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稅捐規費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明年元旦起 第4次廢除證所稅
2015/11/18 08:01 瀏覽1,970|回應5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18 03:48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趙于萱/台北報導
 

立院昨天通過明年起廢除證所稅,台北股市開高走高大漲上百點,股民關心討論盤勢。 記者劉學聖/攝影
分享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困擾台北股市近三年的證所稅,明年元旦後將再度走入歷史。金管會肯定廢除證所稅後對股市量將能有助益;財政部則認為此舉可讓市場回歸常態,重新檢視股市動能問題。
昨天完成修法,也是繼民國五十四年、六十五年、七十九年三次停徵證所稅後,第四次廢除證所稅。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新法透過說明欄保留了「證交稅內含證所稅」精神,不違反財政理論,也解決原黨版證所稅核實稽徵可能的稽徵成本過高問題。不過,國民黨立委曾巨威認為證所稅刪除後,說明欄文字「過兩天大家都忘了」,對於制度建立並沒有幫助。

為提升股市量能、讓證所稅常態化,國民黨立院黨團在今年九月提案推動「所得稅法」與「證交稅條例」修法的證所稅改革案,將現行千分之三稅率的證交稅下修為千分之二點五,另明定課徵千分之零點五稅率的證所稅。

但因朝野遲無共識,全案遲遲無法通過。後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態「支持廢除證所稅」,上周五立院國民黨團黨團大會決議直接廢除。國民黨團經財部建議,提出國民黨新版「所得稅法」修正案,將第四條之一證所稅相關條文刪除,但在說明欄中加註「證所稅及證交稅二者有連動關係」,納入「證交稅內含證所稅」精神。

此外,在說明欄中,也寫入「鑑於自一○二年實施證所稅以來,爭議不斷,未消除股市不確定因素,並簡化稽徵」等文字,做為明年元旦起停止課徵證所稅的背景原因說明,賦予修法正當性。

表決過程,國民黨團在人數優勢下,新國民黨版在第四之一條與刪除第十四條之二兩個條文表決中全獲過半支持通過,確定證所稅再度廢除,但曾巨威都投下棄權票。

台股昨天上演廢稅慶祝行情,終場指數大漲一百二十四點,收在八千四百一十九點,成交量八百五十八億元。法人認為,廢證所稅對台股屬中長期利多,未來盤勢是否有撐,周末將登場的貨貿談判值得關注。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何孟奎、邱金蘭/台北報導】


買賣證券課稅比較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立法院會昨(17)日表決廢除證券交易所得稅,並從明年元旦起實施,與其連動的大戶條款及IPO課稅同步刪除。馬英九總統強力推動、紛擾三年的證所稅,第四度走入歷史。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證所稅爭議告一段落,消除股市不確定因素,回歸市場機制。他認為,這對台股價量有幫助,預估明年成交量可望擴增一成,日均量達1,300億元以上,大戶也將回來,且明年下半年會更明顯。財政部長張盛和認為,未來股市的漲跌不能再歸責於受證所稅拖累,紛擾落幕,股市可以回歸常態。

復徵證所稅是馬總統力推的重大財稅政策,自2012年前財政部長劉憶如開始推動證所稅復徵以來,因各方爭議不斷,證所稅復徵內容一改再改,劉憶如因此請辭;2013年復徵的證所稅也歷經二次修正,增列大戶條款後又延三年實施等,被視為干擾台股的重大變數,並影響成交量能。如今隨著馬總統任期進入尾聲,這項政策也將畫下句點。

依據新制,明年起,個人買賣證券利得,除私募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的受益憑證外,已全數免稅;營利事業不受證所稅廢稅影響,買賣證券利得,仍須繳納12%最低稅負所得稅。

但財政部提醒,個人證所稅是自2016年1月1日起停徵,今年出售未上市、未上櫃股票等交易利得,明年5月仍要申報,並按15%稅率核實課稅,證所稅並未免徵。

朝野黨團昨都發出動員令,也各提出廢除證所稅的所得稅法修法條文,差別只在提案說明不同。國民黨團在說明欄指出,證所稅與證交稅具有連動關係,納入「證交稅內含證所稅」精神,並獲得表決通過。

所得稅法將回到1990年規定,這將是證所稅第四度停徵,前三次分別是1965年、1976年及1990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9718
 回應文章
曾巨威:稅改受難日 羅明才:台灣資本史重要日
2015/11/18 08:44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8 03:48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昨天立院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讓實施僅兩年餘的「證所稅」再度走入歷史。國民黨財稅立委曾巨威表示,「今天是稅改受難日」;但藍委羅明才則認為,昨天是「台灣資本史上很重要階段」。

