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環保能源氣候災變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整理包/巴黎最恐怖的一夜 七起連環攻擊地點在這裡!
 瀏覽6,464|回應47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4 15:29:55 聯合新聞網 綜合整理

巴黎連續七起恐怖攻擊案所在位置。
分享巴黎於當地時間13號星期五晚間約9點半左右爆發連7起恐怖攻擊,分別散布在劇院、體育館、酒吧、餐廳、街頭等地,幾乎同時發生槍擊及爆炸案,還有人質在劇場遭挾持,最少有150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法國總統歐蘭德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關閉邊境,已調動軍隊因應此次重大攻擊行動。
這七起恐怖攻擊分布位置:

一、巴黎第11區的巴塔克隆劇院 逾百人死亡

一場美國搖滾樂團「玩命鷹族」(Eagles of Death Metal)的演唱會在巴塔克隆劇院(Bataclan)舉行 ;但演唱會接近尾聲時,冷酷的槍手衝入劇院瘋狂掃射後,向人質投擲手榴彈,接著再向人質逐一開槍,屍體遍地,猶如人間地獄。

法國安全部隊在午夜左右成功攻進音樂廳,救出倖存的人質,殺死兩名恐怖分子,但據信共有六、七人參與這次攻擊;但法國警方逮捕的一名男子表示,他和另三名激進分子由伊斯蘭國策動發動攻擊,目前已知約有112名人質喪生,7人重傷...more


巴黎的巴塔克隆劇院外,許多受傷的人質被撤離送醫。 歐新社
分享
二、法蘭西國家體育場 4人死亡50人受傷

位於巴黎北郊聖丹尼(Saint-Denis)法蘭西國家體育場(Stade de France),一場法國和德國足球友誼賽。總統歐蘭德當時在場看球,賽事中,體育場附近發生3次爆炸,歐蘭德立刻在護衛下離開。據法國媒體報道,體育場附近發生三起爆炸,後在體育場D出口發現一具遺體,疑似恐怖分子由於進不去球場,在門口實施了自殺式襲擊,共導致4人身亡,50人重傷...more


球賽驚魂法蘭西體育場外傳出爆炸聲響,原本在看台上的觀賽民眾嚇得跑進場內。 美聯社
分享
三、比謝路酒吧 14人死亡20人受傷

巴黎10區Bichat路的一家酒吧附近發生槍擊案,劫匪手持AK47向人群掃射,造成14人死亡,20人受傷。


法國巴黎攻擊事件。 圖/美聯社
分享
四、音樂廳附近,柬埔寨餐廳

在巴黎10區的阿里貝爾路(voltaire),一家柬埔寨餐廳和一家咖啡館也發生槍擊案,一名正好在巴黎十區酒吧內的民眾向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BBC)表示,他們在酒吧內可聽到槍聲,隨後躲到桌子下,看到六、七個人倒臥在街道上,聽說凶手是坐在車內對外開槍。另有目擊者指出,至少一名槍手持自動步槍朝著餐廳開槍。

【相關新聞】

巴黎恐攻 陸生驚聞同學朋友遭處決...more


法國巴黎娛樂場所今天傍晚(當地時間13日)驚爆多起攻擊事件。美聯社。
分享
五、共和國廣場大道 4人死亡21受傷

共和國廣場大道(Avenue de la Republique)發生槍擊案,導致4人死亡21人受傷。



六、博馬舍街區 7人受傷

博馬舍街區(Rue Beaumarchais)發生槍擊案,7人受傷,其中3人命危。


餐廳血腥巴黎13日晚間發生連串恐怖攻擊,在遭到暴徒攻擊的一間餐廳外,數名受害者躺在地上。 美聯社
分享
七、夏洪尼路(Rue Charonne) 19人死亡23人受傷

晚間10點左右,巴黎11區夏洪尼路(Rue Charonne) 92號發生槍擊案,造成19人死亡23人受傷。


巴黎近郊聖德尼的體育場發生恐怖攻擊後,警方部署大批警力在現場維安。 美聯社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111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聯合/開放社會的敵人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6 01:07:2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俄羅斯班機上月底在西奈半島墜毀,不少歐洲國家正嘲笑俄國總統普亭對恐怖分子的譴責太慢、太弱;不旋踵,IS分子就在歐洲心臟地帶的巴黎犯下了令人髮指的恐攻暴行。對巴黎的攻擊,也是對所有開放社會的宣戰,是要以防不勝防的手段瓦解民主社會人性的善意與互信。

