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稅捐規費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灣版「巴拿馬文件」 尚未公布
2016/04/05 12:47 瀏覽5,498|回應50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版「巴拿馬文件」 尚未公布

2016-04-05 10:18 聯合晚報 記者王茂臻╱報導

圖為巴拿馬律師事務所「莫薩克.馮賽卡」香港辦公室。 歐新社

分享

全球百家新聞媒體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公布「巴拿馬文件」,涵蓋全球企業家或政治人物在巴拿馬設立公司的資料。台灣參與ICIJ團隊的天下雜誌預計近日公布台灣版的「巴拿馬文件」,目前在ICIJ網站上查得到的台灣企業家與企業資料,並不屬於「巴拿馬文件」。

ICIJ網站目前能查到跟台灣台灣有關的案件共1萬6,785筆,味全前董事長魏應充、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等人均在名單上,但這些資料與「巴拿馬文件」無關。

ICIJ數年前公布的文件詳列各案主在避稅天堂擁有的投資公司關係,公司登記地址全都揭露,多位國內知名企業家與企業在海外設立公司的資料也隨之曝光。在個人資料方面,魏應充、王文洋等人都在名單上;企業名單則包括台灣主要的會計師事務所與長榮航空等業者。

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境外公司設立的會計師昨(4)日指出,國內業者在海外設立公司的案例極多,有些是企業財務考量,有些是投資考量,不少台商當年都是先在境外設立公司,再赴大陸投資。像是上述文件中有關王文洋的資訊,即是王在海外設立公司,這家境外公司再轉持有早年王文洋在大陸投資的量販店好又多。

會計師指出,名列在「ICIJ」文件,不代表涉及逃稅或不法,「只能說在海外有間公司」;但此份資料十分詳盡,對於想要研究某一家企業或企業主在全球的資金足跡,「這會是一份免費的參考資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2222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觀天下/巴拿馬文件的四重意義
2016/04/17 17:21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觀天下/巴拿馬文件的四重意義

2016-04-17 04:03 聯合報 張佑生

英國脫歐公投正式起跑,拜巴拿馬文件所賜,公投被操作成民眾對首相卡麥隆的不信任投票。卡麥隆是留歐派的代表,脫歐派只要能抹黑他,逮到機會往死裡打,就是成功的一半。於是振振有詞質疑:假如首相連處理個人財務都無法取信於民,遑論他對英國前途的規劃!

這是巴拿馬文件在外交層面的意義,另有法律、政治和社會心理面的意涵。卡麥隆在就任首相前出清父親境外基金的持股,在法律面站得住腳。可他是政府最高首長,相關作為不是一句「依法辦理」就能雲淡風輕。

卡麥隆的父母子女甚至手足,之間的金流都遭到嚴密檢視作文章。為了搶救政治誠信,卡麥隆公布報稅資料。家族成員事業作很大的政治領袖,當引以為戒。

最後是社會心理面的衝擊。卡麥隆代表的西方菁英,普遍採用的海外避稅措施的確不違法,卻加深各界對只有窮人和傻瓜才乖乖繳稅的既定印象。所謂的公平正義,均為虛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7972
巴拿馬文件/卡麥隆 挨諷躲避球王
2016/04/17 16:57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巴拿馬文件/卡麥隆 挨諷躲避球王

2016-04-17 13:34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卡麥隆被爆在他父親的岸外基金持股獲利,連日吞吐支吾說不清,被國會議員譏為「躲避球王」。 路透、取自ICIJ網站

分享
公眾或政治人物身陷困局、醜聞,如何回應與處理,英國首相卡麥隆是最新例子:初則支吾搪塞,繼則下台呼聲四起,終而坦白其事,承認「我搞砸了」。但到11日在國會答詢還說不清楚,被議員封為「躲避球王」。