曾巨威表示,二、三年前推出證所稅改革案,無奈走了一大圈回到原點,現在卻又廢除證所稅,讓一切成空,他非常遺憾與痛心,希望未來仍能檢討恢復課徵證所稅。

親民黨立委李桐豪批評,錯誤的稅務改革政策,也讓可見的未來不可能再調降證交稅,股票股利仍舊被當作所得稅來課,台股市場長期發展將非常困難。

民進黨立委李應元也批評,馬政府過去強推課徵證所稅,現在覺得做錯了,就坦率向社會道歉;但國民黨推動廢證所稅過程,不僅手法荒謬,沒有中心思想與核心價值,也應向社會道歉。

「今天是台灣資本史上很重要的階段」,國民黨立委羅明才認為,廢除證所稅,將可以讓台股不安因素落底,有利發展,也希望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與股市,可被全世界資金所接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9736
朱立倫:證所稅是錯誤政策
2015/11/18 08:32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8 03:48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林河名/台北報導
 
證所稅明年元旦走入歷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昨天表示,證所稅制度確實是「錯誤政策」。立法院長王金平也直言,廢除「符合市場期待」。

朱立倫昨天接受廣播專訪時表示,台灣曾走過幾次證所稅,都失敗收場,三年多前政府重新提出復徵證所稅想法,即使當時國內反彈聲音非常大,但仍然推動,最後昨天仍再廢除,證明「證所稅確實是錯誤政策」,走這一遭,對股市也不是正面因素。

朱立倫說,一般民眾會認為,股票賠錢不用繳稅,但賺錢就應課稅,才符合公平正義;但對股民而言,既然都以千分之三稅率就源扣繳證交稅了,「大家歡喜甘願就好」,政府為何還要干涉股市繳稅行為。

朱立倫回憶,他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就曾在賦稅改革委員會中討論是否開徵證所稅等議題,當時認為證交稅是穩定稅源,過去幾十年來,台灣每年證交稅平均稅收約九百億元,就投資客或股民而言,已經繳了所得稅。

朱立倫說,經多次賦改會討論也認定,國內的「證交稅已經內含所得稅」,只要股民在股票資本市場依規定繳交證交稅,基本上就是合理的,做出結論「不要開徵證所稅」。

王金平也說,證所稅是量能課稅,但課徵基數確實很難簡單又順利課徵到,課徵手續繁複,實際效益也不大,也才會在三年前復徵證所稅後,昨天再度廢除的決議,「廢除證所稅是市場上的期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9730
冷眼集/證所稅 判死刑了嗎?
2015/11/18 08:24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8 03:48 聯合報 本報記者沈婉玉、李莉珩
 

歷年證交稅及證所稅稅收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廢除證所稅的「所得稅法」修正案。立委羅明才(左)表示,這是「台灣資本史上很重要階段」。但在表決過程中,立委莊瑞雄(右)手持反對標語試圖遮住羅明才的支持標語。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沒有意外地,昨天立院三讀廢除復徵不到三年的證所稅,其實這個曾被財長張盛和形容為「禿子頂上兩根毛」的證所稅,早已只剩空殼。
三年前競選連任的馬英九總統,揮舉公平正義的旗幟,想要挑戰最艱難、最不可能的課徵證所稅任務。結果徒有雄心壯志,卻解決不了複雜現實的政治與利益。

在折損一位財政部長後,訂出了當時還相距甚遠的八千五百點門檻,讓證所稅勉強上路。沒想到一年後八千五百點天花板即將到達,立院趕緊廢除八千五百點;當大戶條款即將生效時,又修法再延三年,這種證所稅只徒具形式,早已失去意義。

為什麼要課證所稅?當時的行政院長陳冲曾說,執政者要從宏觀及長遠的面向來看社會上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證所稅課徵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貧富差距拉大的問題,如果有更好的解方,也許不一定要用到證所稅這個手段。

證交所前董事長薛琦則是從稅收的實務角度來看,證交稅每年替國庫帶來千億元以上的稅收;但是開徵證所稅造成台股下跌,反而造成證交稅收減少;證所稅從未好好實施,不但徒勞無功,而且大大折損政府的威信。

租稅一定會影響投資市場心理,無論證所稅的內容多寬鬆、範圍多小,都會衝擊市場心理。台灣證券市場一共有四次課徵證所稅的紀錄,每次開徵都各有原因和理由,但結果都以失敗收場。

歷經四次課徵證所稅對台股及投資人造成的慘痛教訓,很多人都很想知道:證所稅到底被判死刑了沒有?台灣未來還會不會有證所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9728
名家觀點/證所稅改革 白忙一場
2015/11/18 08:19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8 03:48 經濟日報 孫克難
 