開放社會的支柱,建立在人際的互信,植基人性本善的前提。而開放社會最大的敵人,則是那些不分享相同理念的人,他們心懷仇恨,對善良無感,更處心積慮利用別人的信任與社會的不設防來製造暴亂。這次巴黎的恐攻,選在周五夜在不同地點同時向休閒中的平民下手,目的就在挑起最大的恐懼和不安,他們根本不在乎誰死誰傷。

數月前,德國總理梅克爾呼籲人們敞開心胸收容難民,各國公民主動響應,讓人動容。但這些心血與善意,極可能因為巴黎事件遭遇重大挫折,善意之門與開放的疆界可能陸續關閉。

在七名恐怖分子中,有兩人被發現是以敘利亞難民身分蒙混入境。這樣的消息一出,勢必引發那些善意收容城市及家庭的疑慮和恐慌:還有多少恐怖分子假藉難民身分棲住在自己四周?一旦這樣的疑慮開始蔓延,人們就會開始猜忌,進而表露出不友善;如此一來,友善難民的大愛即可能被怨恨取代,而功虧一簣。

IS崛起,快速填補了「凱達」組織的恐攻位置。不同的是,IS對下手對象更隨機、更不加選擇,這與凱達專以報復西方強權為目的的策略不同。更有甚者,IS的招募人馬來自不同國家的邊緣人,使他們更易化身潛返母國犯案,防不勝防。

巴黎恐攻,獲益者將是各國極右派政黨,他們反移民的聲浪將更高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901
聯晚/法蘭西體育場成反恐堡壘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5 14:37:17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法國巴黎遭遇恐怖攻擊震驚全世界,事發當時,法國國家隊的主場「法蘭西體育場」正在進行法德兩國的足球友誼賽,體育場也是恐怖攻擊的目標,若非主辦單位處置得宜,結果可能大不相同。

一名恐怖份子本想進入球場引爆炸彈,但為保全人員所阻,才在場外引爆。炸彈引爆時,引起觀眾騷動,而且各地恐攻消息也陸續傳出,主辦單位沒有叫停比賽,而是讓比賽繼續踢完,在場觀戰的法國總統歐蘭德是中場後離開,從而避免了恐慌情緒蔓延,以及大批觀眾出場後的不確定因素。

比賽結束後,由於場外情勢不明,主辦單位隨即將所有觀眾留下,由警方分批帶領觀眾排隊,從安全通道離開。有些民眾,甚至從場外逃到球場內避難。此時的法蘭西體育場,已經不僅僅是個球場,更是抵禦恐攻、保護民眾生命安全的堡壘。

事後看,假如保全沒有及時擋下恐怖份子,炸彈在這個八萬人球場內引爆,傷亡將更大。如果恐攻消息傳出後,終止比賽,第一時間把球迷疏散出去,數萬人馬上成為恐攻目標。若球迷恐慌蔓延,互相推擠踩踏,就可能引發更大的悲劇。

疏散群眾時,還有個令人感動的畫面,法國民眾離開球場,不但不是驚慌失措,反而全體一起高唱法國國歌馬賽進行曲。此時球迷勢必已從各種管道,得知恐攻消息,但仍以這種方式為自己、為家人、為國家打氣,令人動容。

這次黑色星期五的巴黎恐攻事件,當然是個悲劇。有數萬人觀賞球賽的法蘭西體育場出人意料的扮演了反恐堡壘角色,讓傷亡人數不致進一步擴大。這不僅僅是球賽主辦單位的功勞,更有賴高素質的公民意識配合,才能奏功。

台灣不曾經歷類似恐怖事件,但各種大型體育賽事的機會不少,從昨天中古之戰,竟還放任場外在比賽中放煙火看來,師法其他國家的球場和人群管理,已經刻不容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899
歐洲版911 再促全球聯手反恐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6 04:15:06 世界日報 要聞組/綜合14日電

2001年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帶來第一次全球反恐運動。分析人士指出,巴黎13日晚遭到的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是歐洲版「九一一」,斑斑血跡警示世人,國際社會聯手打擊恐怖主義刻不容緩。這一恐襲事件可能推動世界各國掀起第二次全球反恐大聯合。

