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超種預警失靈…政府還在狀況外?
2017-10-20 14:01聯合晚報 本報記者
彭宣雅
農產品產銷調節糾纏台灣農業數十年,香蕉、高麗菜等農產品從菜金變菜土幾乎每年都來一次。究其原因,除了農民追高價搶種植外,官方研發與市場需求脫節,主管機關和第一線農業現場疏遠,未充分運用科技,才只能任憑農產品年復一年價格漲跌。
針對某一種可能影響價格的作物,政府是否能夠精準掌握,究竟有多少育苗場,每一年出的種苗品質如何,是否有消漲,透過育苗場的作物值床面積,就能推估出可能耕種的量?
至於主要作物產區,既然已經開始運用空照圖資,當然也應該能透過科技辨識判讀,現階段的實際勘災業務,每一次幾百公頃的地理資訊系統與數位辨識,哪一區是水稻、哪一區是水果,電腦就能辨別做到,何以需要人工辨識?顯然國內這區塊的基礎建設,並沒有完全建置完成。
而在末端的消費市場,官方掌控著農產品市場交易法,有沒有真正落實市場機制,也能夠檢討。在日本,每年度消費端的拍賣市場,都會要求將各主要農產品蔬果產區進行報告,業者必須說明,明年的通路計畫,包括產區面積是否有變動、未來的生產計畫,都能讓市場端提前預估與因應,逼迫生產者負起產銷調節的責任。
我國各拍賣市場都有半官方的色彩,卻年年都有農產品暴漲暴跌,如何避免接下來下一項農產品的崩跌,出了呼口號以外,政府應該好好想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