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環保能源氣候災變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太魯閣事故已釀51死!內部車廂扭曲遮蔽 死亡人數恐再升
 瀏覽4,012|回應3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魯閣事故已釀51死!內部車廂扭曲遮蔽 死亡人數恐再升

2021-04-02 20:09 台鐵
台鐵太魯閣號發生嚴重事故,死亡人數恐再攀升。路透社

台鐵太魯閣號發生嚴重事故,死亡人數恐再攀升。台鐵局稍早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最新資訊確定罹難者人數51人,但據現場回報,內側隧道光線不良,內部車廂扭曲有遮蔽,消防人員仍持續搜尋,死亡人數可能會再上升,會隨時更新。

台鐵局記者會由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陳彥伯、台鐵局副局長馮輝昇、台鐵局副局長朱來順、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消防署專員陳毅修出席。

陳毅修表示,事故發生後已聯繫花蓮、新北、台北、基隆、台東、宜蘭及消防署特蒐救援,協調人員成立前進協調所。

陳毅修說,最新資訊確定罹難者人數51人,現場回報內側隧道光線不良,內部車廂扭曲有遮蔽,消防人員仍持續搜尋,人數可能會再上升,會隨時更新。

台鐵局記者會由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陳彥伯、台鐵局副局長馮輝昇、台鐵局副局長朱來順、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消防署專員陳毅修出席。記者趙宥寧/攝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3508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8億募款、用途都沒徵詢...罹難者家屬:關懷被變質了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8億募款、用途都沒徵詢...罹難者家屬:關懷被變質了

2021-04-13 17:03 台鐵

花蓮太魯閣號撞車事故捐款今天凌晨零時截止,衛福部昨天宣布已獲得8億以上善款,將設定7大項目,其中三分之一將用於罹難者家屬扶助金,引發外界質疑,台東有罹難者家屬也認為不妥,「當初募款不是我們發起,這樣太沉重」。

事故列車近五百名乘客中,有324人使用台東實名制訂票,死傷的兩百多人中,很多都是台東人,只是外漂戶籍設在外縣市,最後共有9名罹難者送回台東辦理後事 ,本月17日上午將辦公祭。

「很多人都說你們要變有錢人了,卻不想想代價是什麼。」有罹難者家屬說,很多人都以為8億多元會均分給49名罹難者家屬,認為平均每人家屬可拿到1600萬多元,但如果能夠選擇,應該沒人想拿這筆錢,而是希望親人依然活著。

罹難者中,有人是家中的獨子或獨女,如今遽然離世,卻還要捲入捐款糾紛家屬,覺得很無辜。他們說,當初要募款,(家屬中)就有人覺得很納悶,「因為我們料理後事沒有金錢上的問題啊」,而且以後也會有賠償,或許要花點時間,但終究會來。有親友安慰他們說,這(捐款和賠償)是孩子的心意,他們不能再繼續奉養長輩,所以留下了這筆錢。

幾位家屬說,政府募款前沒有徵詢家屬是否真有需求,募款後用途也未考慮家屬意見,各界的善心令人感動,但他們很擔心最後變了質,如果家屬真的用不到,還不如退還捐款人,以免日後出現問題。

太魯閣號事故,衛福部發起募款,8億元善款用途頗具爭議,連罹難者家屬都覺得不妥。本報資料畫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5082
究責怒火變保位戰…正國會:蘇扣辭呈 為了築防火牆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究責怒火變保位戰…正國會:蘇扣辭呈 為了築防火牆

2021-04-09 03:45 台鐵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後,行政院長蘇貞昌(左)遲未批准交通部長林佳龍(右)辭呈,被認為是為了構築防火牆。本報資料照片

太魯閣號事故嚴重傷亡,交通部長林佳龍請辭,書面辭呈周二已送達政院,但院長蘇貞昌遲未批准。林佳龍所屬派系正國會人士怒批,出了這麼大的事,林佳龍下台是必然,蘇揆不批辭呈,是為了構築防火牆,讓林繼續成為箭靶,避免這把究責之火,延燒到自己身上。蘇貞昌一面為太魯閣號事故善後,也忙著打閣揆保位戰。

