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三百億救觀光,政院開錯藥單
2016-09-12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13個觀光相關產業的公會、協會組成「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以「912站出來,觀光產業危急存亡之秋,政府不該漠視」為題,發動台灣觀光史上最大規模遊行。圖/黃義書
觀光業不滿來台陸客驟減,十三大旅遊業今天將上街抗議。為化解業者憤怒,行政院日前迅速提出四大方案因應,包括提供三百億元的紓困貸款,擴大國內旅遊,及開拓多元市場等。但業者對這些方案並不領情,大呼「我們需要的是客源,不是金錢」,一語道破政府開的藥單根本「不對症」。
陸客不來,主要原因是新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轉冷。此外,綠營人士一再冷言冷語,並在網路上散播「陸客不來,寧靜來了」等惡意文宣,弄到許多原對台灣具有好感的民眾產生「惡台」心理。如今,觀光業的困境在客源不足,政府應做的是設法讓陸客回流,與開拓內外多元市場並進;但行政院卻推出三百億紓困貸款,根本是一個「頭痛醫腳」方案,如何可能解決業者的困境?
更有甚者,有民進黨官員把責任全推給前朝,指責馬政府未做好風險控管,致使台灣觀光業的命脈被牽繫於陸客。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事實上,觀光業「命繫」於陸客,台灣並非特例,看看鄰近國家的情況即可一目了然。
陸客近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觀光客來源,在許多國家的旅遊人數都位居前茅。去年,陸客來台人數有四一八萬人次,佔外來觀光客的四成;而鄰近的韓國與日本,去年陸客總數分別為六一一萬及四九九萬,都超越台灣甚多。其中,赴韓陸客更佔韓國觀光客總數的四成八,比台灣更高。可見,觀光業「命繫」陸客並非台灣特有現象,而是全球觀光市場的普遍現象。
撇開觀光客的增減不談,陸客在台消費能力高於其他地區旅客,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據觀光局統計,來台陸客人均日消費額為一二三美元,是日本旅客四十美元的三倍之多。在韓國,去年陸客人均消費超過七萬元台幣,年總計達二二○億美元,佔韓國去年GDP的一.六%。可見,就消費力而言,政府想要招攬新南向客源以填補陸客流失的損失,根本不可能達陣。
再看,中日兩國近幾年因釣魚台主權爭議而關係不睦,但陸客赴日旅遊的熱潮卻絲毫未受到影響。近年在日本的積極招攬下,陸客赴日旅遊人數年年逆勢增長,其做法或可供台灣借鏡。
第一,是日本的政經分離措施:二○一二年安倍政府宣布釣魚台國有化後,中日關係急速惡化,但日本並不因兩國外交失和而抵制陸客,反而大幅放寬陸客赴日的簽證條件。例如,原本「年收入三十萬元」的簽證門檻,降為「十萬」人民幣;原本十五天的停留天數,也延長為三十天。同時,為了因應陸客增加,日本駐陸使館還破例發放臨時簽證給陸客團,這讓該年陸客人數大增八成。最近,日本政府更考慮全面開放陸客赴日免簽證。
其次,是日本的務實態度。陸客驚人的「爆買」力,讓日本商家趨之若鶩,紛紛在百貨及免稅店設置中文解說員,以鼓勵陸客採購。位處九州偏遠的佐賀縣為了招攬陸客,甚至從去年十月起,由地方政府出資代為支付陸客超重的行李托運費用。日本不僅從未對陸客的爆買行為發出任何負面評語,還進一步放寬自由行陸客的簽證。事實上,陸客強大的消費力,也成為日本經濟復甦的一大推力。
反觀台灣,除了政府兩岸政策堅不鬆手,民進黨內部還不斷自己打政治口水戰。日前張景森一席「陸客是朋友」之說,立刻遭到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打臉,林全和其他綠營同志次日又再加補幾拳。在關鍵時刻,執政者還充滿義和團式的自大心態,如何產生振興觀光的動力?
今年來台陸客將減少六十五萬人,估計台灣將減少三六○億外匯收入。現在,行政院故意不提客源問題,卻要掏三百億紓困,這抵得過台灣減少的觀光收入嗎?又解救得了業者的燃眉之急嗎?要客源,給紓困,這簡直是請鬼拿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