卡麥隆真正的問題不在有錢,而是神秘其事,使他的財富沾上「髒錢」色彩,演成於法無失,而道德大虧。

「巴拿馬文件」3日洩漏卡麥隆父親在巴拿馬有個岸外基金,事涉敏感,卡麥隆政府卻頗欠敏感,本來強作無事,但面臨抗議聲浪漸高,唐寧街10號相府以四則聲明摒擋,一天退一步:先說那是「個人私事」,次言卡麥隆本人沒有海外基金,然後說他的妻子兒子不曾從任何海外基金獲益,最後打熬不過,才承認他曾在父親的岸外基金持股,但已在2010年5月擔任首相前數月賣掉,而且所得依法繳稅,自辯沒有違法。

巴拿馬法律事務所莫薩克.馮賽卡專門為金主登記空殼逃(避)稅公司,該公司的香港分部被貼「向有錢人課重稅」的中英文海報。 美聯社、歐新社

分享
接著,卡麥隆10日成為英國第一個公布報稅資料的首相,說「這麼做才對」,但這時唐寧街10號外要他下台的叫聲,已震天價響。

卡麥隆自幼至成年,往來無非金主富室,他所屬的保守黨也是地主、投資大亨把持之黨。英國房產從1980年代開始上升,配合金融全球化,卡麥隆的家族財富與海外投資,成為資產價值勝過勞力價值的典型,他父親成立岸外投資基金,是有錢人的自然操作。

卡麥隆當過公關公司主管,結果他徹底搞砸這場公關。觀察家說,2007-08年金融危機之後,民眾對「髒富」日益敏感,卡麥隆自知出身優渥,又念貴族的伊頓學校,在敏感的民意氣氛裡,言行不易拿捏。近日抗議裡,就有個標語牌大書「伊頓爛攤子」。

卡麥隆意識到問題不易善了,家族投資變醜聞,言詞扭捏支吾,行動三推四延,政策辯才過人,私事卻愈說愈糊。

巴拿馬法律事務所莫薩克‧馮賽卡專門為金主登記空殼逃(避)稅公司,該公司的香港分部被貼「向有錢人課重稅」的中英文海報。 美聯社、歐新社

分享
卡麥隆禍起金錢,主要不是因為民眾驚見他家是有錢人,而是民眾察覺他們和金錢有秘密關係,而且刻意保密。卡麥隆公布報稅資料,人人都嫌不足,說要知道更多,說一定另外有鬼。為什麼?因為這透明遲到。

一般富人倚仗合法避稅,自認少納稅理所當然,也就罷了,那是他們有辦法,但民意認為卡麥隆家應該盡量多納稅。他繼承遺產,或售股獲利,都正好不到法律上的最低徵稅點。他忘了嗎,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門檻。

政治上,有錢是OK的,但暗中有錢,沒鬼也被疑有鬼,藏富而被揭發,就更不堪,一點點奇怪的錢也變奸惡。這是自古已然之理,但人就是經常忘記自古已然之理。

新聞辭典/巴拿馬文件

是指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內部自1970年代起1150萬筆的機密文件,此遭匿名者洩漏給《南德意志報》的記者,並在今年4月初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揭露。

文件踢爆權貴在海外設立公司避稅藏富的內幕,牽涉到數十位前任、現任國家元首、企業家、名人以及其家人,ICIJ表示,設立離岸公司不代表一定涉及不法活動。完整清單擬將於5月公布,預料會再掀波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7964
巴拿馬文件/光是合法…當不了冰島總理保命符
2016/04/17 16:52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巴拿馬文件/光是合法…當不了冰島總理保命符

2016-04-17 13:34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冰總理貢格勞松的海外資產引發抗議,最後黯然下台。 歐新社

分享

冰總理貢格勞松(見圖)的海外資產引發抗議,最後黯然下台。 歐新社

分享
「巴拿馬文件」3日流傳,震撼全球,相關國家陸續公布文件內容,冰島總理貢勞格松成為這波醜聞首位下台的國家領袖。

貢勞格松和卡麥隆一樣宣稱他和岸外公司的關係一切「合法」,但最後還是下了台。只是「合法」,有時保不了位,因為冰島人民氣死了,他們吃盡金融危機苦頭,總理夫婦卻用岸外公司坐享巨富。