蘇揆昨天致電林佳龍,告知現階段任務,還是要把善後做好。據了解,蘇揆肯定林勇於負責。不過,隨著政治情勢改變,究責聲浪上綱到蘇揆,外界認為蘇貞昌過去兩年多來怠於台鐵改革,也該負責,蘇揆對於林佳龍請辭一事的態度轉趨保留,將其辭呈留中不發,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也說,「現在不談這個(林佳龍請辭)問題」。

正國會人士說,政務官沒任期,隨時可能為施政下台負責,太魯閣事故傷亡太慘重,即使外部廠商與台鐵責任重大,但林佳龍是台鐵上級長官,勢必會遭到究責,林的書面辭呈六日送達行政院,蘇貞昌尚未批准。蘇揆壓下林佳龍辭呈的舉動,看在派系眼裡卻頗不以為然。

正國會人士說,林佳龍下台已成定局,已是看守部長狀態,蘇貞昌短期內不批准林佳龍辭呈,一方面是希望林佳龍先將事故與鐵道搶通善後告一段落,背後也隱含政治考量。林佳龍多擔任交長職務一天,外界與在野黨對事故的質疑與批評,仍將持續聚焦林佳龍,蘇貞昌自然較不容易成為箭靶,不批辭職只是為保住自己的位子。

另名民進黨人士說,若林佳龍第一天就請辭獲准,究責焦點很自然地會轉移到蘇貞昌。

季青漫畫季青漫畫

▌延伸推薦:

太魯閣頭七的火車悲鳴聲,忙打保位戰的蘇貞昌聽得見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4630
南韓鐵路推動公司化 15年陣痛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南韓鐵路推動公司化 15年陣痛

2021-04-10 04:32 台鐵

台鐵公司化討論超過廿年還沒能起步,行政院九日表態,台鐵公司化朝企業化模式經營改善體質,並非民營化。南韓、日本過去都成功推動鐵路公司化,如今逐一站穩腳步。

南韓鐵路早年也跟台鐵一樣,事故不斷、財務虧損,推動公司化期間也曾歷經工會抗爭、兩次政黨輪替,耗時十五年正式上路,並在耕耘十年後才讓利潤穩定成長,事故率也大幅降低。

鐵道專家指出,南韓、日本鐵路公司化過程中,都經歷工會抗爭,甚至政黨輪替,但改革須經歷陣痛。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二○一九年曾赴南韓採訪公司化過程。韓鐵公司化重要推手,曾任國土交通部鐵路政策司長的機場鐵道公司執行長金漢榮認為,韓鐵透過公司化改革,提升競爭力也帶來盈餘,從體質改善是關鍵一步。

南韓鐵路公司化歷經工會抗爭、政黨輪替,二○○五年一月一日才公司化。不過,韓鐵公司化並非一帆風順。金漢榮指出,公司化後,前十年營收呈下滑趨勢,二○一四年才開始成長。現在鐵路各部門指標績效明顯好轉,不但不再需要政府挹注,去年淨利二八九三億韓元(約台幣七十六億元),盈餘一六五二億韓元(約台幣四十三億)。

體質改善後的南韓鐵路競爭力提升,事故率也降低。根據韓鐵資料,二○○○年南韓鐵道事故高達六三六件,死亡人數二三三人,二○一五年各減為一三八件及七十三人,降幅分別高達七成八及六成八。

日本國鐵也曾經歷巨額虧損,負債曾高達三十七兆日圓。日本在一九八七年將國鐵分割民營化,交由JR集團等七家公司經營,但仍留下廿五兆多的債務由日本國有鐵道清算事業團償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4553
110次行政院會 改革台鐵零討論?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10次行政院會 改革台鐵零討論?

