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川普寫驚奇:大破大立 風險中有轉機
2016-11-10 01:46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全球市場恐慌驚跌,多數人把川普現象視為今年最大黑天鵝。圖/美聯社
在選前一片看好希拉蕊下,唐納.川普逆轉勝當選下任美國總統,全球市場恐慌驚跌,多數人把川普現象視為今年最大黑天鵝。以「生意人且是素人」從政第一步就選上美國總統,確實對全球都是大驚奇,但是以川普大破大立的性格,對全球經濟悶局未嘗沒有轉機。
川普財經政見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主軸,強調「減稅救經濟、促就業」,並以取消管制、發展能源及強勢貿易政策為輔。總目標是未來10年平均經濟年成長3.5%-4%,高於2011年以來平均2.1%的水準,並將創造2,500萬個新工作機會。口氣當真不小,問題在於能否落實?
要達成川普承諾的成長目標,10年間生產力平均年增率須達到2.6%,實屬空前,何況今年生產力還是負成長!再者,由於人口高齡化,預估2024年之前工作年齡人口僅能增加500萬人,加上川普主張嚴格管制移民,不知要從那裡找2000萬人來填滿這些新職位?這類選舉語言,聽聽就好。
川普的核心政策是全面減稅,涵蓋所得稅、企業稅、資本利得稅及財產稅,主要目的是刺激投資,帶動就業並使勞工所得增加,再提振消費與投資,形成良性循環;這是師法雷根的「涓滴經濟學」,先讓企業界及高所得者受益,再把經濟成長的利益一層層輸送下去。
缺點是減稅利益的40%,將歸於所得最高的1%群體。實證研究顯示,二次戰後以來,只有對富人增稅、對窮人減稅時,經濟成長才較為快速,原因是高所得者的邊際消費傾向偏低,因此減稅對消費的刺激效果較小。這不表示減稅政策無益於經濟成長,但卻很難達到川普的高標準。
同時主張擴大基礎建設支出10年5000億美元,及國防支出4,500億美元,這當然有助於刺激經濟成長。但錢從那裡來?川普對此只是含混交代,強調經濟加速成長及貿易、能源與法規改革能使稅收大幅增加,再加上削減政府支出,聯邦赤字並不會增加。然而川普擴張支出是實,財源籌措是虛,一旦收支嚴重失衡,擴張支出政策無法充分落實,效果也將大打折扣。但川普也掌握了寬鬆財政政策的有利時機。
第一,共和黨已放棄在財政上的「鷹派」立場,贊成擴大基礎建設支出;第二,歐巴馬主政時期削減支出,政府負債已大幅降低;第三,目前公債利率超低,政府舉債成本大幅下降;第四,經濟思潮已從寬鬆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為擴張支出減少障礙。
川普最令國際間擔憂的,是貿易政策偏向保護主義,包括反對「跨太平洋經貿夥伴協定(TPP)」,重談北美自貿協定,對來自中國、墨西哥等特定國家的進口品提高關稅。如果認真執行,將遭致對手國報復,甚至引發貿易戰,使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川普的移民政策也引發爭議。他主張將境內1,100萬非法移民遣返,並嚴格管制新移民進入;但沒有移民,將使美國勞動力萎縮,抑制經濟成長,這與川普創造大量就業及刺激成長的政見相互矛盾。
綜觀川普的各項經濟政策,有的合理,有的荒謬,且各項政策之間不乏矛盾之處。減稅是偏右,擴大支出偏左;法規鬆綁與反移民是偏右,反自由貿易又偏左。再加上他信口開河的作風,因而引發施政不可測、方向不確定,風險難估量的高度疑慮,這些都是投資的最大忌諱與阻力,對經濟成長自然不利。然而正由於川普不是政界出身,而是個「生意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意識型態的包袱,能夠因應客觀情變化隨時改變政策,而且還能面不改色。加上美國制衡機制完備,川普真正發揮的空間其實有限;即使是貿易政策,也受世界貿易組織條約的約束,因此川普勝選的真正衝擊可能遠不如外界預測。若從正面來思考,不破則不立,擁有的「野獸精神(animal spirits)」,未必不能打破美國與國際經濟情勢的長期悶局,創造出一股新的活力與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