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5 01:40:49 聯合報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系副教授(基隆市)
水情告急,中央和地方除了分階段展開限水,也規畫了漲水價、以價制量,甚至總統也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召集相關首長努力因應,同時呼籲大家節約用水。
只不過,多年經驗告訴我們,說得再怎麼嚴峻的水情,總能隨著天公作美、旱象解除(通常不會太久),也卸除了原本該持續的缺水意識和有效作為。
整體看,水方面的問題,源於我們欠缺具效能和恰當的治理,以及無力維持人們實際對水的需求,和大自然運作間的平衡。
這種情況不難從當今欠缺好的管理系統、不恰當的經濟誘因、不合宜的投資、未能善加應用既有的科技,以及最嚴重的是,一味著眼於追求開發新的供水,漠視保存與效率方面的實際作為所致。這主要可能要歸因於我們對水的幾個迷思。
迷思一,防洪、抗旱、大地水土保持和保育等議題,原本就是一件事,卻始終被切割成不同部門,甚至當成個別事件來看待和處理。
迷思二,大家從小就接受台灣其實缺水八股:台灣雖多雨,無奈地勢陡峭河川湍急,難以保持,所以其實缺水,不能說是人謀不臧。
迷思三,供水政策一向在提供「嶄新的水」以滿足人們用水需求。在此迷思下,總供水或用水量成了水政策成績的指標。其實大部分的水,不該只用一次就讓它流失掉,還可以有次級用途。
迷思四,迷信造雨、增雨技術,以為真可賴以解決缺水問題。
迷思五,以為儲水只能靠水庫和集水區,忽略了保存大地涵養水份能力的重要性。
迷思六,以為農業就非得用掉那麼多的水,忽略了提升灌溉效率的潛力。
時至今日,面對氣候變遷等各種挑戰,和既有科技等所提供的機會,特別值得強調的,應該是用來維持生活品質和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用水效率。一旦用水效率提升,還可同時促進其他方面的永續。
以提升農業用水效率為例,它還可帶來包括穩定農業生產、因降低無謂損失而創造新的供水機會、降低對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汙染、增加對溪河和地下水的補充、減少泵送水所需耗能、減少甚至免除相關基礎設施的支出、以及增強對乾旱的承受能力。
為水開國安會,反映出總統重視其嚴重性,並願意解決水的問題,但更希望的是,這不是為這次缺水事件的另一場應景表現,更願意在會後全面看待台灣的水,思索整體、長遠的管理體系,持續從各層面著手扭轉態勢。
如同能源,對水最值得投入的第一件事,便是盡最大可能加強其保存和效率。其實當今台灣各角落,無論是農民、公司和個人,都不乏已經開創或採納了特殊的水管理策略,而實際成效卓著的用水達人,不難從自來水公司的帳單等統計數據當中發掘。
也許政府應主動尋找他們,除了表揚外,更重要的是,和他們建立夥伴關係,分享他們成功故事當中的寶貴知識和經驗,接著共同實際測試出適合的部分,透過各種管道和機制,積極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