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歐盟對一帶一路無策略共識 「你不能怪中國」
2018-09-03 12:53聯合報 記者
馮克芸╱即時報導
華郵指出,歐洲領袖可能最終擱置對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疑慮。圖為德國杜伊斯堡一家鋼鐵廠,杜伊斯堡是帶路計畫的歐洲物流中樞。美聯社
華盛頓郵報1日分析報導,德國杜伊斯堡近幾年已因中國大陸一帶一路計畫,從一個後工業時代廢墟,一躍而成帶路計畫的歐洲物流中樞、「德國的中國城市」,經濟榮景一片火熱。儘管美歐對中國的舉動皆有疑慮,但歐盟對於帶路計畫至今無策略共識,預期中資在杜伊斯堡的高度發展將持續。
華郵柏林記者諾亞克(Rick Noack)報導指出,杜伊斯堡在1980年代與大陸武漢市結為友好城市,但杜市在2013年之前,與中國僅維持象徵性關係。2014年之後,杜市被中國帶路計畫視為歐洲物流中樞,按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經濟研究教授陶柏(Markus Taube)的說法,那彷彿是「突然從天而降的奇蹟」,杜市開始高度發展。
在杜伊斯堡,以每周抵達及開出的中國火車列車計算,2014年平均每周3班,如今每周30班,該市希望未來兩年增加到每周50班。當地一家物流公司經理呂斯莫特(Michael Suessmuth)說:「我們的生意蓬勃發展,幾乎應接不暇。」
從中國運抵杜伊斯堡的貨物,不只在當地轉運歐洲其他地方,多半還重新包裝或加工,這又為杜市增加更多工作機會。呂斯莫特的公司已新增數十名或甚至上百名員工,當地目前有4萬個職缺仰賴這個歐洲內陸港。
如今在杜市註冊的中國公司約有100家,絕大多數與物流相關,但市政官員希望,接下來將有高科技公司及其他產業跟進投資。
對此,德國並非沒有疑慮,有人擔心,中國會藉帶路計畫,取得利基公司,且將歐洲先進技術帶回中國,甚至會在達成目的之後,把所有設在歐洲的中國公司都關閉。德國在八月初宣布,將修法賦予政府更多權力,阻止外資收購,這項舉動主要就是針對中國投資人。
除了經濟疑慮,還有政治疑慮,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最近一項研究就指出,歐洲各國爭取中國投資,會削弱各國的夥伴關係,等於是容許北京分化及打敗歐洲。德國前外長嘉布瑞爾去年就說,德國若不發展出一套對中政策,「中國將成功分化歐洲」。
華郵在文中說,以2012年中國與16個中歐及東歐國家組成的「16+1合作」為例,讓中國把影響力擴及歐陸,匈牙利及希臘在兩年後的南海爭議中,就阻止歐盟發表反對中國的聲明。
不過,歐洲雖然對中國有疑慮,卻同時對美國這個長期夥伴也有疑慮。
數十年來,歐洲對美出口持續下降,而亞洲已是歐洲更重要的市場。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威脅對歐祭出懲罰性關稅,美歐的貿易關係越來越不確定。
陶柏教授說,川普現在的對歐舉措,就是送給中國一份大禮,他說:「對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場全球霸權的競賽,中國人認為,川普現在所做的,儘管當下可能使中國受害,但長期下來將使他們更強大。」
華郵指出,考慮到川普的態度和經濟現實,歐洲領袖可能最終擱置對中國的疑慮。目前能與中國談判帶路計畫普遍規則的是歐盟,歐盟需就對中新策略形成廣泛共識,但這項共識還未出現。
杜伊斯堡中國代表福魯克(Johannes Pflug)說,就此共識而言,「歐盟完全不及格」,他還說:「只要歐洲尚無共同立場,你就不能怪中國繼續推動帶路計畫。」在其他城市也爭取中國投資的情況下,杜伊斯堡計畫繼續與中國合作推動帶路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