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6 02:06:22 聯合報 黃介正
日前我交通部民航局公開,大陸方面新設四條航線,緊貼台灣海峽中線西側,挑動數十年來台海軍事對峙的神經,尤其是在兩岸協商趨緩之際,執政黨地方選舉失利之時,自然增添敏感。
台灣海峽分隔中線非由兩岸自己劃分,而是東西冷戰美軍協防時期,為避免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的海空巡防前沿,也是沒有和平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下的行為默契。
一九五○年代,國際民航組織將台灣周邊及大陸東南(福建省部分)地區,劃設為「台北飛航情報區」(FIR),美國亦將相同區域設定為我國「防空識別區」(ADIZ);復由於早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空力量薄弱,且擔心機艦叛逃而自我設限不出海,長期以來我國,尤其是空軍,並不願承認海峽中線。
在中國大陸取代我國的聯合國席位後,將海峽中線以西劃為「上海飛航情報區」,也獲得國際民航組織的認知,惟因我國仍維持金門與馬祖之外島航線,無論從交通部民航局或國防部的戰備預警角度,自仍維持原有的FIR與ADIZ範圍,而將海峽中線以「虛線」示之;因此,理論上形成某種程度的各說各話,而在實際民航管制與空軍戰備巡航上,依循那條虛線而為。
海峽中線本是虛擬的,但行之有年後,逐漸演成了我國民眾安全與心理的邊疆。大陸方面無論民航規定或軍事行動,倘太過貼近海峽中線,自然敏感。
關於大陸新劃的M508航線,緊鄰海峽中線西側,雖早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研議,認定屬「上海飛航情報區」之內,且原則符合國際飛航安全規範;國內仍有擔心空防被壓縮者,有憂慮飛航安全者,有認定執行技術上無妨礙者,有盼望緩解大陸及兩岸航路塞機延誤者。
就目前大陸方面公布相關資訊與新聞聲明,以及四條新設一南北向、三東西向的航線圖觀之,應無需往惡意挑釁的方向解讀;在執行技術上與軍事防空上,國內航空業者與國防部主管單位也都認為可以維安避險。
但是,我國對此一事件所揭露的訊息與隱含的意義,卻絕不可等閒視之:大陸方面在涉及我方權益與安全顧慮事項上,在未經雙方達成協議之時,逕行片面作為,造成既成事實,逼迫我方接受。
大陸此種「有溝無通」、「有商談無協議」,在台灣方面未能完全同意的情況下,依據本身利益的單方決策,在強弱大小的彼我之間,自然無助於兩岸關係的和諧建構,若演變成常態慣性,必將戕害兩岸過去六年多來累積的薄弱互信基礎。
因此,我們強烈支持陸委會與交通部,嚴肅面對並就航管及飛航標準等執行技術層面,與大陸進行強力溝通;更要仔細探究大陸新設三條東西向航線,是否係為未來兩岸定期航班,對我北、中、南機場,直線穿越台灣海峽而預作規畫。
更重要者,我方應對兩岸間正在進行以及預畫推動的相關協議,進行全面的思考與檢視,在大陸初露片面單邊行事之時,考量國內難有朝野共識的政治常態,檢討內部跨部會協調困難所造成的時間成本,綜整我方未來還價的條件與關鍵節點。
在兩岸積極促進商貿與文化交流的同時,別忘了,台灣與大陸之間仍有許多「禁止、限制水域」,我們也還有「要塞堡壘地帶法」。
(作者為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