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放人挨批 刑事局傾向「暫緩遣返」
2016-04-18 03:23 聯合報 記者李奕昕、廖炳棋/台北報導
大陸公安在大馬查獲五十二名台籍詐欺犯,其中廿人回台後「落地放人」,遭各界批評,對於另外卅二名仍在大馬的台籍嫌犯,刑事局傾向「冷處理」暫緩遣返,視後續與大陸協商,大陸給予證據卷證後再處理。
刑事局長劉柏良昨表示,警方原已從馬來西亞取得部分事證,但台灣採取嚴格證據認定,不足以讓檢警進行積極的偵辦作為。
目前警方兵分兩路,分向馬國與大陸協商取得更多事證,由於這廿名嫌犯下機後已接受警方訊問,大都承認在馬國所為,警方將他們的自白交給檢方,進行後續偵查。
過去採兩岸共打機制,偵破境外詐騙集團,台灣警方可順利取證,報請檢察官指揮,並聲請核發拘票;一旦遣返台籍犯嫌,警方會在台灣所屬班機上接押拘捕,下機後交由檢方複訊。
但這次肯亞案和大馬案,都是大陸公安分別與肯亞及馬國警方合作查獲詐團,刑事局並未參與辦案,台灣警方運作空間有限。
官警透露,兩岸警察機關溝通窗口向來暢通,這次台灣被排除在外,有違長期默契,而兩岸共打機制是建立在互信基礎,協議精神為「雙方同意」,講白了是否遣送嫌犯返台或交予卷證,必須大陸點頭;儘管社會輿論及民意代表聚焦在「主權」與「人權」,警方還是必須務實面對「管轄權」問題。
除了接觸大陸,刑事局駐外聯絡官也將請求馬國警方提供證據資料,剩下的卅二名詐欺嫌犯若押解回台,命運將與第一批返台犯嫌不同,恐不會馬上放人。
刑事局提醒民眾,過去詐騙手法,以假檢警騙民眾到提款機匯款件數最多,其次是網路購物詐騙;今年開始,歹徒入侵LINE等即時通群組、再假冒熟人,詐騙被害人購買遊戲點數的詐騙手法為最多,今年一月至三月,LINE型態詐騙已在全國發生一千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