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馬文件解密 全球政要名流人心惶惶
2016-09-22 14:37 聯合晚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與全球百家新聞媒體公布「巴拿馬文件」,揭露全球政商領袖、名流藏富逃稅網。 圖/取自網路【作者:釋妙正 檔名:L23837760.JPG 日期:2016/04/05】
繼年初發表巴拿馬文件之後,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21日再度發布另一避稅天堂巴哈馬的解密文件,當中涉及約17.5萬家公司、信託及相關董事或持有人資料,再度讓全球政要名流人心惶惶。
和巴拿馬文件一樣,這些文件先洩露給德國的《南德意志報》,再通過ICIJ對外發布,其數據容量多達38GB,涵蓋1990年至2016年初的130萬份解密文件,牽扯約2.5萬人,與信託和基金操作有關的資料約1.7萬筆。
與巴拿馬文件不同之處在於是,當時的資料均來自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附有客戶與該事務所的詳細電子郵件通訊紀錄、合約和相關文件等;此次巴哈馬文件解密的離岸公司註冊資料,是來自539家中介或代理公司,莫薩克.馮賽卡為其中第三大代理行。
巴哈馬文件記載的離岸公司資料不如巴拿馬文件詳盡,但也提供離岸公司名稱、成立日期和註冊地址等訊息,因此,ICIJ說,若各國想追查本國政要、權貴和公民,是否存在隱瞞資產、避稅或洗錢行為,仍有線索可循。
上次巴拿馬文件公布後,全球多位政要火燒身,冰島總理岡勞森甚至引咎辭職,巴哈馬解密文件也讓人好奇誰會中鏢。
文件顯示,2004年至2014年間擔任歐盟競爭專員、曾五度入選《富比世》世界百大權力女性榜的荷蘭政要柯羅斯,在2000年7月至2009年10月間,曾為巴哈馬離岸公司Mint控股的董事,但她從未依規定申報。
柯羅斯透過律師回應,這是因為該公司從未真正營運,其實她的名字出現是「文書」失誤,直至2009年才更正。
曾在巴拿馬解密文件中出現的三位政要-英國前首相卡麥隆、阿根廷總統馬克里、卡達前總理撒尼,這次在巴哈馬文件中又「榜上有名」。
巴哈馬有「西方瑞士」之稱,2000年曾被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列入洗錢黑名單,次年雖因推出新法而自黑名單除名,但2009年又被列入「灰名單」。OECD前年的評估仍認為巴哈馬銀行系統有漏洞,歐盟2015年6月也將巴哈馬與另外30個國家列為不合作的避稅天堂。
英國前首相卡麥隆曾在巴拿馬解密文件中出現。(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