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是命運共同體?柯文哲回台:平安歸來阿彌陀佛
2017-07-04 08:00聯合報 記者
黃國樑/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上海雙城論壇,提出「兩岸命運共同體」概念,引來獨派憤怒。柯文哲的「命運共同體」之說,從它的源起與脈絡看,都是用在與中國大陸敵視與對抗的場合或角度上,而如今竟然跟大陸一起「命運共同體」,可見時代真的變了。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前日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 圖/北市府提供
柯文哲昨晚從上海返抵松山機場,他以「突破僵局、平安歸來」為上海行總結;媒體追問他對此行打幾分?柯沒正面回應,只說:「能平安歸來就阿彌陀佛了」。既是「命運共同體」柯又何以說出此言,只能說「柯氏語言」的風格讓人傻眼。
●日本前防衛廳長官金丸信 最早提出
1970年代,已成為日本眾議員的前防衛廳長官金丸信抵台訪問,並晉見蔣經國總統,那一年的年初,美國與中共正式建交,金丸信因此提出主張:中日韓三國在東北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沒有一個安全的中華民國,日本與韓國都將面臨生存的威脅。他說:倡議已久的中日韓共同安全體系的觀念應該建立,並付諸實施。
1970年代,日本眾議員金丸信率領自民黨議員六人以及秘書等訪華團,抵達台北。 報系資料照
●日首相中曾根 喊出日美是命運共同體
1983年1月20日,訪美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記者會上表明,日美同盟關係具有軍事意義,美日兩國為太平洋兩岸的「命運共同體」。華盛頓郵報刊出中曾根獨家專訪,專訪中中曾根表示,日本將建立巨大的防衛力量,以對付蘇俄的逆火式轟炸機,使日本成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左)。圖右為嚴長壽。 圖/翻拍自《你可以不一樣》
●謝長廷 第1位提出台灣「命運共同體」
1987年1月,謝長廷參選立委,與另一位候選人趙少康在台大校友會館公開辯論,謝首次提出「命運共同體」說法,他說,他支持建立一個新的台灣意識。「我認為今天國共長期對峙的結果,台灣面臨中共政權強大的威脅和壓力,台灣所有住民自然形成台灣島『命運共同體』的台灣意識。」他說,這個意識跟傳統的台灣省籍意識不一樣,國民黨不應該敵視這一種自然產生。
新當選的立委趙少康和台北市議員謝長廷(左站立者)應本報系「聯合月刊」之邀,公開辯論「台灣與中國前途」問題。 報系資料照
●第一位附和的外省人叫雷渝齊
1989年4月,前立委雷渝齊構思出一套「台灣命運共同體」觀念,作為他再次參選立委的基本戰略,他與一群外省籍人士推動「台灣命運共同體」觀念,並將他們的籍貫都改為台灣省的任一縣市或北高兩直轄市。他認為,當外省人藉由「命運共同體」概念,真正融入台灣社會,即可掃除部分台籍人士留存「台灣會被外省人出賣」的疑慮。
前立法委員雷渝齊(左)。圖為大公黨老兵特種第一黨部,於1989年4月發動卅餘人在中正紀念堂,舉行祭拜先總統蔣公及慰留蔣夫人活動。 報系資料照
●洪奇昌向李登輝力陳「命運共同體」
1989年12月,民進黨國大代表洪奇昌向李登輝總統表達「台灣政治命運共同體」和「台灣建立新國家」理念,他說,現居台灣的兩千萬人,不論從何時、何地來到台灣,都緊密地共同生活在一起,隨時面臨自己內部和外來的各種挑戰,此基礎上,這兩千萬人應該是十足的「政治命運共同體」。
李登輝當時仍主張統一,他在答復時說,他也贊成洪奇昌所講的要認同台灣這塊土地,但對於部分人士提出台獨訴求,他個人絕對無法苟同。他說,「台獨這種政治主張,相信絕大多數同胞也不會接受、同意」。