2021-04-10 04:24 台鐵
國民黨昨質疑,行政院長蘇貞昌上任開過一一○次行政院會,卻從未討論台鐵安全或改革議題。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更引用聯合報報導指出,台鐵出事,難道由交通部長林佳龍扛責就夠了嗎?蘇貞昌有政治責任,必須下台。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會宣示加速改革台鐵。不過,國民黨昨天質疑,蘇上任已開過一一○次行政院會,與台鐵安全或改革相關議題卻從未列入報告或討論事項,對台鐵改革與安全其實漠不關心。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晚表示,值此台鐵大難,舉國同哀之際,如能秉持理性問政的態度,當可展現政黨政治的成熟程度。但如一味反對,不問事件的事實因果,無限上綱,甚至流於政治情緒,恣意謾罵攻訐,不僅無助於事,且有失大黨的風範,就實在可惜了。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在記者會指出,蘇貞昌上任後在行政院會中僅三次提到台鐵,但只是台鐵列車鬧事、疫情班次安排、感謝搶修通車等情事,對台鐵安全無能、無心,現在說加速改革,為什麼過去兩年不做?台鐵是百分百交通部轄下的機構,交通部是政院部會,蘇貞昌責無旁貸,這是人禍、官禍,官僚殺人、草菅人命,蘇晚上睡得好嗎?

黃子哲說,蘇貞昌二○一九年一月十四日上任,一月十八日完成台鐵總體檢報告,之後交通部長林佳龍還建議成立台鐵改革推動小組,到底台鐵的改革方案與安全有沒有曾出現在蘇貞昌腦海或心中?

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蘇貞昌上任至今不核定台鐵總體檢報告,現在出事了才開始緊張,昨天行政院會才說要加快改革,實際是閣揆保衛戰,要犧牲林佳龍來保位子,把林當稻草人擋箭。蘇貞昌應先說明,為什麼不成立台鐵改革推動小組?林佳龍與政務委員張景森可以跟蘇貞昌對質,蘇若不對外界交代清楚,就是在閃躲,繼續坐在高位,不是有擔當的政治家。

王育敏說,蘇貞昌只把任內的事當一回事,南方澳大橋事件後就把全國老舊橋梁檢查一遍;普悠瑪號事件在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任內,就不當回事,政治算計,沒把人命安全擺第一位。

文傳會副主委鄭照新說,蘇內閣是「宣傳第一,安全墊底」,忙著找小編拍影片羞辱首長,卻沒有檢視台鐵安全的內閣,蘇貞昌應出面負責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4550
【重磅快評】蔡英文「宣示台鐵改革」 原來也有公式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重磅快評】蔡英文「宣示台鐵改革」 原來也有公式

2021-04-08 16:46 台鐵
台鐵太魯閣號意外造成嚴重傷亡,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中常會發表談話,宣示「改革台鐵勢在必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鐵太魯閣號意外造成嚴重傷亡,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中常會發表談話,宣示「改革台鐵勢在必行」,話說得斬釘截鐵魄力十足,可惜的是,幾乎完全一樣的話,她兩年前在普悠瑪事故時就已經說過。這也讓人發現,原來蔡總統的「改革台鐵宣示」,也有公式。

在中常會的談話裡,對於台鐵改革,蔡總統先是強調台鐵改革得必要性,「這的確是台鐵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接著提到2018年普悠瑪號事故後,2019年1月,行政院針對台鐵提出144個改革事項,2年下來已經處理109項,其餘的「我們一定會逐步完成,這些改革要辦部就班處理」。

而蔡總統認為改革台鐵的「當務之急」,是徹底解決台鐵組織文化問題,並解決台鐵長期虧損問題。最後她說,在改革看到成果前,難免被質疑,但是大家「不必懷疑政府改革的決心」。「請大家信任政府,和我們一起努力」。

兩年多前普悠瑪事故剛發生後不久,蔡總統在一場車站的落成啟用典禮上,也曾宣示「台鐵改革」。而且最具諷刺的是,當時站在蔡總統身旁的,就是後來擔任交通部長的林佳龍。當時蔡總統是這麼說的,「事故的發生,絕對不會只是某一個基層人員的責任」;「事故的調查、普悠瑪和台鐵的總體檢,都必須徹底地進行,全面找出台鐵系統性的缺失」。

接著她說,「台鐵的改革沒有上限」,「每一件改革目標,我只接受一個結果,就是改到好為止」;「該增加的人力、該強化的防錯機制、該補強的硬體,一項也不能少」;最後她說,「最近這兩年,台鐵已經啟動改革」,但是這樣還不夠。「安全」是鐵路運輸最根本的要求。「面對台鐵累積多年的問題,我們一定會大刀闊斧,用改革來重建社會的信心」。

