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駐守凱道近百日 陳芳明嘆:和總統距離遙遠
2017-05-28 22:29聯合報 記者
吳佩旻╱即時報導
「原轉小教室」駐紮凱道已達95天,今天下午舉行「凱道.船來一首詩」活動,現場展示邵族賴以為生的獨木舟,說明原住民伐木如何受到政府壓迫,只能仰賴從國外進口木頭;之後眾人於會中讀詩,吟唱原民幾十年的遭遇。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也到場聲援,痛批「最會溝通的政府」不願溝通,感嘆這群原民和總統府遙遙相望,但與蔡政府的距離,「地理上那麼接近,心理上卻那麼遙遠」。
原民會於今年2月提出《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因內容排除私有地,引起原民團體不滿,今年2月底起在凱道駐紮,訴求《傳統領域劃設辦法》不應排除私有地。過程中,全台原住民從各地送來石頭,表達對訴求的支持,期間也曾遭到警方驅逐,但眾人堅持不撤。駐紮即將邁進100天,面對蔡政府於動於衷,原住民們今天展開怒吼,以行動控訴政府的不公不義。
活動現場擺放了代表邵族的兩艘獨木舟,引起眾人圍觀,原轉小教室召集人馬躍.比吼說,這兩艘獨木舟用國外進口的木頭製作,因為林務局只准許邵族人在原住民保留地上砍樹,但是原民地只能涵蓋房子範圍,森林則歸林務局管轄,邵族人只能進口木頭,但因木頭太重,航行時沉入日月潭中,因此特地打撈上來作為歷史見證,道出原民如何受到政府壓迫。
獨木舟旁不起眼的玻璃罐,則乘載了族人七氏族的希望,罐中石頭彩繪了他們敬拜的守護神,盼能完成祖靈的寄託。一旁的詩牆,掛滿了民眾的詩作,表達對原民的支持。當中包含作家蔣勳寫下《寫給巴奈的歌》:「在巨大的哀傷時刻,我們依靠在一起,聽心裡的祖靈跟我們說話。」。
政大教授陳芳明也到場聲援,他說,詩是最濃縮的形式,不需要過多的語言,就能把真正藝術的核心精神傳達出來,透過詩人朗誦,讓真誠的聲音更能連結抗議精神,歷經近百天仍堅持不懈,讚賞發起人巴奈相當了不起。
他也肯定這場「安靜的抗爭」,打破了過去所有街頭運動的藩籬,沉默的聲音力量更強大,他認為原住民有其自身的文化與尊嚴,建議宣稱「最會溝通的政府」,應該接見或者派人出來對話,否則這些原住民與總統府,「地理上那麼接近,心理上那麼遙遠」,形成極大諷刺。
馬躍.比吼表示,邵族的私有地被排除後,就只剩下一個小島,今年6月將邀請邵族人到凱道,親自講述自身的悲歌,被壓迫的族人,忍受多年才敢對世界發聲,悲慘程度不輸給蘭嶼,希望各界一同來關切。
邵族人將彩繪上守護神的石頭放入瓶中。記者吳佩旻/攝影
原民歌手巴奈(左)和眾人牽手圍圈跳舞。記者吳佩旻/攝影
邵族獨木舟。記者吳佩旻/攝影
作家蔣勳寫詩支持原民運動。記者吳佩旻/攝影
來自全台各地支持者的石頭。記者吳佩旻/攝影
活動詩牆。記者吳佩旻/攝影
政大教授陳芳明批評政府不願溝通。記者吳佩旻/攝影
全台各地的支持者送來石頭。記者吳佩旻/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