貢勞格松2009年當選國會議員,2013年就以38歲成為冰島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以及當時全球最年輕的總理。

他2007年和妻子合買英屬維京群島一個公司Wintris,投資她繼承的家族財產。他後來以每股一美元,將他在Wintris的一半持股俗賣給妻子。

他選上議員、當上總理,都沒隻字交代這些財務關係。

冰島三大銀行炒作失靈,在2007-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倒閉,被債主索錢,Wintris是「海外」債主之一,也積極要債,貢勞格松還罵其他海外債主是乘人之危的「禿鷹」。2015年,他和銀行達成還債協議,Wintris得償當然沒問題,血本無歸的百姓可以「去死死」。

「巴拿馬文件」走漏後,瑞典一個電視節目,以冰島如何從金融危機復甦為主題,訪談貢勞格松。貢勞格松說,人人都該對社會善盡其力,付出不足就是欺騙社會。

記者問他有沒有海外公司關係,他說他向來透明申報財產。問到他和Wintris的瓜葛,他說一切已依法處理,他甚至發火指責記者尋是生非,無中生有,起頭走人。事後夫婦聲明,其財務一切「合法」,嚴批「記者侵犯私人生活」。

冰島民眾示威,他說「又不是每個人都會上街」,並且以為勢猶可為,4日要解散國會,自認重新大選仍握勝券。

他負隅頑抗,但他錯了,因為人人上街,他只剩一條路,5日下台。

新聞辭典/巴拿馬文件

是指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內部自1970年代起1150萬筆的機密文件,此遭匿名者洩漏給《南德意志報》的記者,並在今年4月初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揭露。

文件踢爆權貴在海外設立公司避稅藏富的內幕,牽涉到數十位前任、現任國家元首、企業家、名人以及其家人,ICIJ表示,設立離岸公司不代表一定涉及不法活動。完整清單擬將於5月公布,預料會再掀波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7963
稅務資訊 G20籲巴拿馬更主動分享
2016/04/16 19:24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稅務資訊 G20籲巴拿馬更主動分享

2016-04-16 04:30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彭博資訊報導,20國集團(G20)財金首長本周發表的會議公報,可能建議巴拿馬更主動分享稅務資訊,並警告英國「脫歐」可能對全球經濟成長造成的震撼。

G20財政部長與央行官員正在華盛頓集會,同時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也正舉行春季會議。知悉公報草稿內容的人士透露,G20官員打算重申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承諾,並在協助各經濟體時強調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

本月外洩的大批境外金融紀錄「巴拿馬文件」,暴露出藏在世界各地避稅天堂的數十億美元資產,全球輿論譁然,並導致官員下台,最新一例是西班牙工業部長索利亞15日辭職。

世界各地的許多政商名流都捲入這樁醜聞風暴,各國為了不讓風波進一步擴大,已承諾要加強打擊逃稅和洗錢,力圖挽回民眾的信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7630
政院敲定「反避稅條款」方向
2016/04/12 10:04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政院敲定「反避稅條款」方向

2016-04-12 03:14 聯合報 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祖嘉昨審查俗稱「反避稅條款」的所得稅法修正草案,會中敲定只要在所得稅稅率低於我國百分之七十的國家、地區投資海外公司,母公司又持有其股份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就必須繳稅。

政院官員指出,擬在條文中明確定義,只要持股百分之五十以上,或有實質財務、人事控制權,就算是「受控外國公司」(CFC)。若其海外投資公司的國家地區,所得稅率又低於我國百分之七十,被視為是低稅負地區,就要對其海外公司收入課稅。

