服務業可以先拆解作業流程,找出用水、用電、耗能過多的環節,再透過國際ISO組織去年發布的ISO 50001標準,建置能源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企業使用能源效率。
「節能減碳只是綠色品牌的基本工,」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顧洋建議,服務業應積極蒐集全世界的環境資訊,與外部利害相關者做有效溝通,從中找出可發揮產業特性的環保議題,提出創新的綠色作為。
張家淵提到,現在的綠色品牌開始跳脫製造思維,不只是節能減碳、禁用有毒物質、採用回收材料,更是從消費者的使用行為來思考,怎樣能讓服務變得簡單、方便、有效率?原來更多創新的綠點子,就藏在你我的生活習慣中,等待用心的綠色品牌來發掘。(攝影/林衍億)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2年4月號《數位時代》,全國7-11、各大書店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