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誕複製犬 訂製寵物或成真
2017-07-09 16:20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9日電
中國國自主培育首例體細胞複製(克隆)犬,也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複製犬,這不僅標誌中國成為繼南韓之後,全球第二個獨立掌握複製犬技術的國家,也意味著寵物狗的商業複製技術在中國正走向現實。
封面新聞報導,1996年,英國的複製羊多莉誕生,之後,複製猴、複製牛紛紛問世。
而犬被認為是最難進行體細胞複製的動物之一。全程見證複製犬「龍龍」誕生的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副教授鍾友剛是該項目的參與者。
黃禹錫教授在2005年就成功複製世界第一例體細胞來源的犬。之後,犬的體細胞複製技術一直掌握在南韓科學家手中,美國首例複製犬也是在南韓科學家的指導下培育的。
據報導,2015年4月21日,黃禹錫教授曾受邀訪問中國農大動物醫院。鍾友剛正是負責接待的中方人士之一。當天,雙方就複製犬等方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2017年5月28日,比格犬「龍龍」在北京西北郊的昌平科技園區出生。
複製犬需要哪些步驟?「龍龍」的誕生地——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建平表示,複製犬的製備包含多個技術環節。首先從需要複製的犬取一小塊皮膚組織,建立體細胞系。然後將成熟的犬卵母細胞的細胞核去除,將犬體細胞通過注射或融合的方式,移植入犬卵母細胞內構建複製胚胎,複製胚胎經過激活再移植入代孕母犬體內,代孕母犬經過妊娠獲得體細胞複製犬。
趙建平同時透露,研究團隊將繼續攻關犬體細胞複製技術,推動寵物犬的商業複製。這意味著,將來寵物主可透過存儲寵物基因,為寵物未來可能進行幹細胞治療或複製存儲一份希望。
報導說,「龍龍」不僅是中國首例體細胞複製犬,還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模型犬「蘋果」的體細胞複製後代。換句話說,「龍龍」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複製犬。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基因編輯技術,使「龍龍」出生時即帶有某種特定疾病。
鍾友剛認為,與小鼠等實驗動物相比,犬的基因組與人類相似度更高,癌症、心臟病等多種遺傳性疾病發病症狀與人類極為相似。此外,犬在新陳代謝、生理學、解剖構造等方面都與人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些優勢是小鼠及其他動物不可替代的。
不過,在製藥企業看來並沒有這麼樂觀。「成本是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某大型跨國藥企藥品研發部門一位藥理科學家表示,小鼠做實驗動物廉價、易於繁殖、解剖簡單,相比之下用犬類做藥物試驗的成本高太多,「20隻小鼠和20隻狗的價格天差地別,更不用說用成本高昂的複製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