官員舉例,若在開曼群島、英屬維吉尼亞群島等所得稅率「比我國低很多」的國家、地區設公司,當然就要課稅。但若把資金投到美國,稅率比我國高,就不能算「低稅負地區」。

官員表示,條文內容還要細部修正,可能趕不及本周四行政院會通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5469
卡麥隆公布報稅資料 難滅火
2016/04/11 10:46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卡麥隆公布報稅資料 難滅火

2016-04-11 04:11 聯合報 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為平息財務引發的政治風暴,英國首相卡麥隆(見圖)十日公布個人報稅資料,創英國首相首例。不過,資料公布後,媒體仍窮追猛打,指出卡麥隆的母親在卡麥隆父親去世翌年,贈與卡麥隆廿萬英鎊(約台幣九百廿萬元),有躲避遺產稅之嫌。 法新社

分享
為平息財務引發的政治風暴,英國首相卡麥隆十日公布個人報稅資料,創英國首相首例。不過,資料公布後,媒體仍窮追猛打,指出卡麥隆的母親在卡麥隆父親去世翌年,贈與卡麥隆廿萬英鎊(約台幣九百廿萬元),有躲避遺產稅之嫌。

根據資料,二○一○年卡麥隆父親過世後,母親瑪麗二○一○年五月和七月兩度贈與他各十萬英鎊,免課稅。根據法律,除非瑪麗在贈與後七年內去世,這兩筆贈與才需繳納百分之四十遺產稅,亦即八萬英鎊。瑪麗現年八十二歲,當她活到八十四歲,卡麥隆即不必繳遺產稅。

卡麥隆之前坦承,他在父親生前繼承卅萬英鎊。根據英國法令,繼承超過卅二萬五千英鎊,才須繳納遺產稅。在沒有更多資料前,目前難以斷定母親的贈與與父親的遺產有關。律師李維表示,他看不出其中涉及不法。

儘管如此,英國國人目前對卡麥隆從父親境外公司股權獲利相當不滿。數千民眾九日上街抗議,要求卡麥隆辭職或將個人財務交代清楚,部分示威者甚至說,他們會一直抗議到卡麥隆辭職。

卡麥隆坦承,在為自己財務釋疑上,確實處理不當,願承擔一切過錯,不是首相府顧問的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5021
巴拿馬文件 中國高層首次表態:先弄清事實
2016/04/10 19:42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巴拿馬文件 中國高層首次表態:先弄清事實

2016-04-10 03:08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綜合8日電

中國外長王毅8日與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會晤後在舉行記者見面會時表示,中國有意搞清與「巴拿馬文件」有關的細節。這是中國最高領導層成員首次針對引起各國政壇震動的「巴拿馬文件」公開表態。

路透報導,王毅與施泰因邁爾共同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中國政府看到了「巴拿馬文件」所透露和澄清的信息。但他補充說,恐怕先要弄清事實。除此以外,王毅沒有進一步說明中國政府是否會根據「巴拿馬文件」所透露的信息採取行動。他只是表示,在中國人民的支持下,反腐取得了進展。正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所說,中國會繼續走反腐的道路。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稱巴拿馬文件是「捕風捉影的東西」,因此拒絕置評。中國黨媒「環球時報」則在第一時間發表評論說:「偷或編『巴拿馬文件』者絕非等閒之輩」,最受關注的打擊對象是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亭在內的「非西方國家領導人」。

評論指出,像「巴拿馬文件」這樣的「大洩密」,是西方意識形態聯盟「打擊非西方世界政治精英和關鍵組織的一種新手段」。該評論發布幾日後被中國審查機關屏蔽。在包括「環球時報」、「鳳凰網」等媒體的網站上已經無法找到評論原文。