據分析,此次恐怖襲擊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恐怖組織發動襲擊能力之強大,也令人震驚。11月13日巴黎發生的悲劇,距離全球元首聚首的巴黎氣候峰會僅兩周時間,襲擊者野心之大遠非普通恐怖襲擊可比。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指出,單從此次恐襲事件看,可以算是一場「城市恐怖戰爭」的前奏,但從一兩次事件並不能認定目前恐怖分子已經有能力在歐美城市中心進行城市恐怖戰爭,只能說目前這種能力正在形成。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滕建群則表示,此次巴黎恐怖襲擊和美國「九一一」事件不同,「九一一」是「一錘子買賣」,但巴黎恐襲卻是一系列活動,包括爆炸、綁架人質、槍戰等。除自殺炸彈外,恐嫌還與警方面對面交火,這已成為恐怖襲擊的一個發展趨勢和特點。此次事件的教訓值得全世界思考,法國政府本身需要反省反恐策略的漏洞。

李偉認為,一直以來,城市恐怖戰對比「九一一」之前,從規模和組織行為上講已發生很大變化。只是法國還沒有完全做好應對打贏城市恐怖戰爭的準備,存在一定缺陷,但不代表以後法國就沒有這樣的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九一一事件」十餘年過去了,從一開始的反恐大聯合,到後來美國被指對恐怖主義搞「雙重標準」,反恐合作不像過去那麼緊密。但通過巴黎事件,大家意識到「伊斯蘭國」(IS)的危害性和過去凱達組織不一樣了,凱達組織擴張能力較弱,是一個團體和組織,而IS作為一個不被認可的「國家」,占有很大地盤,攻擊面很廣,凡是異教徒都可以殺戮,大家感覺一個恐怖邪惡的國家要崛起了。因此預料通過此次事件,全球很快會形成第二次反恐次大聯合,而聯合的深度和廣度都會比「九一一」後更大一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873
這次恐攻 巴黎人怕族群分化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6 04:15:04 聯合報 編譯陳韋廷/綜合報導

民眾以哭泣的臉、挽救可能炸斷的艾菲爾鐵塔,表達對上周五恐攻的看法。 特派記者蕭白雪/攝影
分享在遭遇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慘重的恐怖攻擊後,即便心中驚魂未定,巴黎民眾仍走上街頭向遭受恐怖攻擊的受害者獻花致意,展現團結,但紐約時報指出,巴黎如今的氛圍,明顯跟今年一月「查理周刊」遭攻擊後所展現出的團結一致氣氛不同,巴黎民眾甚至擔心這次恐怖攻擊將分化巴黎。
巴黎像歐洲許多古老的城市一樣經歷過許多暴力事件,例如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推上斷頭台的貴族或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期間被焚毀的杜樂麗宮。每一次發生後,這座城市就將其吸收承受,在某些方面來說,甚至設法將其忘記。巴黎民眾與遊客常常經過城市內著名景點,卻很少想到歷史中曾經發生過的大屠殺事件,

周五晚間的血腥殺戮,與查理周刊大屠殺發生時間僅相距十個月,遭攻擊的餐廳、球場和劇院等目標,都是一般人尤其是年輕人常去的地方,許多人因此憂心,這次恐攻會讓法國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間的鴻溝更加擴大。

查理周刊事件激起上百萬巴黎民眾走上街頭,展現團結反恐意志。然而,多數人認為這次氣氛不同。百萬人反恐遊行似乎是遙遠的回憶。恐攻後隔天的巴黎,氣氛是憂鬱跟壓抑的。許多店家關門,博物館、電影院及游泳池等公共場所也關閉,車輛行人稀落,周六喧鬧繁忙的街景已不復見。

這次恐攻,許多受害者是年輕人,根本沒有經歷過恐怖攻擊。遇襲的巴塔克蘭劇院是許多巴黎年輕人去過看表演的地方,周末夜附近一向很熱鬧。一名卅歲的茶葉店經理費隆說:「上次的查理周刊是個有象徵性的目標,但昨天的受害者不是記者,不是名人,他們只是一般人。」

人們雖然談論必須展現團結,但他們擔心這次大規模屠殺事件只會進一步分化社會。有移民背景的一些人甚至擔心,人們會將法國龐大的穆斯林族群與激進伊斯蘭分子混為一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834
恐攻槍手混在難民中抵法國?梅克爾壓力大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6 04:15:00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十五日電

