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蘇蘅/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2014.05.18 02:41 am
紐約時報迅雷不及掩耳換掉成立一百六十年來第一位女總編輯艾布蘭森,評論聚焦在性別歧視或薪資爭議。但紐時老闆沙茲伯格已公開否認,也說不是新聞部門和業務部門不和的問題,但隱約指出,換人是因為要新人事,改善編輯部的新管理。
關於艾氏的風格,內部有很多傳言,有說她頑固、好鬥、常常情緒化,令很多人受不了;她的朋友則說,她是許多女記者心目中的偶像,說她情緒化是一種性別歧視的抹黑。但也有媒體說,真正原因除了人和,也因她要求老闆加薪,鬧到不歡而散。
那麼,是什麼導致艾氏下台?
就在艾氏下台同一天,國內媒體沒有太注意、卻很重要的另一則新聞是,紐約時報首頁兩年內累計點閱率減少八千萬人次的訪客;根據紐約時報內部資料,減少訪客數是經常造訪網站的一半。而流失的原因,在於愈來愈多人,是從社群媒體看紐時新聞。這種新聞選擇的戲劇化改變,再度改寫獲利的遊戲規則。
艾布蘭森去職前,知道自己在紐時的位子即將不保,也對朋友說,她擔心從BBC跳槽來的總監湯普森,強調大量影音為主的轉變,會稀釋紐時的新聞品質。可見她和他確實有很深的歧見存在。
紐時宣布換人後,艾氏也發表聲明強調,她為紐時的數位化開疆拓土,把紐時打造成數位媒體重鎮,也說紐時已經創新許多報導方式,是全美數位化最領先及卓越的新聞室。
無獨有偶,法國世界報女總編輯最近也鞠躬下台,她也提及導火線是,她不認同新的紙本編排風格和平板電腦版面。
紐約時報、世界報和許多媒體都一樣,一再面臨網路生態和媒體市場競爭的戲劇化轉變,出現編輯室新的路線之爭。例如媒體究竟應該堅持專業和深度,或是迎合社群媒體,如臉書、推特讀者,喜歡軟性、娛樂、輕薄短小新聞的偏好。
紐時推動數位化很早,策略眼光遠大。近年更把走向全面「數位第一」的轉型,作為企業最優先的目標。二○一二年四月十六日董事長兼發行人沙茲伯格宣布,《紐約時報》四大投資方向為:「行動服務、社群媒體、全球發展、影音」;近年的發展已可看到顯著成效,光是純數位訂戶接近八十萬,讓其他媒體羨慕不已。
殘酷的現實是,現在的競爭,不是把數位工具做好,就可以高枕無憂。
以紐約時報為例,它的競爭環境十分險惡:網路觸達率高和行動軟體的研發,帶不來錢潮;因應社群媒體讀者的各種「組合新聞軟體」不斷推陳出新;競爭者不限於傳統宿敵—華盛頓郵報、甘乃特報團和梅鐸新聞集團,還有上中下游通吃的媒體巨擘,如哥倫比亞集團、有線電視龍頭康卡斯特 (Comcast)、時代華納、迪士尼,和資訊網路業龍頭,全都不是省油的燈。紐時未來的路,仍不好走。
最後,在美國,紐時總編被撤換,大家立刻憂慮女性在媒體產業,是否面臨「玻璃天花板」的障礙。台灣晚間六七點新聞的當家主播,清一色是女性。女性人數雖多,但扮演的角色總以「花瓶」居多,新聞總在娛樂版出現,反而強化女性刻板印象。
最近以八十四歲高齡退休的芭芭拉華特絲,在電視界地位崇高,連希拉蕊都來向她致意告別。台灣媒體女性工作者人數眾多,但電視女主播多因外表、個性或私生活,成為眾人目光,難以公平競爭資深職位;若要改變台灣媒體的另一種「性別歧視」,還是要用專業贏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