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2014.08.26 02:09 am
馬英九總統的最佳政績在兩岸關係之改善,但他的這一場兩岸築夢工程,卻不無可能因張顯耀案而在卸任前約一年九個月的此際提前步上終局。
這是創鉅痛深的一擊。一、馬團隊對張案荒腔走板的處理,進一步重挫了政府已深陷谷底的社會形象與信任,難以支撐其繼續推動兩岸興革政務。二、綠營與立法院,在馬政府內部找到了杯葛抵制兩岸法案的理由,主張兩岸停止任何談判,並對既成談判結果表示質疑。三、北京國台辦針對「共諜」等說法稱,「希望不要作子虛烏有的猜測」;這其實是指桑罵槐,說的是媒體的報導,卻直指「專案小組」的放話。陸媒甚至說:「這是什麼和什麼嘛?」
事到如今,無論就台灣內部的政爭情勢,或就兩岸互信的齟齬而言,馬政府兩岸築夢的未竟政務如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爭端解決機制及互設辦事處等,極可能皆就此觸礁擱淺。倘係如此,這當然是創鉅痛深的一擊,且必貽禍未來。
張案在陸委會、調查局、高檢署、北京及台灣輿論之間,已經出現了顯著的認知差異;且可預測,未來司法程序也難以彌合這些裂縫。倘若張顯耀真是罪證確鑿的「被吸收的」、「長期、有計畫地」提供情資給敵方的「共諜」;那麼,陸委會決定處理此案或許尚有理由可說(雖也有人認為,即使真是「共諜」,亦當投鼠忌器,未必只有玉石俱焚一途)。但是,如今高檢署認為「外患罪」有適法性疑義,北京公開稱「共諜」之說「子虛烏有」,陸委會則從「我沒說共諜」一退十萬八千里又回到只是「工作疑點」的原點;則若欲將此案坐實為叛國通敵的「外患罪」或「共諜案」,在法律上及政治上似皆不易立足。但若這真只是「工作疑點」或「陽春洩密案」而引爆的政治風潮,竟將未來一年九個月馬政府兩岸繼續築夢的可能性全部葬送,這難道不是「吃芝麻掉了燒餅」?何況張顯耀還未必是吃得到的芝麻。
然而,在馬政府最後一年九個月任期中,倘若前述兩岸既定政務就此提前擱淺,恐將造成台灣未來難以彌償的政經損傷。例如,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如果胎死腹中,俟年底中韓FTA生效必將重創台灣經貿,而在兩岸信任動搖的情勢下,台灣欲加入TPP及RCEP等大型FTA的可能性亦恐隨之俱去,則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台灣勢將墜落「FTA懸崖」,對台灣政經大勢的損傷將不堪設想。再如,兩岸爭端解決機制及互設辦事處,倘不能及時實現,非但兩岸制度化交流的進程將告停滯,且兩岸「互不否認治權」或「相互承認治權」的發展亦將倒退,兩岸關係遂陷「不進則退」之局。
還有一個更關鍵性的因素,是二○一六年台灣可能再次發生政黨輪替。客觀而言,上述這些未竟的「兩岸殘夢」,仍以在馬政府任內較有推動的可能性,並亦較具時效性;但倘若要將這些「殘夢」全部冷凍封櫃,而待二○一六年民進黨若贏得執政再來解凍啟動,則非但時效已失(中韓FTA或已生效),而北京與民進黨新政府在方方面面的鑿枘扞格尤非一時能夠化解。因此,馬政府若在兩岸改善工程上半途而廢,這絕非只是馬團隊的失敗,也將造成民進黨若執政的重大困難,而北京也須面對兩岸關係變質與惡化的局面。倘係如此,則二○○五年連胡會及二○○八年馬執政共計十年以來兩岸築夢的一切努力,不無俱付東流之虞。
因此,我們認為,兩岸藍綠紅三黨非但不可被張案陷住纏住,並應共同設法跳出此一泥淖。北京不要隔岸觀火,民進黨不可落井下石,馬政府必須亡羊補牢。因為,前述兩岸未竟之「殘夢」之所以必須實現,不只是馬總統一人的志業,而是維繫兩岸和平發展所必需,民進黨也非此不可,北京亦非此不能。現在,不是陷溺在張案的時候,而應是藍綠紅三黨共同挽救修補兩岸關係的時刻。兩岸關係的築夢工程必須繼續走下去,縱令真的發生「共諜案」,也應引為殷鑑、裹傷上路,何況張案尚未必是「共諜案」。
馬英九的最佳政績在兩岸政策,但如今且不談和平協議和馬習會這些大夢,卻連ECFA這些小夢的未竟工程也可能毀在王郁琦等人之手,這真是「什麼和什麼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