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黃詩凱、徐白櫻、謝恩得/連線報導】
2014.06.27 03:38 am
拉阿魯哇族婦女傳統服裝。
記者黃義書/攝影
行政院會昨日通過原民會提報「拉阿魯哇族」(Hla' alua)及「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的申請,正式核定此二族成為台灣第十五及第十六個原住民族。
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原均屬鄒族,前者主要分布聚居高雄市桃源區高中村,部分散居那瑪夏區瑪雅村,合計四百餘人。後者則多在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努瓦村和瑪雅村居住,人口約五百五十人。
卡那卡那富族婦女傳統服裝。
記者黃義書/攝影
高雄原住民委員會主委谷縱‧喀勒芳安說,早期鄒族被稱為「曹族」,嘉義縣阿里山鄉附近的鄒族人被稱為「北鄒族」,分布在高市那瑪夏卡那卡那富群與桃源區拉阿魯哇群則合稱為「南鄒族」。
早自十餘年前,拉阿魯哇與卡那卡那富族兩族人就發現南鄒與北鄒不同,語言不通,服飾也有差異,正名運動逐漸在部落發酵。經政府委託政治大學調查,召開數場諮詢及公聽會,確認二族有強烈意願被認定為單一民族,且鄒族亦無反對意見,正名獨立成族。
嘉縣阿里山鄉鄒族縣議員汪志敏表示,一些頭目和長老雖然對南鄒「脫離」北鄒不捨,但還是給予最大祝福,「兄弟情還會再繼續。」
江宜樺指出,目前還有其他民族正在尋求正名,政府會秉持同樣精神,由客觀學術研究及文獻考察審慎評議,只要符合相關條件,一定會依多元文化族群精神予以認定。
卡那卡那富族耆老蕭能吉表示,從前多數民眾不知道有這個族群的存在,經由政府正式宣布,覺得非常光榮,就像長輩曾提醒的,要把眼睛張開、把門打開,就會看到世界的美好,今後會努力把腳步站穩。對過去鄒族長輩及弟兄姊妹的許多禮讓與照顧,也表達最高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