一位匿名人士向「南德日報」提供的「巴拿馬文件」據稱記錄了全球上百名政要和名人是如何通過位於巴拿馬的法律服務公司莫薩克.馮賽卡(Mossack Fonseca)在逃稅天堂隱藏財富。文件涉及至少八名現任和前任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家人。主持分析相關數據的國際調查報導記者聯盟(ICIJ)指出, 在莫薩克.馮賽卡律所的全球業務中,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離岸公司比率占2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4755
疑因報導習近平 多家媒體被噤聲
2016/04/10 19:38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疑因報導習近平 多家媒體被噤聲

2016-04-10 03:08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綜合8日電

英國「經濟學人」(Economist)和美國「時代」(Times)雜誌等國際知名媒體,連日來都因涉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報導被中國封鎖,無法瀏覽。日本放送協會(NHK)在7日播放習近平「姊夫」捲入「巴拿馬文件」報導時,突然變成「黑畫面」。此外也有不少報導此事的媒體網站遭受攻擊。

據「西日本新聞」報導,由於北京當局對於「巴拿馬文件」繃緊神經,先前才傳出習近平要求下屬要「沉默以對」,對於網路討論和相關消息也都封鎖處理。7日NHK在中國播放這則新聞時,北京當局瞬間出動「國防布」,立刻讓NHK進入黑畫面,也沒有聲音,中斷數分鐘後才恢復正常。

「紐約時報」8日報導,「經濟學人」的網站2日已完全被封禁,其手機應用也同樣被封。「經濟學人」旗下的微信公眾帳號也被暫停。「時代」雜誌5日也被部分審查,其網站和封面文章的鏈接會頻繁重置。這兩家雜誌當期的封面文章都聚焦於習近平收緊言論,加強政治控制以及建立個人崇拜。

報導說,中國的防火牆通常會重置那些包含特定審查關鍵字的網路請求的鏈接。目前「時代」雜誌的移動端應用可正常使用。

報導引述「經濟學人」北京辦事處主任帕克(John Parker)表示,此前並未接到任何將會被封鎖的警告,中國外交部官員曾因其封面故事,向該刊物表達過不滿,不過沒有討提到將會封鎖其網站。

「經濟學人」過去曾有個別文章在中國被屏蔽,但這是首次連應用也被封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4751
中國轉移巴拿馬文件視線 急拋重磅炸彈
2016/04/10 19:19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轉移巴拿馬文件視線 急拋重磅炸彈

2016-04-10 03:08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綜合8日電

當全世界都在聚焦「巴拿馬文件」洩露各國權貴海外藏錢秘密的時候,中國民眾熱議的卻是「大老虎」、前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被移送審查、前「大內總管」令計劃案即將開審,以及女子在北京如家和頤酒店被公然拖拽等事件。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在此期間集中釋放多個「重磅炸彈」,轉移視線的用意明顯。

轟動全球的「巴拿馬文件」3日由國際記者同盟披露後,相關新聞造成的影響在世界範圍持續發酵,甚至冰島總理為此讓位、奧地利銀行行長辭職。然而在中國的媒體,此事像從未發生過。

「巴拿馬文件」發酵時,中國媒體的頭版新聞是「郭伯雄涉巨額受賄犯罪案已移交審查起訴」。中國時評人士牛淚撰文分析認為,中共在此時拋出起訴郭伯雄的消息,為的是轉移媒體和民眾的視線,使「巴拿馬事件」不會殃及中共統治和社會穩定。據已披露的「巴拿馬文件」內容顯示,中國有九位高層領導人親屬牽涉其中。

與此同時,中紀委又宣布打下幾隻老虎,包括遼寧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蘇宏章,廣東人大常委、財經委主任委員陳家記和山東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

此時一則北京如家和頤酒店的監控錄像又及時抓住了人們的眼球,並登上新浪等各大商業網站的醒目位置,甚至官媒中央電視台也在4月7日晚對她作專訪。

中國異議人士胡佳8日對「美國之音」說,胡佳表示,中共經常會用一些 「老百姓自然而然變成熱點的東西」用來轉移視線,並把這類消息集中在某個特定期限內釋放。他說:「這些東西都是放在他們抽屜裡的牌,隨時推出、隨時化解那些熱點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4744
經濟/從巴拿馬文件看我國租稅設計
2016/04/09 18:14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從巴拿馬文件看我國租稅設計