儘管段落不同,兩次談話,說的是差不多的內容。第一個重點,是談自己的「改革成果」;接下來,是談「台鐵的沉痾與系統性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成,但政府的改革絕對沒有上限;最後,是向民眾喊話,要民眾相信政府的改革決心,並且重拾對台鐵的信心。這個「宣示台鐵改革三段論」,大概就是蔡總統的「台鐵改革公式」。

不過,同樣的招式,用一次新奇,第二次再用,就顯得索然無趣而且缺乏誠意。普悠瑪事故時,政黨輪替剛滿兩年,談「台鐵沉痾」可能還可以引發共鳴,但如今已經執政5年,而且又歷經的普悠瑪事故後所謂的「總體檢」,再來談系統性問題,要向人民信心喊話相信所謂「改革決心」,是把民眾當傻子嗎?

最重要的是,綜觀兩次談話,儘管話說得漂亮,卻都不約而同忽略一個重點:政府的責任在哪裡?台鐵本身就是政府的一部分,而且這次意外牽動的還有上次「總體檢」沒有落實、甚至是該做的工程不確實的政府責任問題,難道改革和應該負責的對象只有台鐵和包商?這套公式的最重要關鍵,其實就是把自己包裝成「改革者」來推卸責任。

一如既往,蔡總統的幕僚準備了一篇漂亮的演講稿,但漂亮的演講稿和落實到政策上,有一段非常大的差距。當務之急除了改革,還有負責,身為台鐵、交通部和行政院的頂頭上司,蔡總統的表態在哪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4497
載被告「阿好」逃離太魯閣事故現場?檢傳喚李義祥合夥「黑猴」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載被告「阿好」逃離太魯閣事故現場?檢傳喚李義祥合夥「黑猴」

2021-04-08 18:45 台鐵

檢警調廉偵辦太魯閣號事故,今天傳出與李義祥同列被告、當時人在現場的越籍逃逸移工「阿好」,是由李的合夥人「黑猴」林長清載離。林長清今早遭調查站約談,傍晚已移送花蓮地檢署複訊。

花蓮地檢署指揮檢警廉偵辦太魯閣號事故,今天搜索相關人等的公司、住家共11處,約談查證共13人,包含東新營造負責人黃平和夫妻、兩個兒子,與林長清的妻子等人,黃的妻子在晚間6時30分,已被檢方請回,對媒體詢問不發一語;此外,被告李義祥今天上午也再遭檢方提訊,交叉比對證詞。

林長清今天一早被調查站人員帶回問訊,傍晚時再移送花蓮地檢署複訊,但目前人還在法警室等候。

李義祥分包施做的「北迴線K51+170~500山側邊坡安全防護設施工程」,是由東新營造得標,再分包給李義祥,綽號「黑猴」的林長清則是李義祥合夥人。

據了解,相關單位正追查是否涉及借牌、官商勾結、公共工程監督不力等弊案。此外,林長清在撞車事故發生後接到李義祥的電話,趕赴工地現場,今天傳出,事發前與李義祥一同到現場偷偷施工的移工「阿好」,就是被林長清帶離現場後逃亡,檢警也正在釐清。

東新營造負責人黃平和(右2)下午被移送花蓮地檢署複訊。記者王燕華/攝影李義祥合夥人「黑猴」林長清(右2),傍晚被移送花蓮地檢署。記者王燕華/攝影東新營造負責人黃平和的妻子(左)下午被移送花蓮地檢署,直到傍晚才離開。記者王燕華/攝影李義祥合夥人「黑猴」林長清傍晚被移送花蓮地檢署。記者王燕華/攝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4464
開黨內第一槍!高嘉瑜:下台才是負責態度 還要檢討事故原因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開黨內第一槍!高嘉瑜:下台才是負責態度 還要檢討事故原因

2021-04-04 08:50 台鐵
太魯閣號撞車意外,釀51死、178人受傷。記者許正宏/攝影

太魯閣408次列車前天發生嚴重事故,除優先的救災事宜,相關政治責任也受外界矚目。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表示,這起事件政府機關一定得有人負起政治責任,層級到哪就要看政府的態度,「林佳龍也說他會負起政治責任,並沒有說不下台,或許等救災告一段落,就會有一定的處理」。