1989年,立法院民進黨立委合影,葉菊蘭(中)、尤清(左)、洪奇昌(右)。 報系資料照
●謝長廷質詢 郝柏村短暫附和
1990年10月,謝長廷在質詢要求政院官員認同「台灣命運共同體」的觀念,一、無論統、獨,政府決策法令,應以台灣二千萬人民的利益為優先;二、台灣人民的利益和大陸人民利益發生衝突時,應以台灣人民利益為先。
行政院長郝柏村回應表示,在台灣人民利益和大陸人民利益發生衝突時,政府一定是以台灣人民利益為優先,但他說,這一切仍以「拒絕台獨為前提」。
1990年10月,行政院長郝柏(右)短暫附和「命運共同體」說。圖為立法院質詢行政各部首長情形,雙方進行台灣主權與獨立的論辯。 報系資料照
●90到91年 命運共同體已琅琅上口
1990年12月,當時剛出獄將角逐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即認為,命運共同體的觀念正加速形成。他認為,民主終將在台灣獲得最後勝利,且台灣社會已逐漸融合成一體,大家都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
1990年12月,當時剛出獄將角逐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即認為,台灣社會命運共同體的觀念正在加速形成。 報系資料照
同一時期,參加李登輝主導的國統會的康寧祥也主張,政府制定大陸政策,朝野已建立以台灣二千萬人民安全為前提的共識,因此,無論是國統會、大陸委員會,甚至是最新成立的兩岸中介團體海峽交流基金會,都應該以「台灣命運共同體」為基礎,擬定最新的大陸政策。
1990年底,康寧祥(右)也主張,無論國統會、大陸委員會,甚至海基會,都應以「台灣命運共同體」為基礎,擬定最新的大陸政策。 報系資料照
不只如此,連報紙的社論都接受了這個概念,認為台灣內部各兄弟文化族群皆應建立「台灣命運共同體」的共識,並以此為基礎,朝向促成全中國的現代化、民主化、統一化而努力。
●為抵制國統綱領 民進黨提保台綱領
1991年3月,幾位民進黨人士組成的「保衛台灣委員會」並決議,將於近期針對「國家統一綱領」提出相對的「保衛台灣綱領」,並且主張應將台灣視為生長及繁榮子孫的命運共同體,不容以反共基地或旅館心態視之。
●郝柏村說同意命運共同體 但反台獨
1991年10月,郝柏村強調,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同舟共濟。 報系資料照
1991年10月,閣揆郝柏村說,他同意民進黨立委謝長廷所提,台灣兩千萬人應同屬一個「命運共同體」。但是口裡講的是命運共同體,心裡想的卻是搞台獨。他說,搞台獨只會製造內部分裂,在同一條船上,「我把舵拉向右邊,你把舵拉向左邊,我把船往前划,你偏要把船往後划?這算什麼命運共同體?」
●李登輝改一個字 提出「生命共同體」
1992年7月李登輝(中)指示,要培養民眾「生命共同體」的觀念。 報系資料照
可能見命運共同體勢不可擋,李登輝提出他的主張,1992年7月他藉著視察台灣省政府,指示要從社區做起,培養民眾「生命共同體」觀念。他說,對日八年抗戰期間,各地參與抗戰的人都有強烈的「生命共同體」觀念;但歷經四十年後的今天,這種「生命共同體」的觀念已經沒有了。
幾天後,他接見全球海外優秀青年代表時,再次呼籲國人,能建立「生命共同體」的共識。
●國民黨內部 對生命共同體產生疑慮
1993年6月,十四全草擬的黨務發展綱領草案,即將「生命共同體」字眼刪除,改成「同舟一命」。 報系資料照
1993年6月,國民黨內「生命共同體」出現重大轉折,在為十四全草擬的黨務發展綱領草案,即將「生命共同體」字眼刪除,改以「同舟一命」。
不過,一個月後定稿,中常會通過十四全「中國國民黨現階段黨務發展綱領草案」和「現階段政治任務提示草案」,「生命共同體」卻赫然在列,要求黨員必須堅定信仰,建立全黨「生命共同體」共識,確保黨的執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