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肉牛生力軍 業者20年來首赴澳洲「選美」
2017-04-07 11:29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報導
能想像有一天,台灣將沒有本土牛肉可吃嗎?台灣本土肉牛種源不足,產量逐漸減少,價格昂貴,農委會進行「引進國外肉種牛飼養計畫」,向澳洲引進優質安格斯肉牛,希望解決將來無台灣肉牛可吃、可宰的困境。
上個月,國內的肉牛業者前往澳洲,進行一場澳洲安格斯種母牛的「肉牛選美」,這些澳洲牛,將會成為台灣未來肉牛的生力軍,這也是近20年來,台灣業者首度到國外引進肉牛品種,強化我國的肉牛產業。
芸彰牧場場長張志名表示,台灣乳牛總數是14萬頭,加上精液選別,出生的小公牛數是3至3.5萬頭,再加上氣候異常,育成率不佳,無法滿足國內每年基本屠宰3萬頭肉牛的需求,肉牛種源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貴。他舉例,民國100年養牛時,每公斤肉牛活體單價為105元,現在已經漲到142元,量少價揚的狀態下,不利台灣肉牛產業,現在國產牛肉市占率僅剩下5%,其他都是進口牛肉,但近年來進口牛肉也面臨相同的問題,國際牛肉價格不斷攀高,長此以往,若不適時發展本土牛肉,未來吃牛肉口袋要夠深。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台灣肉牛的來源主要分為兩族群,一是乳牛生下的乳公牛,二是淘汰母牛,真正純肉牛的比率僅有10%左右,但因為國產牛市場反應不錯,需求量增加,加上國內育養方式改變,技術也越來越純熟,也因此,青農有新的觀念與想法,想引進國外優質的肉牛品種,政府政策也給予支持協助。
王忠恕表示,金門畜產試驗所也嘗試培育肉牛品種培育非常好的肉牛品種,但因為口蹄疫疫區無法進到台灣,這次業者引進的安格斯肉牛,在世界上是非常有名的肉牛品種,在美國牛肉分級至少都可達到三A等級與品質,引進後育種培育,也相對提升我國的肉牛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