希臘接近馬其頓邊界十四日仍有大批難民。警方查出巴黎恐攻槍手疑似混在難民中抵法,讓歐洲各國憂心難民引發的安全問題。 法新社
分享巴黎恐怖攻擊的兩名凶手,疑似混在難民中從中東入境歐洲。這讓主張接納難民的德國總理梅克爾面臨國內外更大壓力,愈來愈多批評她的人指出,巴黎恐攻證明難民潮對歐洲構成嚴重安全威脅。
巴黎警方證實,七名死亡的自殺炸彈客之中,其中一人確定是住在巴黎近郊的法國公民,另一名在巴塔克蘭劇院自爆身亡的炸彈客身邊,發現一本敘利亞護照。

希臘內政部長托斯卡斯表示,這本敘利亞護照持有人只有廿五歲,於今年十月三日跟著一艘約乘載七十人的難民船,從土耳其渡海抵達希臘的雷洛斯島,並依歐盟規定在島上登記身分並留下指紋。

希臘的電視台引述警方消息指出,法國要求比對另一名攻擊者的指紋,是在今年八月進入希臘,疑似也是混在難民中輾轉到法國。希臘媒體報導,警方已將持有該護照入境者的指紋送交法國警方比對,安全單位人員並對同時抵達的其他人下落展開追查。

十五日在土耳其舉行的G20會議,原定討論歐洲難民等議題,梅克爾原希望藉此機會,就難民大量湧入歐洲的問題與土耳其領導人會面討論能有所進展;歐盟原本也寄望在G20會議上,就難民問題能和土耳其達成合作協議。

巴黎恐攻事件發生後,情勢已出現變化。梅克爾在巴伐利亞邦盟友、基社盟主席官員澤霍費爾表示,歐洲及德國都需要更多安全措施,他要求對歐洲邊界及德國國界採取更嚴格控制,「我們必須知道誰來我們國家」。德國內政部長馬奇耶爾上月曾說,「外國情報局提供線索警告難民之間可能混有恐怖分子」。

雖然恐怖攻擊者與難民間的連結尚未確認,但歐洲許多國家反移民政黨與團體已動作頻頻,不但相關訊息在社群網站上快速擴散;波蘭政府宣布拒絕歐盟分配難民政策,還有政治人物將責任歸咎於梅克爾的難民政策。荷蘭以反移民言論著稱的議員威爾德斯在推特上發表「伊斯蘭不屬於我們」等仇外言論,並呼籲關閉國界。

立陶宛總統韋永尼斯說,除非歐盟對每一個新到的難民加以歐洲各國一體遵行的安全檢查,否則立陶宛「不再增收難民」。捷克與斯洛伐克自始即拒絕難民,現在看來立場更堅持。中歐國家的領袖說,他們早就警告德國,許多中東難民沒有身分文件,貿然收容對歐盟造成重大危險。斯洛伐克總理費科說:「這事我們說了好幾個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832
哀傷巴黎街頭 「我們哭泣但不害怕」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6 04:14:28 聯合報 特派記者蕭白雪/巴黎十五日電

折斷的艾菲爾 民眾以哭泣的臉、挽救可能炸斷的艾菲爾鐵塔,表達對上周五恐攻的看法。 特派記者蕭白雪/攝影
分享
彈孔上的玫瑰 巴黎鐘琴酒吧遭恐怖分子槍擊,民眾十五日在彈孔放上玫瑰花悼念受害者。 法新社
分享遭受恐怖攻擊後的第一個周日,巴黎在戒備中顯得異常沉靜,有些原本營業的假日市集都關門,原本預計迎接聖誕節的歡樂氣氛被哀傷取代,有巴黎人說,「我們不會被打倒」;有人冷靜說,「我們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攻擊,但生活要照過。
從布魯塞爾往巴黎的火車站,到處都都可看到警察、安全人員走動。周日的巴黎,原本為了拚經濟、吸引觀光客消費而開放營業的香榭麗舍大道、熱門的艾菲爾鐵塔、羅浮宮,都因關門而少了人潮。

不同於年初查理周刊遭攻擊後的第一個周末,大批群眾及多國領袖齊聚巴黎街頭,展現不向恐佈分子低頭的遊行,這次被視為經過精心設計的攻擊行動後,法國政府要求民眾盡量待在家裡、不要出門,加上各種活動幾乎都停止,歷經血腥恐怖攻擊的巴黎,仍沉浸在哀傷中。

距離案發的柬埔寨餐廳與巴塔克蘭音樂廳不遠、在法國具有象徵意義的共和廣場,不少民眾前來獻花、點蠟燭,不時可聽到哽咽聲,還有人哭著大喊:「為什麼?」有民眾在牆上寫下:「我們哭泣,但我們不害怕」;還有小朋友獻上玩偶、畫圖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悼。