高嘉瑜說,下台是對民怨及負責任態度的展現,但並非有人下台後,這起嚴重事故就船過水無痕了,而是在擔起起政治責任後,政府落實檢討事故原因、細節,並系統性地盤點改善,要能從不幸的事件中學到教訓,才是重要的事情。

至於負政治責任層級是否應到交通部長林佳龍?高嘉瑜表示,唯有層級越高,才會讓民眾覺得政府是重視這件事情的;且下台負責並非表示該員就是事故發生的始作俑者,而是代表上級認為未盡到該有的督導責任;若每次面對交通意外,都認為是包商或下屬責任,上級都沒人負責,在民眾看來,就只會是每次出事都在層層推卸責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4460
扯!工程車滑落軌疑因救援怪手鬆脫 駕駛竟都是李義祥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扯!工程車滑落軌疑因救援怪手鬆脫 駕駛竟都是李義祥

2021-04-07 17:05 台鐵
太魯閣號撞車事故,工作人員上午進行吊掛肇事的「義祥工業社」工程車殘骸。記者蘇健忠/攝影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造成50死、217人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昨揭露,現場「不只一輛車、不只一個人作業」,且當時工程車是「啟動」,顯示正在施工,意味著肇事工程車司機李義祥扯謊。運安會內部調查也發現,工程車會滑落疑似與協助它脫困卡住的怪手鬆脫有關,不過基於跟檢調的「默契」,不便透露。

不過根據運安會昨天提供的圖會發現,肇事工程車先是移動,過彎時卡進樹叢,然後李義祥下車,而車輛卡住後如何移動,到熄火、滑落邊坡的過程,是檢調調查關鍵點,最後該工程車就滑落鐵軌,然後1分多鐘的時間太魯閣號就撞上。另外圖上怪手有條紅線,外界也解讀是吊車線。

運安會主委楊宏智昨僅說,經查當時工程車旁邊有一個怪手作業,工程車就往便道下開,彎過鐵棚後,工程車角度有點偏移,疑似卡到樹叢,隨後工程車怎麼滑到鐵軌上,楊不願透露。

但知情人士昨天向本報表示,楊宏智不願透露的細節,其實是李義祥當時正在髮夾彎處卸輪胎,掉頭回去時在樹叢卡住,礙於車身太長、轉彎半徑太小,怪手想協助脫困,不慎疑似在快拉到路上時鬆脫,工程車進而滑落;加上卡在樹叢後,李義祥就已下車,無力讓車頭翻轉,此時工程車熄火,最後溜逸至鐵軌。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天邀請交通部長林佳龍、台鐵代理局長祁文中、運安會就台灣鐵路管理局0402第408次自強號太魯閣列車於崇德-和仁站間(清水隧道)出軌事故肇事原因、行車安全、工程廠商控管機制。

立委管碧玲質詢時問說挖土機(怪手)紅線,是否就是怪手吊帶,因為昨天證物有吊帶。管還追問,肇事工程車上面紅線條線是甚麼,為何連結挖土機跟卡住的第二現場工程車?楊宏智僅說這張圖是運安會蒐集關鍵事證後做的。

管碧玲繼續追問圖中的紅線是甚麼,是否代表有動作?該紅線是否代表調查記錄證物中的怪手吊帶?楊宏智說是。

管碧玲說,當工程車跑到第二現場卡住,竟然叫怪手用吊帶把他拉回來,怎麼可以這樣處理,是多危險處理方式,誰開的自己開還是另一個同事?

