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2 14:58 聯合晚報 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受家暴婦女(左)的指控總讓人同情。 報系資料照
分享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完成台灣首次婦女遭親密關係暴力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婦女每四人就有一人、終其一生曾受伴侶暴力傷害,且推估光是肢體暴力,就恐有四成黑數未被通報,呼籲婦女受到暴力應該勇敢求助。
衛福部去年參考聯合國、歐盟、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性指標、針對18到74歲婦女進行調查,共面訪1476人,完成有效樣本529份;結果顯示,婦女終其一生曾遭伴侶任何型態暴力的盛行率為26%。以暴力型態區分,最常見的是「精神暴力」占21%,其他依序是「肢體暴力」9.8%、「經濟暴力」(控制經濟、家庭主婦買菜需有發票等)9.6%、「性暴力」7.2%、「跟蹤及騷擾」(離婚後仍繼續騷擾)5.2%。
調查也發現,過去一年內曾受暴力的盛行率為10.3%,其中「精神暴力」占7.7%,「經濟暴力」3.4%、「性暴力」2.3%、「跟蹤及騷擾」1.9%與「肢體暴力」(1.1%)。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表示,台灣已婚及曾有婚姻的婦女約690多萬人,若一年肢體暴力盛行率為1.1%,推估一年近7萬名婦女曾遭肢體暴力,但實際通報一年約4萬2000名,恐有四成黑數。
歐盟資料顯示,2012年歐盟15歲以上婦女受暴力調查,歐盟各國婦女過去一年曾遭受身體與性暴力為22%、心理暴力43%。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15-69歲婦女過去一年受暴力調查,中低收入區域美洲約29.8%、東南亞37.7%、歐洲25.4%。台灣和國際數據相比雖不算高,但各國研究指標、國情不同,衛福部認為無法進行比較。
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美薰表示,這次調查除肢體暴力,還納入經濟、精神及口語暴力等,因此整體數據比早年肢體暴力盛行率高。調查也發現,「都會區」遭受親密關係暴力比率為30.3%,高於「低度發展鄉鎮」26.25%,張秀鴛說,主要是都會區婦女較能接觸暴力防治資訊、敏感度較高。
若以年齡來看,71-74歲受親密關係暴力占42.9%最高,其他依序是21-30歲的25%、31-40歲24.8%,老人受暴議題不容忽視。
林美薰提醒,若遭受暴力應向外尋求協助,可撥打113專線或向現代婦女基金會、勵馨基金會等單位求助,親友察覺不對勁也應立即通報、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