一名特地到案發現場獻花的女子說,「我一定要來,我要讓恐怖分子知道,我們不會被打倒」。

在巴黎住了廿幾年的皮耶和女朋友約在共和廣場碰面,他們說,「我們的生活不能被恐怖分子影響」,但兩人都覺得,這不會是巴黎最後一次遭受恐怖攻擊,未來可能還會再發生,「我們不想看到悲劇發生,但我們能怎麼辦呢?誰能真的制止呢?」

如果有機會想對恐怖分子說什麼?皮耶說,「停止吧,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瑞士美國到巴黎旅遊的辛蒂和友人上周五剛好在附近,親眼目睹許多人驚恐在馬路上奔跑,假期即將結束的他們,選擇到共和廣場前向死難者致意,辛蒂說,有機會還是要來巴黎,「我們不能害怕,那就讓恐怖分子贏了」。

巴黎聖母院傍晚將為受害者家屬舉行彌撒,不少民眾下午也陸續到聖母院附近祈禱。


儘管法國政府要求人民儘量待在家中不外出,許多巴黎人十五日還是前往遭恐攻地點,向罹難者致哀。 路透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808
歷史血淚教訓:跳脫極端宗教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5 02:22:52 聯合報 余豈/大學教師(嘉義市)

人類大概是生物界裡,唯一會以「信念」不同當理由,就千方百計排擠、迫害「異類」的物種。其作法含蓄的,嘴上咀咒「異類」下地獄,而甚者,以宗教操弄政治於掌心,公開進行迫害與殺戮!

理想中,宗教講求寬容,但當今社會卻不乏極端宗教信奉者只對自己寬容,更把那種自私縱容當成精神寄託,虔誠相信自己的惡行,是步入天堂之唯一道路。伊斯蘭國剛承認策劃巴黎恐怖攻擊,那些「視死如歸」的炸彈客,即印證了此荒謬心態。

迫切的質疑是,我們真的需要宗教才能當「好人」嗎?我們又有何資格去認定,哪些宗教一定優於其他「異類」宗教呢?

從歷史上看,宗教起源於人類對宇宙的好奇,但血淚斑斑的近代史,也明白指出,宗教亦是掌權者宰制被奴役者的最有效手段。

從古代十字軍東征、後來的以阿戰爭,到如今邊口誦「Allah Akbar」邊射殺群眾的恐怖分子,宗教理想境界離我們愈來愈遠。

此爭辯猶如美國槍枝氾濫,一次又一次的校園射殺,右翼反槍枝管制者仍辯駁,有錯的並非槍枝,而是用槍枝的人。但若慘案不斷發生,難道不該針對「犯案工具」進行適當控管?

當宗教龐大勢力變成箝害民主自由的黑手,非但不避諱強勢介入政治,甚至以獨裁專制手段進行愚民洗腦,我們還能相信那滿天神佛的慈眉善目嗎?

今日世界,與各種宗教發跡的時代背景相去甚遠,幾千年前安定社會的力量,很難一成不變地維持其立論基礎。而現代政治之所以保障信仰自由,乃是立基於對民主自由之保護,因此,當宗教與民主自由相衝突,尤其在中東等未開發或開發中地區,人類必須跳脫極端宗教,從歷史錯誤中思考出一條全新的文明之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548
巴黎恐攻/理性溝通 和平其實不難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5 02:22:51 聯合報 林玫玲/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台南市)

海明威說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十幾年前念博士時,我真的如此幸運,因為學術研究會議到過巴黎一次,美麗的城市,文藝復興之都,浪漫美好回憶歷歷在目。

當巴黎成為伊斯蘭國報復的對象,爆發恐怖攻擊事件,造成重大傷亡令人怵目驚心時,我在想,和平有這麼難嗎?伊斯蘭國的恐怖分子,為了自身偏狹的信仰理念,進行攻擊行動,造成如此多無辜者不幸死傷時,無論其理念再怎麼崇高、自身即使受了再怎麼多的委屈,這樣的攻擊行動終究讓信仰理念變了調。冤冤相報何時了,以暴制暴終究讓世界淪為殺戮戰場,平添不幸遺憾。

聽聞在法國觀光的所有台灣客均安,生命安全無虞之際,我還是期盼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士,共同為巴黎祈福,為世界每一個國家祈福。唯有大家放下心中偏執意見,理性溝通,才能異中求同,得到和平的最大公約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543
巴黎恐攻/無法預防 就珍惜當下吧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5 02:22:51 聯合報 陳弈忻/教(高雄市)