2016-04-09 02: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巴拿馬文件」,也就是在巴拿馬的某法律服務公司因駭客入侵而洩漏上千萬份的客戶資料,輾轉共享給國際調查記者同盟而引發全球關注,可說是史上最重大的文件洩漏事件。隨著至少80多國的一百多家傳媒進一步解密和分析,預期還有更多驚人的發現,也讓全世界知道各國的有錢人大多有志一同,愛用海外的避稅天堂或避風港隱藏巨額財富,從而規避或逃漏租稅。

其實,巴拿馬文件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因為更誘人的租稅天堂或避風港,例如百慕達、開曼群島或香港、新加坡等,比比皆是;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也數以萬計。也難怪,連美國人對於巴拿馬文件顯示只有屈指可數的美國人涉案而不敢相信,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歐盟、美國先進國家加強追查海外避稅的呼聲和力道必然加強,未來一定會將調查範圍擴充到其他租稅天堂和提供服務的組織。

我國不妨搭個便車,利用愈來愈多的國際共用資訊,採取嚴查措施,以對於盛行於海外設置紙上公司的浮濫情形產生遏止效果。財政部此時快速成立特別小組,確實是明智之舉,也應利用此一國際氛圍,在簽訂雙邊或多邊租稅協定方面加快進度和廣度。

其次,更應掌握可用民氣,針對最近爆發的相關重大具有指標意義的事件,例如中研院院長涉嫌內部人交易,甚至疑似逃漏稅的事件進一步擴大調查,對藏富海外,逃漏相關租稅的模式,及時發揮警示作用。尤其營利事業所得稅和遺產稅、贈與稅,設籍國人或本國企業都採屬人主義,最低稅負制也納入海外所得,更應打鐵趁熱。當然,三年前即已研擬,甚至已經訂定的反避稅措施,例如有效管理場所和受控制外國公司條款,不妨加速審議通過,建立制度後,技術問題再設法克服。

最後,在查核海外財富或所得方面不能只有一時熱度,而要思考更嚴肅的議題,也就是巴拿馬文件顯示台灣在件數和占比高過於美國、日本等大國,為何我國的租稅負擔較輕,國人卻特別熱中於將資金藏匿或公司設置在海外?除了顯示國人尤其是富人,納稅意識薄弱,反映國人在租稅方面確實過於精打細算之外,是否也凸顯了我國稅制在追求公平的同時,忽略了效率面的衡平而有「內重外輕」的現象?

例如去年開始實施的富人稅,也就是股利所得抵減率減半,又將個人所得稅最高級距稅率提高至45%,看似更公平,短期內也增加了稅收,卻擴大本國人和外國人在租稅負擔上的差異,成為導致資金外逃,藏富於外的助長因素。

從經濟的專業角度來看,證明了台灣的資本對於國際租稅的差異是非常敏感的,亦即資本的供給彈性非常大,也就是錢四隻腳,在台灣跑得比兩隻腳的人還快,也就難怪中研院的院長無法自外,甚至新總統的親友也牽涉其中。

因此,巴拿馬文件的更深遠啟示,就是台灣的租稅政策及設計,必須務實地考量台灣小型開放經濟體系的特性,特別要在公平與效率之間尋求平衡。單一租稅的片面提高稅率或是人為的擴大稅基,最終未必增加稅收或實現公平,甚至得不償失,因為以我國的國力和行政技術而言,事前無法防堵,事後也難以查核,反避稅條款徒法也未必能自行;更正確或聰明的作法應當「逆向思考」,朝向調降稅率的方式來擴大稅基,使本國資金不必外逃,吸引更多的富人來繳稅,從而增加我國稅收,再挹注於社會救助等,實現社會公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64305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