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廁所找水、高處避難、濕毛巾掩口鼻不見得對。
火場逃生八字訣:小火快逃,濃煙關門。
苗栗鐵皮屋大火燒出8條人命,其中3女在廁所內被活活燒死,近來不少消防員分享火場逃生3迷思,包括躲廁所找水、往高處避難、用濕毛巾掩口鼻,是不少人根深柢固的觀念,但不見得正確。
濃煙是火場頭號殺手
高雄市政府消防局的消防員蔡宗翰去年受邀TEDxTaipei演講,他以「破解火場逃生的3個迷思」為題,指廁所門材質為塑膠易被火燒熔,一旦濃煙竄入,會造成「瞬間窒息」,往高處避難也不對,因濃煙上升速度比逃生要快,且實驗證明,濕毛巾無法阻斷毒氣與高溫,都不是正確求生方法。
苗栗鐵皮屋大火火警共釀8人死亡,警消慎重其事入內火場調查。報系資料照
「火場最大的殺手不是火,是濃煙」,蔡宗翰說,許多火場罹難者不是被火燒死,而是被濃煙嗆昏而死亡,大家應謹記「小火快逃,濃煙關門」8字箴言,若發現火災較晚,建議勿逃生,應關門阻隔火煙、開窗呼救並等待救援。
無煙無火 低姿下樓
苗栗縣政府消防局火災預防科長黃錫君也轉發影片,希望能傳遞正確火場求生觀念,他說,若人身處在RC或磚造建築物,第一時間應大聲呼救,若打開門確認無煙無火,應採低姿勢盡速向下逃離。
消防員到場時,鐵皮屋已經全面燃燒,完全無法入內救援。記者張裕珍/翻攝
就實例而言,許多罹難者死在樓梯口,原因在於他們下意識想逃到頂樓,但卻疏忽了周遭的濃煙,結果反而吸入大量濃煙被嗆昏,他建議若開門發現有煙,應趕緊關門再利用物品塞住門縫,阻隔濃煙,等待救援。
設法避難 自救上策
「發現太晚或初期應變錯誤,都可能造成嚴重傷亡」,黃錫君除提醒勿陷入上述3大迷思,也提及一般人的錯誤觀念,包括使用塑膠袋、防煙頭套逃生、跳樓逃生,或第一時間想滅火,都可能讓自己置身危險。因為塑膠袋套頭,新鮮空氣很快就沒了,跳樓也不適用長者、小朋友,不宜宣導鼓勵。
有7人死在鐵皮屋2樓房間,另有1人被救出也因傷重不治。報系資料照
「不要一直想要滅火」,他認為,室內發生火警,高熱濃煙易直接瀰漫火場,試圖滅火並不如戶外容易,平時有訓練才可能有效滅火,若民眾看見火勢伴隨濃煙,應設法避難,才有機會自救。
聯合報/張裕珍 報導
聯合報/熊迺群、柯永輝、林巧璉、蘇士堯、陳俊傑 製作
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