巴黎遭嚴重恐怖攻擊,聽聞這個消息,令人震驚害怕。震驚的是,巴黎是時尚之都,是美食之都,是一個美麗而自由的都市,怎麼也會染上鮮血?害怕的是,這種盲目的攻擊,無孔不入,誰都有可能會是下一個受害者,對於這樣殘暴血腥的行為,老百姓只是俎上魚肉,既沒有辦法逃脫,更沒有辦法反抗。

讀國二的兒子說,國際大都市有這樣的風險,還好台北不是國際大都市,應該不會發生這樣的恐怖攻擊吧?現在是地球村時代,資訊無遠弗屆,距離更不是問題,即便生活在台灣,我們也難置身事外。可是面對恐攻威脅,又能如何呢?既無法預防,也不能避免。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並且別忘要善待身邊的人。為台灣祈福,也為全世界祈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542
巴黎恐攻/後現代越戰…全球皆戰場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5 02:22:50 聯合報 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恐攻 季青
分享法國巴黎發生恐怖攻擊,這是法國介入反恐戰爭以來,受到最大的一次後座力反彈,不得不讓世人重新省思,以反恐為前提構築的全球治理秩序,是不是走到了盡頭?而台灣以依附美國,唯華府是聽的唯一朝野共識,是不是應該改弦更張?
伊斯蘭國刻意利用公然虐殺與婦孺不饒的種種殘忍作為,有效激起國際輿論的髮指,從而加深與伊斯蘭世界的對立,並在升高的衝突中,凝聚基本教義派的向心,動搖世俗政權的統治正當性。

向伊斯蘭國宣戰的歐美強權,除了偶爾獵殺一兩位伊斯蘭國幹部,利用媒體渲染戰功,騙取國會撥款自肥之外,實則毫無進展。

法國在反恐作戰中,充滿混水摸魚心態,從一開始看似模棱兩可,到後來藉機滲入利比亞,攫取能源暴利,再配合介入敘利亞,順便利用輿論譴責俄羅斯與中國袖手旁觀,以大義凜然之姿態,掩飾自己難登大雅之堂的齷齪算計。

相較於北京堅持不干預政策,雖遭外界譏諷是為了石油天然氣,最後看出,其實根本是法國在利比亞坐收漁利。

伊斯蘭國在歐美聯合打擊下,延續各地恐怖主義所仰賴的強烈仇恨,因此更加防不勝防。

早在九一一後就曾預言,世界範圍的後現代式越戰即將爆發,一個沒有固定戰場,也沒有固定敵人的世界大戰,正在無形中展開。可是,在這樣的所謂全球治理形勢中,華府毫無戰略警覺地自以為掌控大局,進而採取再平衡的亞太軍事部署,企圖遏制中國和平崛起。

莫說華府四面作戰,看似得意洋洋,連新進解禁的日本自衛隊也磨刀霍霍,準備好在反恐戰爭中一試啼聲。如此這般掉進伊斯蘭的文明對決圈套,刺激聖戰士遍地開花,其反作用力遲早也要撞擊日本。

近代日本原本已演化成一個充滿好奇的文明,曾幾何時,又為了恢復虛構的世界性而想要囊括亞洲,收服中國,卻因力有未逮,如今不惜與美國許了浮士德之約,恐難免後患。

西方媒體營造的反中嫌習氣氛,台灣當然照單全收,朝野參選人忙不溜丟向華府交心,可望勝選者,甚至要把台灣與美、日綁在反中聯盟裡。反觀北京,在西方媒體不屑訕笑中,勉力自為,而在一帶一路的藍圖中,水到渠成地嘗試另一條以雙邊經濟命運共同體為基礎,以多邊資源同享為方法,緩解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孿生連帶,營建不同文明交流共存的自發機制。

誰能想到,法國在利比亞大捷,但釋放的在地能量,竟然最終遭致巴黎之爆?反恐戰愈反愈恐的明證,對兩岸而言都是警訊。

對北京,即使伊斯蘭國不以北京為敵,但伊斯蘭世俗政權與中國的密切交往,以及恐怖活動隨分離主義擴散的可能性,絕非圍堵壓制所能緩解。

對台北而言,依附在以暴力維繫的美國世界秩序中,歡迎日本軍事再武裝,不如轉換跑道,尋覓其他的世界秩序軌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8539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