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克倫、陳言喬/綜合報導】
2014.02.16 03:07 am
「高鐵外交」一詞最早出現於二○一○年,因去年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海外多次推銷高鐵,並與多國簽署意向而成焦點;大陸透過高鐵的對外輸出,是希望能打通新絲綢之路,拉近並穩定與周邊國家關係。這是繼五○年代熊貓外交、七○年代乒乓外交後,被稱「中國外交3.0版」。
大陸主推「高鐵外交」,具有國家戰略與發展轉型需求。從全球地緣政治看,昔日華沙集團的中東歐諸國,現已是北約與歐盟、俄羅斯、中國大陸相繼競逐交好的歐陸新政經板塊;而中亞對大陸除打擊恐怖主義需求外,還有能源進口與強化雙邊關係的政經需要。
制衡美歐 強化戰略地位
中東歐與中亞具有新的新興市場與能源等戰略地位,經濟上可擴大大陸的外銷市場,政治上可制衡美歐國家借拉攏中東歐,進而將勢力範圍往東擴及中亞;對大陸而言,往西南的鐵路通道建設,則可穩定中東的油氣運輸。
至於往東南亞「泛亞高鐵」,則是希望在「東盟十加一」自貿區基礎上,再透過鐵路串連出人流與金流,強化中國與東盟諸國關係;在政治上是防堵美國與日本,將東南亞「後院」納入勢力範圍。
高鐵成為大陸外交新選擇,其優勢首先是大陸擁有全球最長的營運路線與時間,其穩定性與經驗他國難以比擬,且二百至三百公里時速段均擅長;其次是列車、軌道、機電與控制等系統,可以全套打包輸出。
最後是價格要比日本、法國、德國與加拿大等國便宜兩成,而高鐵若能成功輸出,則可提升大陸國內的產業轉型,進一步拉動高鐵裝備產業鏈的技術升級;亦即,由傳統的中國製造,晉身為「中國大陸設計」。
就此政經戰略規畫,大陸提出的高鐵大通道,除串連東南亞諸國的泛亞高鐵(中寮泰馬新高鐵)與甫簽約的塞匈高鐵外,還有穿越中亞連結中東歐的「中亞高鐵」,以及從廣東為起點途經中南半島、印度,由伊朗進入歐洲的「第三條歐亞大陸橋」。
目前大陸的高鐵外交已取得不少成績,但若想進一步串連諸國,除「軌距」協調等因素外,穿越中亞的恐怖主義風險,東南亞、歐盟諸國與俄羅斯等國對大陸的戒備,都是尚待克服的挑戰。
四縱四橫 國內四通八達
大陸除了向世界輸出高鐵,國內也興建一萬兩千公里的「四縱四橫」高鐵路網,除具有長途運輸效益,更可帶動一系列城鎮化、工業化、資訊化的發展,四縱四橫以及陸續增加的城際、省際高鐵,經過大陸卅個省市自治區(除西藏以外)沿線有上百個大中型城市,等於幾乎覆蓋了大陸全國十三億人口。
在政治、軍事部分,透過高鐵路網快速運輸能力,將有助於大陸「西部大開發」政策,加強對邊疆地區政治、軍事、經濟的支持。高鐵也能快速輸送部隊,讓攜帶輕武器的編制部隊快速運抵目的地。