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北農紛擾爭議中 吳音寧是最終大贏家
2018-09-14 12:23聯合報 記者
彭宣雅╱即時報導、
鄭清元/攝影
陳景峻今天舉行記者會宣布辭去北農董座一職。記者鄭清元/攝影
北農董事長陳景峻上午驚爆請辭,上午受訪時直指這一年多來,北農太多紛擾,總經理吳音寧應該「各人造業各人擔」,但發生眾多爭議的總經理吳音寧卻不動如山。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本報系資料照/記者莊琇閔攝影
農業界分析,總統蔡英文及農委會、民進黨動用各種行政資源全力支持功不可沒;加上北農向七大公會靠攏,現階段已經掌握北農市場改建的部分主導權,投入所有資源以保住吳音寧,在這波爭議當中,無疑是最大贏家。
北市市場改建問題紛擾,卻是吳音寧谷底翻身的開端。據了解,北農並沒有正式對外委託規畫改建案,所謂的吳音寧版本,實際上只是套用先前別人的規畫圖,提出北農的需求。現在沒人追究這版本怎麼來的,也沒人在意之前談的節省11億元又是怎麼算的,都是透過網路、議員等側翼不斷放話,出了問題就推給倒楣的議員,這招卻紮實幫她穩住了在北農的位置,取得市場改建的部分主導權。
此外,吳音寧在參加台北市政府的改建會議,帶來蔬果公會的訊息,表示7年原地改建期太慢了。由於北農民股占了8席,這訊息代表8席民股都挺吳音寧、公會批發商都挺她。
但仔細想想,為什麼蔬果七大公會要挺吳音寧,除了釋出常董席次外,還包括吳音寧力推的北農冷鏈,說穿了也只是要蓋大型的冷藏庫,在台北市萬大路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周邊倉庫早已經飽和,若北農能夠設置冷藏庫又讓批發商承租,獲利最大的是誰?
農產品的冷鏈系統,是從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在「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農產品都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維持農產品的質量,減少耗損。但台北市屬於農產品的消費端,在「消費端」設置了大型的冷藏庫,生產地、運輸過程都沒有冷藏,只是增加承銷存貨緩衝空間。
若遇到颱風來,批發商可以向生產端農民趁便宜大量進貨,災後再慢慢出貨賣給消費者;口口聲聲說要跟農民站在一起的北農,實際上做的事對農民與消費者沒幫助。
日本的豐洲市場,總金額改建約5000多億日幣,這期間批發商透過繳交的租金和規費出了1000多億日圓,豐洲市場只保證了這些批發商有優先承租市場的權利;但在北農改建案中,批發商一毛未出,卻要求7年改建期要縮短,是否合理?
有了高層行政資源無條件的關愛眼神,還有批發商的靠攏,出了問題有民代出來擋子彈;還讓正在拚選舉、卻與她糾纏不休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民調下滑,多箭齊發的吳音寧,才是爭議最終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