楊宏智說,不知道適不適合在這裡揭露,有完完整整資料給檢調,「現場有兩個人」。

管又問,那個人是否已經送檢調偵訊,楊說全部送檢調。

對於楊宏智透露現場有兩個人,除了李義祥外,另一個是誰?本報詢問知情人士究竟是誰,難道是李義祥自己下了車又去開怪手?對方低調證實「你太聰明了」。本報繼續追問那另一個人在幹嘛,知情人士說「檢察官不希望對外說明」。

不過該知情人士說,今天有新事證,事發當下的對話都有,包含李義祥和那個「第二人」,是怪手錄到的,工程車如何滑動到熄火滑落邊坡的對話都有,「不能講是因為怕人跑掉」、「還有可能要被收押」。

立委管碧玲質詢運安會主委楊宏智。圖/翻攝自國會頻道YouTube肇事工程車「行進」圖。製表/邱瓊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4315
扯! 太魯閣號肇事工程車從頭到尾都是「啟動中」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扯! 太魯閣號肇事工程車從頭到尾都是「啟動中」

2021-04-06 17:11 台鐵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釀50死、211傷,引發爭議,肇因直指台鐵明隧道工程工程車滑落邊坡所致。運安會今下午公布初步調查結果,發現現場不僅只有一輛車、一個人在作業,且當時工程車是在啟動的狀態,顯示現場其實是在施工中。

運安會主委楊宏智表示,工程車當時確實是在啟動的狀態,因為只有啟動的時候,行車記錄器才會有紀錄,根據現場調查,當時工程車滑下來的時候,其實一度卡在樹叢,隨後跌落在鐵軌。

楊宏智強調,事故現場看到該工程車的時候,引擎是在啟動的,不過後來就被關掉了;至於為什麼熄火?熄火做什麼事情,就交給檢調調查。

此外,根據運安會訪查,發現該肇事工程車煞車系統經過原廠改造。運安會表示,當天晚間10點半有和車輛所有人做訪談,當時對方提及民國98年購車後,確實有改裝名為「空氣棒」的煞車系統。

至於該煞車系統的改裝是否有經過原廠認可?運安會說,車輛所有人是到外面維修廠改裝的,3日也有詢問過原廠,原廠不認為這是可以認可的車輛煞車系統。

楊宏智也提到,太魯閣號撞上工程車時,列車大概滑行了360公尺左右,至於滑行了幾秒,由於列車從煞車到停格,只有短短三秒鐘,但後面究竟滑行有多少時間,目前並不清楚。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釀50死,逾200傷。圖/報系資料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4314
太魯閣號撞車後半小時 李義祥急call:我車掉下去了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魯閣號撞車後半小時 李義祥急call:我車掉下去了

2021-04-06 15:52 台鐵

408列次太魯閣號撞車事故,涉嫌肇事的李義祥當天在撞車後半小時,打電話叫吊車,語氣很緊張說「我的吊卡掉下去鐵軌了!」吊車施姓老闆今天說,他出動兩輛吊車,到現場才知道「代誌大條」,竟然是火車撞吊卡。

據了解,李義祥的律師說事發當時李曾打電話求救;不過,花蓮縣防消局今天證實,當天上午9時28分發生事故,2分鐘後接獲報案,來電的是一名女性,再過2分鐘,有一名乘客男大生,也打電話求救。也就是說,打這兩通電話報案的都不是李義祥。

金永豐起重工程行施姓老闆今天受訪表示,2日事發當天上午將近10時,也就是撞車事故後約半小時,他接到李義祥電話,語氣很緊張說「我的吊卡掉到鐵軌了!」要他派車來吊。

當時李義祥並沒提到發生撞車事故,施老闆派出兩輛25噸重的吊車,花了一個多小時從花蓮市趕到秀林鄉清水隧道前的事故現場,才知道竟然是吊卡滑落鐵軌上,被太魯閣號撞到。

從施老闆接到電話時間推斷,李義祥是發生撞車事故後才打電話,不過施老闆說,他並不知道吊卡是什麼時候掉下去的。

施老闆表示,李義祥承包清水隧道前的明隧道工程,有需要就會叫他的吊車,但兩人只有工作時會見到面,平常並不熟,也不了解他的個性。

施老闆說,看到車禍慘狀,他就知道「兩台吊車出車的錢應該是收不到了」,後來也乾脆把車子留下來免費協助搶修工作,以一天兩台10萬元計算,成本不少,施老闆爽朗說,「就當作功德」。

408列次太魯閣號撞上吊卡,造成重大傷亡,李義祥在事發後曾打電話叫吊車到現場處理。圖/報系資料照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14310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