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0 02:31:51 聯合報 盛治仁
最近讀了許多企業管理上的案例,得到一些啟發。這些案例的模式,都是企業發展時,遭遇到兩難的困境,然後請幾位專家分析,究竟該如何因應才是最好的策略。讀著讀著,突然覺得這些分析好像少了兩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同的發展階段與價值,和最重要的人的因素。
舉例來說,案例之一的公司,有好幾個單位正在為不同客戶進行專案。公司為了提升效率並節省成本,剛將各單位的資訊人員統一編制在資訊部門,以收管理綜效。但發現資訊人員對各單位的專案支援,統一由資訊部統管後,人員對專案的熟悉度、投入程度以及對單位需求的了解及配合度都下降了,導致部分專案進度嚴重落後,重要的長期客戶直接投訴到總經理處,要求他盡速出面解決。
總經理面對這個問題,剛剛才將人員集中,看到了成本節省的好處,卻直接引起運作上的問題及客戶的埋怨甚至流失,要不要再改回原來分散的做法。不同的專家學者接著對集中和分散的利弊作出分析,並提出建議。專家立論都很精闢,讓讀者能夠思考兩者之間的相對優劣,但我覺得對該公司實際問題的解決幫助不大。
我看到的資料裡,都沒提這家公司的發展階段和價值為何。究竟這家公司現階段的核心目標與發展方向是什麼?在這個總目標方向的思考架構下,考慮公司過去、現在和下一階段的發展,才能清楚看出現在的最佳選項為何。
另外一個關鍵在於人。第一是目前的公司文化,究竟比較適合集中或分散。第二是各單位主管,尤其是此案例中的資訊長處事態度、作法以及和同事在部門裡和跨部門的互動關係,都是影響決定的關鍵。這些都不是外部顧問或專家學者在學理上可以觸及的面向,但對於事情的成敗卻有關鍵性的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實際的決策者,在理解學理的相對優劣之後,以公司現階段的發展重點和未來目標為思考主軸,再納入公司文化和人際互動的因素,作出一個相對「最適合現狀」的處理方式。
我用最適合現狀,是因為不覺得有最好的制度存在。所有的制度都有其相對優缺點,當我們在某制度之中,往往會聚焦該制度的缺點,而憧憬另一個新制度的優點。後來想想,不只是在討論公司治理之時如此,國家制度又何嘗不是?
最近廿幾年來,台灣經常在討論並進行制度改革,論者皆認為支持的制度可以帶來長治久安。我也支持制度的改革,但基於不同理由。社會的需要一直隨著不同的階段在改變,民主化初期,希望聽到社會多元聲音,當時的複數選區制度可以讓很多小黨或無黨籍人士當選。過了一陣子大家覺得多黨林立以及靠低選票比例當選的極端候選人造成意見和秩序的混亂,改成偏向兩黨制的並立式單一選區架構。到了現今,大家的抱怨再變為兩黨壟斷政治,希望更多其他社會力量出來,所以又有德國聯立式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倡議,類似比例代表制,小黨容易生存。時間拉長一點,就會發現我們其實是在循環裡面,兩黨制還是多黨制好?好像是下一個制度比較好。
我贊成制度要與時並進,但現行的修憲程序已經把制度改變卡住。所以務實來看,朝野先努力打開修憲的障礙,並且不要過度妖魔化現有制度,或美化新制。但在制度改變之前,能否有民主素養盡力維護,讓優點盡量發揮,才是愛護國家的做法。(作者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