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4.05.19 03:11 pm
立院本會期月底結束,農業兩大重要農業民生法案持續卡關。包括禁止混米的「糧食管理法修正草案」,以及加入農保15年後,待65歲始得可以每個月領7000元的「老農津貼暫行條例修正草案」。
報系資料照片
立院本會期月底結束,農業兩大重要農業民生法案持續卡關。包括禁止混米的「糧食管理法修正草案」,以及加入農保15年後,待65歲始得可以每個月領7000元的「老農津貼暫行條例修正草案」。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為此非常生氣,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政府修法改變現行法案的不公不義,立法院卻擱置不審理。行政和立法是國家社會進步的兩大巨輪,國家想往前進,卻被另一個輪子卡住,令人憂心。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
報系資料照片
陳點名老農派立委
根據了解,本會期「糧食管理法修正草案」僅在4月24日經濟委員會排過半天立委詢答,本周四要進行逐條審查,但除了行政院版本外,立委共提出多達22個各式版本,各言爾志,令人眼花撩亂;而「老農津貼暫行條例修正草案」在上會期交付政黨協商後,本會期一次都沒有排進討論。
陳保基不諱言,這些農業重要法案「是被選舉喊卡」,他特別點名老農派立委對於老農津貼修正草案「擋著不審」,這是不對的,錯誤的政策應該立刻止血,排除不是長期從農的人,把錢省下來,把經費用來輔導青年農民取得土地、補助農機、改善農水路。陳保基強調,應該把預算花在這些地方,台灣農業才可能翻轉。
老農津貼門檻應調整
陳保基說,現行的老農津貼暫行條例,對加入農保的資格漫無限制,只要有錢,大家都可以買一塊地、加入農保6個月後,年滿65歲就可每月領取7000元的老農津貼,都能分食這塊福利大餅,對真正長期從農的農民並不公平。
即使依農委會的修正案,其實受影響少領津貼的人也不多,但依然難以推動。現行67萬4000人領有老農津貼。年資未滿15年僅6%,而真正到65歲,投保農保卻仍未滿15年,僅能領取3500元的人者僅有2萬6026人,占所有領取老農津貼者的1.8% 。
修法禁混米 卡立院
陳保基提到,去年泉順混米事件,引起社會譁然,消費者才恍然大悟,原來糧商長期以來都以低價米進口米混充高價台灣米銷售,用來規範糧商的糧食管理法60 年未改,根本不合時宜,罰起來糧商不痛不癢。農委會為此催生糧食管理法修正草案,但至今立院審理進度落後,糧商現在仍舊可混米、玩法,只要不被抓到就好。
「糧食管理法修正草案」主要在規範糧商國產米和進口米禁止混米,將糧商罰則從現行4萬提到最高400 萬元,重大違規情節,可立刻撤銷糧商執照。
「老農津貼暫行條例修正草案」主要由現行加入農保6個月,改為加入農保滿15年、年滿65歲才可請領每月7000元的老農津貼,新加入農民投保農保未滿15年,老農津貼折半領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