這次立法院三讀廢掉證所稅,可以說完全是選票考慮。過去幾年,證券交易所得稅的修法還沒有看到效益,只有看到社會成本一直在付出。現在課稅對象還只是未上市櫃、興櫃和IPO公司,還沒課徵到大公司的稅,實質影響都還沒有真正顯現,現在政府就把證所稅廢掉了。

現代化國家的稅法都有課徵證所稅,原來國民黨和民進黨版本的提案都至少還保有證所稅的名義,但現在廢掉後連象徵性意義都沒有,也沒有調整稅法的空間。

這次修法只有在說明欄寫到,「證所稅與證交稅具有連動關係」,幾乎是不痛不癢,等於是回到原來沒有課徵的狀況。如果附註中有明列證交稅和證所稅的比例,將來恢復課稅至少還有一個基礎可以調整,過去幾年稅制改革付出的社會代價才不會白費。

依照原來狀況,若要鼓勵交易,就把證交稅調低一點;若要強調公平性,就把證所稅調高一點。但現在證所稅一廢掉,注重公平和效率的政策工具都沒了,大家都白忙一場。

假如我們把證所稅和證交稅一併考量,會知道兩種稅的課稅原則不同。交易稅應該「從輕」,所得稅則應該「量能」。

學理上,交易行為應該是要輕稅,除非股市有特別炒作情形。正常交易行為不應課徵太重的稅,不然會阻撓市場交易進行。所得稅的原則則是「有所得就應該課稅」,民眾賺到錢、有資本利得就必須合理課稅。

可是觀察過去幾年的民意,一般股民大眾寧願被課交易稅,不願繳納所得稅。這其實是一種有點投機心態,投資者是在賭一把,他們寄望投進去股市賺到的錢會遠大於千分之3的交易稅。在預期可以賺錢前提下,投資者會願意付一些交易行為的稅。

可是事後來看,在投資市場裡面,一定會有人賺大錢、有人虧損。對投資者來說,賺到的錢扣除掉損失部分,可以扣減掉所得稅,符合量能原則;交易稅則是不管有沒有賺到錢都要繳納,專業投資人和小股民繳的稅是一樣的。

證所稅廢除,精打細算的高所得者和專業投資人就賺到便宜了。這反映的是賦稅公平問題,證券交易所得是有錢人很重要的交易所得來源,不課稅的話,是不會公平的。

專業買股票的人,在資金和知識方面都占有優勢,在資本市場往往能夠得利,以後卻不用向國家繳納所得稅。缺乏基本面分析能力的一般投資大眾,在股票市場中吃虧還是要繳交易稅。

外界常會把證所稅當成影響股市的因素。其實重點在於經濟,把經濟搞好,股市自然就會反映經濟的活絡。但台灣今年經濟可能會零成長,加上國際環境因素,股市表現不佳,證所稅卻成為股市行情的代罪羔羊。

證所稅的議題,最近十年、二十年可能不會有人提了,我們錯失一個租稅政策未來可以著力的空間。但這個議題牽涉到國家租稅公平正義,爭議還是會出現,愈來愈難解決。因為法律要另起爐灶,社會成本非常高。這個證所稅的改革,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副教授孫克難口述,記者郭珈爾記錄整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9724
證所稅紛擾3年半…換來4個空
2015/11/18 08:1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8 03:48 經濟日報 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
 

復徵證所稅議題自2012年4月提出、立委三讀通過、上路、修訂,到昨(17)日證所稅廢除,紛擾台股三年半,期間台股由交投熱絡高峰掉落,影響層面從成交量、新股掛牌、周轉率到國稅收入的證交稅等都受重創。

根據統計,證所稅重創了台股,進而影響稅收。就成交量來看,復徵證所稅前一年(2011年)台股日均量達1,222億元,提出當年日均量降至928億元,之後每年都無法突破千億元大關,低量成為常態。

台股資金撤出使量能萎縮,交投低迷,讓過去證交所赴海外招商引資時,將高周轉率為誘因吸引資金投資台股的光環也變得黯淡。據證交所統計,台股周轉率過去都超過100%,以2011年為例是119%,近幾年快速下滑後,去年僅剩84%。

海內外企業到台股掛牌意願降低,證交所、櫃買中心每年合計新股掛牌數字逐漸減少,復徵證所稅前一年新股掛牌還高達97家,去年已降至55家,台股光環盡失。

復徵證所稅除重創台股本身外,政府稅收據券商公會資料顯示,1997年至2011年平均年證交稅收1,048億元,由於台股成交量大減,2012年證交稅實徵只有716億元,減幅23.8%,國庫短收549億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